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鴻蒙系統一直被稱為華為的祕密武器。華為一直都沒有放棄基於鴻蒙系統手機的打造,而之所以遲遲沒有推出來,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生態系統的可支援App比較少,可能導致使用者的接受程度不高。
一直以來,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中國產作業系統都是無數中國人的希望。作業系統自主可控,從2000年網際網路蓬勃發展初期開始,就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之前也有好幾家廠商宣佈或者試圖推出了自己的所謂中中國產系統,結果要麼不了了之,要麼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
8月16日下午16點30分,中國知名科技媒體發文稱,據供應鏈方面的最新訊息,華為搭載鴻蒙系統的手機,真的快來了,華為或很快推出鴻蒙系統手機。
對於自研作業系統,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曾表示:"硬著頭皮也要上(華為自己的作業系統),沒有惡性競爭,只是說當別人不給華為(留活路)的時候找個出路。美國對華為的打壓,只會讓華為更早的獨立,擺脫對美國技術、裝置的依賴。"
眾所周知,華為一直使用的是安卓系統,但是安卓系統是谷歌的,美國對華為的制裁不僅表現在硬體方面,也表現在軟體方面,雖然美國6次開出通行證,延緩了對華為的制裁,但是如果美國在9月30日之前,不再簽署通行證,那麼華為就面臨不能使用安卓系統的困境。
現在的華為在美國高壓下,面臨著晶片斷供、市場萎縮等諸多困境。但現在的局面,也給華為鴻蒙的發展帶來歷史機遇。
還記得任老曾在接受《龍》雜誌採訪時,談到華為鴻蒙系統,任老表示華為的作業系統想要超越谷歌的安卓系統和蘋果的iOS系統,需要很長時間,但不會超過300年。
很多人聽完任老的話就懵了,華為的鴻蒙系統不是已經進展得很順利了嗎?那麼,華為的鴻蒙系統與谷歌的安卓系統,究竟有多大差距?
其實,任老說的華為鴻蒙系統與安卓系統差距300年,這是一個謙虛的說法。鴻蒙和安卓系統相比,最大的差距顯然還是生態。
然而,隨著這幾年華為手機快速發展,華為HMS的全球月活使用者已超過7億,註冊開發者已達到160萬,餘承東曾表示,華為HMS已經成為僅次於Android、iOS的第三大生態,華為的App Gallery也是Google Play、App Store之後的第三大應用市場。
相比谷歌的安卓系統,華為的鴻蒙系統有自己的先天優勢,谷歌是做好了軟體平臺,讓大家免費接入,而華為選擇了更高門檻的模式:賣硬體。
谷歌不擅長做硬體,而華為的硬體已經從基站到路由器到手機、電視、手錶甚至手環了,華為的生態內硬體裝置規模已經超過10億了,現在即使谷歌不帶華為玩,華為也可以自己玩得很開心了,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