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2019年5月,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Google被迫暫停了與華為的一切業務往來,除了通過開源授權的服務外,不再向華為提供任何硬體、軟體和技術服務的轉讓。

隨後,美國商務部政府向大量美國企業發放了臨時許可,准許這些企業繼續與華為的業務往來。但在6次延期之後,這一臨時許可已於今年8月13日到期。美國政府並沒有再次延長臨時許可。這意味著,華為手機的Android系統或將停止更新或被直接斷供。

在上次危機爆發後,華為在國外推出了HMS生態,在國內釋出了鴻蒙系統,隨著這兩個系統的快速發展,給華為徹底拋棄安卓提供了底氣,但獨立於全球兩大手機OS(iOS、安卓)之外的華為,是否還能保持自己在手機界的優勢?

逐漸消失的海外業務

2019年9月底,華為在歐洲釋出了Mate 30系列,卻沒有搭載Google服務。

在真機到手後,有Youtube博主表示,通過華為的後裝“谷歌應用全家桶”,可以讓手機正常使用。

但不久,谷歌在其SafetyNet系統(可信任裝置名單)中把Mate 30系列除名,封鎖了後裝的路徑,導致海外使用者手中的Mate 30無法使用谷歌地圖、郵件、應用商店、YouTube等核心功能。

2018年,華為在全球的手機銷量排名第三,僅次於三星和蘋果。華為去年在歐洲市場賣出了4250萬臺手機,佔到了總出貨量的20%以上,而Mate 30系列的被限制,意味著華為失去了和同級別手機競爭的砝碼,也失去了其旗艦機拉高品牌定位,獲取更多利潤的可能。

整個2019年,華為手機在歐洲零增長,市場份額下滑 1.7 個百分點,較之同期國內66%的增長率,處境很不妙。

2020年第二季度,華為的海外銷售同比下降了27%。在2020年的半年財報中,華為海外營收已經下降了40%至60%,損失或達百億美元。不過,國內龐大的市場需求旺盛,華為消費者業務營收不降反升,2019 年華為手機出貨量依然獲得16.8%的增長,全球排名次於三星,位居第二。

但隨著華為放棄麒麟晶片,海外市場的持續萎縮,以及可能停用安卓系統,之後華為手機的銷量不可能不受影響。

臨危受命的HMS

華為一直在尋求Google的替代方案,去年8月的開發者大會上,華為宣佈要打造自己的移動服務生態 HMS(Huawei Mobile Services)。對標Google旗下 GMS(Google Mobile Service)應用服務生態。

一般海外消費者對GMS的感知主要是“Google 全家桶”——即應用商店(Google Play)、郵箱(Gmail)、視訊應用(YouTube)、地圖應用(Google Maps)以及搜尋引擎(Google Chrome)等等。

以上應用基本是海外使用者的必備手機應用,但自從美國對華為禁令升級後,華為銷往海外的手機就無緣整個GMS生態了,GMS的核心意義,除了應用外,還有服務。

首先,很多APP開發的時候就強制要求Google服務,另一些APP則要使用谷歌雲端服務以及賬號驗證,缺少了GMS服務,就意味著這些APP都無法使用。

其次,國外的應用商店基本只有Google Play,大部分手機使用者的購買軟體、遊戲氪金都必須在這裡進行,沒有GMS就登陸不了以前的遊戲賬號,買過的軟體、音樂、電影都成了廢品。

另外,GMS還提供了極為健全、體驗優秀堪比蘋果的基礎服務,比如Smartlock、Google語音助手等,一臺缺失了Google服務架構的安卓,功力直接廢掉了一半。

HMS業務在華為內部獲得了高優先順序,保持著5個月一輪的更新速度。今年6月底,華為釋出了HMS Core 5.0版本,新增加了8個開發能力和三個工具。

餘承東在8月表示:

“華為P40手機已經開始在全球銷售,全面搭載了HMS。華為的應用市場是全球三大應用市場之一,我們想承載中國的應用、承載全球的應用。我們已經打造了幾十個Kit,為應用開發者整合,替代Google GMS,突破美國的封鎖,成為全球的領導者。”

目前HMS在全球有7億使用者,註冊的開發者有160萬,商店裡可以找到8萬個應用。

這股數字看上去很多,不過HMS的開發者數量僅佔全球開發者的10%,其應用數明顯落後於谷歌的280萬個。

數量只是一方面,品質也是其中的關鍵,在2012年,蘋果用自家地圖替代了谷歌的產品,而後因為使用差距太大引發使用者集體反水,最終導致蘋果官方道歉。

從目前來來,HMS沒有阻止華為在海外的持續使用者流失,更可怕的是,安卓底層被禁用後,華為的鴻蒙能否成功接替?

