首頁>科技>

2019年5月21日,王慧文(美團點評聯合創始人、高階副Quattroporte)回顧了包括美團點評、盒馬等在新零售領域做的探索和思考。

以下是王慧文演講的主要內容:大會給我的演講主題是《消費網際網路與產業網際網路的融合》,這個議題很有意思,與我們美團點評這家公司做的一些事情和探索有著很強的相關性。當然,我們並沒有面向所有的產業,只在我們公司的相關產業上做了一些學習和探索。同時,這個命題實在太大了,所以我就分享一下我們公司在相關業務探索上掉過的一些坑和經驗。

我給一個判斷或者是一個形象表達的話,我覺得“消費網際網路跟產業網際網路之間的融合”就像“火車和坦克的接軌”。火車和坦克的接軌想象起來應該還蠻fancy的一件事情,比如說火車載重量很大,能耗比較低,跑得很快。坦克有戰鬥能力,地形適應性強,什麼地形都可以去。

如果我們把這兩個結合到一起,把他們的優勢都發揮出來,這個新物種是不是非常的偉大?這個感受就是過去我們做消費網際網路和產業網際網路結合的時候,大家一開始探討時的感受,大家都覺得如果這樣會產生非常好的想象空間,會有非常好的發展,很多產業就打開了空間,最開始想象的時候都是這樣的。但等到落地的時候卻都是坑,非常多的坑。

剛才薛老師(薛兆豐,知名經濟學者)說了一句話,我聽了非常有共鳴。他說大家常常容易高估一年的變化而低估五到十年的變化。事實上,在消費網際網路和產業網際網路結合的時候更要強調這個時間的影響,因為過去這些年裡面,消費網際網路的發展速度非常快,比如說微信,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就變成了一個龐然大物。

而產業網際網路的變化速度非常慢,因為產業裡面常常涉及到重資產、投資、消費者行為的變化等都是非常緩慢的,所以這兩個東西結合到一起的時候,其實並不是快慢之間的結合,還包括因為產生的機體、運作方式、文化包括價值觀等都是完全不同的,所以這兩者結合到一起會產生非常多的困難。

回到美團點評公司,我個人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面,在新零售領域做了不少探索,得到了不少的教訓和經驗,所以我簡單講一下過去從我關注新零售到現在迭代出現的一些產品或者模式。

一、新零售模式的演進

最開始大概是2014年左右,從我觀察看,天貓超市一定程度上和新零售的很多做法比較像,2014年左右阿里開始進入新零售,2015年、2016年進行大規模推廣。後來美國有一家公司叫Instacart,當時在2015年左右有一波在業內是很有傳播力的,很多人覺得這個模式很不錯,尤其是那個時間點在進行外賣大戰。外賣大戰從2014年開打,2015年火熱,所以大家自然會覺得既然外賣模式在餐廳裡面能送,那麼商超、便利店、水果是不是也可以?

這時候恰好看到Instacart,所以國內出現了一大波Instacart的複製。後來就有了水果的前置倉出現。當時水果前置倉比較火熱的時候,我跟業內人聊天,他們把當時水果前置倉最典型的三個參與者稱為北京“地三鮮”,即一米鮮、許鮮和每日優鮮。這在當時非常火熱,也是當時探索的一個模式。

之後是盒馬,應該說盒馬的火爆起碼在一段時間裡麵點燃了整個新零售的火苗,讓更多人關注到新零售這個事情。再之後是無人貨架,但這個來得快去得也快,就我觀察看,現在依然很多人在做無人貨架,也有消費者在用。再往後就出現了社群團購,然後是叮咚買菜。這些模式有的美團參與了,有的沒有參與,但是都做了近距離觀察。

比如說美團有一個美團閃購的模式,就是接近Instracart的,這種模式現在還有京東到家、餓了麼也有。盒馬這個模式我們也參與了,做了一個小象生鮮。之所以會不斷有新模式出現,且新模式都會火一波,是因為大家看到了這個裡面有某一個機會點,有一些問題得到了解決,但是大家開始做之後,過一段時間發現裡面的坑比自己想象的更多,所以這裡面每個模式都有參與者在認真地耕耘,不斷地前進,不斷解決裡面的問題。前一段時間盒馬的侯毅做了一個分享,叫“新零售填坑之戰”,我覺得他講得非常好,我跟他很有共鳴,因為他2015年中開始做盒馬的時候我們見過一面,當時也討論過一些事情,所以我們關注的時間點差不多,都能看到裡面有一些問題。但這些問題怎麼解決?非常困難。由於時間關係,每一個模式裡面有什麼坑,現在的解決狀況等情況現在無法展開,所以我今天只講一個,也就是我們參與相對多的Instacart模式。這個模式我們現在仍然在做,也是美團閃購當前在做的業務。

Instacart模式很紅的時候,概念還是比較不錯的。事實上,Instacart這個公司現在在美國,據我的了解來看發展還不錯,雖然可能並不在媒體上出現各種新聞,但是他們的發展應該還是比較紮實的,在不斷前進。而且從我觀察看,有一些中國的Instacart類似模式的參與者所遇到的問題,Instacart要麼沒有遇到,要麼解決掉了,所以他們今天的發展從我觀察看還算健康。

二、Instacart在中國的瓶頸

1、貨品標準化2、利潤率VS 配送費3、吞吐能力4、IT中國參與者在這裡面遇到幾個比較大的問題:第一,貨品標準化。線下超市裡面賣的菜或者是水果其實是不標準的,比如線上看到的照片和線下實際拿到的貨品可能是不匹配的。消費者因為買到的東西跟他預期不一致常常會產生消費體驗很不好的感受。第二,利潤率和配送成本之間的關係,還包括分揀、打包的成本關係。我們跟超市聊的時候,我們討論成本結構的時候,雙方就面臨一個非常痛苦的問題,就是線下超市的利潤只有2%。如果要算上打包成本、配送成本、分揀成本,這2%的利潤率根本覆蓋不了。這就導致一個問題,對線下超市來說這個成本誰來承擔?是讓平臺承擔,還是讓商家承擔,還是讓消費者承擔?事實上就我們觀察來看,每一方承擔壓力都比較大。第三,吞吐能力。電商這個行業經常做大促,最著名的是“雙十一”和“618”,這個大促是在倉庫裡面把東西運出來,所以倉庫的設計是為了快進快出,但是超市的設計是快進慢出,但是我們要送貨出來的時候,不能慢出,愛快出,所以這個吞吐能力成為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做了大促推廣、使用者運營,但是想把量拉起來的時候,就發現超市的處理承載能力根本承載不了,就崩盤了,消費者體驗非常差,可能中午下一單水果,下午才能送到,所以吞吐問題比較大。第四,IT系統。過去超市商家做的IT是為了他們內部的ERP、財務管控、倉儲管控、週轉率設計的,並不為線上交易設計,所以導致整個IT體系跟線上對接,就會出現它的承載能力、介面有問題等等,這就跟整個網際網路之間的介面化設計、高負載之間形成很大的矛盾。但是改又很難改,他們沒有IT能力,是找外包的,找外包成本很高,所以IT也有非常大的問題。

所以這四個比較大的坑,導致這個業務在中國的發展速度不是很快,但是我們仍然能夠看到消費者的需求比較清晰。在遇到這麼大的挫折之後,我們能夠看到美團閃購保持著比較可觀的年增長率。消費者需求還是比較旺盛的,但是整個行業的基礎建設問題非常大。這是我們看到現在行業面臨的坑。

三、商家與美團閃購合作的常見誤區

我們跟商家合作時,我們網際網路公司對零售認知就很差,有很多誤解,反過來零售公司或者是商家對網際網路也有很多誤解。但我這裡只講了商家對網際網路的誤解,沒有講網際網路對商家的誤解,如果有機會希望商家對我們講一講對零售的誤解。這個誤區對我們的業務發展有比較大的影響。

第一,差異化對待線下商家進行線下交易的時候,消費者是當面服務的,所以消費者體驗不好,可以當面抱怨,這時候商家服務員壓力比較大,會趕緊處理這個事情。但是線上交易的時候,消費者是線上下單,商家看不到消費者,如果服務體驗不好,商家覺得無所謂,反正我也見不到他,他罵的話也罵美團閃購不會罵我,所以這就導致這些消費者本來因為他們看不到商家,看不到服務流程,他們對這個消費模式心中就是存疑慮的,同時商家對他們差異化對待,使他們覺得沒有得到線下交易所得到的服務體驗,所以進一步影響他們的消費意願。

第二,對於連鎖商家來說,總部和門店的態度不一致總部常常都是比較有戰略意識,高瞻遠矚,覺得網際網路化是一個大勢所趨,他們都願意投入精力和資源來做這個事。但是門店不這麼想,他們有日常的KPI,會直接影響到收入,所以對於網際網路上配合的很多事,投入成本很高,但是具體產出的時候很難看到效果,對門店的壓力很大,所以他們的配合率很低。所以總部希望投入很大的支援,但是門店又沒有很好的配合,導致雙方態度不一致,所以平臺、總部、門店三者之間溝通有比較大的困擾。

第三,期望值過高我也確實注意到有一些大連鎖商家落地能力非常強,指揮非常一致,步調非常一致,所以他們能搞定他們的門店,讓門店按照他們的想法來執行。但是這種情況會帶來另外一種副作用,因為他們搞定這麼多門店,所以公司內部常常會開很重要的會議來做這個決策,導致這個會議成為一個戰略性會議。一般來說,對一個稍微大一點的公司,一個戰略性會議做了一個決定,就對產出速度有了很高要求。但事實上,整個消費者培育、流程改造這個過程,不會發展速度這麼快,所以這是非常像整個傳統行業的,雖然網際網路行業變化速度快,但是整個業務流程、消費者認知變化速度沒有那麼快。

第四,對於流量作用的誤解傳統商業很多人,他們非常在意流量,比如李嘉誠說“location、location、location”,“location”是什麼?就是人流,人流就是線下時代的流量,這說明什麼?對於傳統商業來說流量是非常重要的。他們認為流量非常重要,也認為網際網路平臺有很多流量,比如說微信、美團裡面有很多流量,但是事實上這個流量跟線下門店流量屬性差別非常大。這個地方怎麼跟商家溝通?他們常常跟我說,你們做得太差了。我說,是,我們做的是很差,但怎麼能做好?他說你們的技術團隊和流量給我,我肯定能做好。他認為技術和流量是最主要的門檻,但事實上,就我的理解,技術是不是我不知道,但流量肯定不是。線上流量並不是跟線下一樣,你把門店開到一個人流很高的地方,你的生意大概就會變好,線上流量跟線下流量有非常大的差別。我後來想了很久來想這個差別是什麼,如果我們把中國所有的生意分成兩種,我認為其中一個分法是“坐商”還是“行商”,“坐商”是開一個門店,消費者到我的門店消費;“行商”是沒有門店,要去找消費者。“坐商”是消費者來找你,“行商”是你去找消費者。網際網路的流量更偏“行商”而不是“坐商”,過去以坐商經營的商家非常難以理解網際網路行商流量的特徵,所以導致同樣的方法轉化率發生巨大的變化。

這是我在過程中看到平臺商業模式以及商家參與者在裡面所掉的坑,至於解決方案,我現在沒有非常明確的解決方案,如果一定要說什麼解決方案,要回到剛才薛老師說的,大家不要高估一年所能發生的變化,也不要低估十年所發生的變化,因為這些事情變化是在五到十年的週期裡面,不斷地迭代,一個一個問題解決,一直改變整個軟體架構,未來設計軟體的人不會像過去設計軟體了,未來再開門店的人、再招的人不像過去那麼招了,未來的毛利率跟今天也不一樣,所以這些變化需要五到十年的週期,這些週期並非可以速成,需要整個產業共同努力。

我相信在消費網際網路和產業網際網路融合過程中,每個產業裡面基本上都是這種狀況,總結來說,“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諸君共同努力,不要懈怠。“一張藍圖繪到底”,大藍圖先畫對,過程中會有非常多的挫折和磨難,我們堅持藍圖不變,一直繪到底,才能把這個事情做成,謝謝大家,我們一起努力。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為了應對雙十一,支付寶花唄發福利,額度下週將迎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