孤立的鴻蒙系統

中中國產作業系統依然是一片荒原,在PC端,Windows系統的市場佔有率一直穩居首位,到 2017 年,這個數字更是高達 91.41%。其餘的不到 10%,則是 MacOS、Linux、UNIX、ChromeOS 的天下。

移動端,在2017年全球銷售的智慧手機中,85.9%的手機搭載了安卓系統,14%是蘋果iOS,兩者相加吃掉了智慧手機市場99.9%的份額。僅剩的0.1%中,則被Windows Phone和Blackberry OS或是「釘子戶」的塞班、火狐所佔據。

而包括華為EMUI、魅族Flyme、小米MIUI等等,甚至是看上去完全不一樣的Smartisan OS,本質上都是安卓系統的馬甲,只是針對中國市場做了一些UI和功能上的優化。

鴻蒙本身並不基於安卓和Linux,這是一個相當大膽而無畏的決定。

現在我們所使用的作業系統並非憑空冒出來的,而是站在巨人肩膀上,並且經過幾十年研發與技術積累的產物。

Google安卓的核心是Linux ,蘋果iOS則是基於FreeBSD和Unix的二次開發,而繼續追根溯源,Linux和iOS的祖宗都Unix。

作業系統的開發週期極長,從1985年釋出的Windows 1.0開始,微軟經歷了16年的迭代演化後,才於2001年推出了經典的XP作業系統。

事到現在,作業系統市場已經被微軟、谷歌、蘋果三分天下,鴻蒙想去挑戰巨頭幾十年搭建的基礎,可謂有點“膨脹”。

單說手機作業系統,經過10多年的發展,iOS和安卓在系統流暢性、穩定性、安全性、易用性等方面均已成熟。這不是幾年就能一蹴而就的,比如iOS提供的AirDrop、在電池容量很小的情況下提供長續航、甚至包括三攝的流暢切換等等。系統已經深深根植於硬體上的整體表現。

華為也知道自己的積累不足,所以雖然推出了鴻蒙系統,但從去年到現在,它的使用場景始終是AIoT領域,而非手機。

1970年,第一臺消費級個人電腦誕生,1990年,網際網路開始起步,而智慧手機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裡就已經改變了世界。現在,電子消費領域已經開始醞釀新一輪的變革,其中包括:人工智慧、虛擬現實、機器人和無人機、智慧家居、無人駕駛、智慧醫療和可穿戴。

電腦和手機的作業系統已經是一片死海,而在最新的物聯網領域,目前並沒有大一統的系統,還有很多機會。

鴻蒙主要針對的硬體就是物聯網,電腦和手機市場並不是它的發力重點。這一點其實任正非在幾個月前就已經透露了,他當時表示:

“開發設計的初衷是用於物聯網,比如工業控制、無人駕駛……來支撐使用,我們現在首先使用在手錶、智慧8K大屏、車聯網上。在安卓系統上,我們還是等待谷歌獲得美國審批,還是尊重和擁護谷歌的生態和技術的權利。”

“我們處於智慧手機普及、AI、5G 來臨的時代,真正的 AI 全場景時代也在來臨,華為希望在新時代來臨之際,打造新的智慧生態”

鴻蒙瞄準的是全場景(衣食住行)的智慧化未來,面對這種未來,鴻蒙系統以微核心架構為核心,讓系統可以做到低延遲、高安全性和可適配各種終端。

和傳統的 Linux 龐大的核心不同,鴻蒙使用了精簡核心,能根據不同任務進行不同處理,核心最小能夠縮小到10Kb,結果就是降低了系統反應時間,降低了延遲。

另外,這個核心應用於可信執行環境(TEE),微核心的程式碼量比Linux 的巨集核心少了很多,受攻擊的機率也大大降低。

鴻蒙雖然支援多平臺,但在手機上,它只能算個備胎,鴻蒙會最先用在華為的智慧螢幕產品中,未來三年會在可穿戴、車載等裝置中廣泛應用。

總之,鴻蒙的戰略意圖不在電腦和手機這種“過去時”,而在於物聯網的未來。

只是面對局勢的突變,華為的戰略和藍圖也必須不斷調整,鴻蒙可能要肩負起更大的責任,這是繼谷歌服務斷供,麒麟晶片停止後,華為手機面臨的第三個巨大挑戰。

其實,關於手機作業系統的爭奪早已結束,完善的系統需要時間的積累,完善的生態也是如此,沒有開發者願意在一個沒有前途的平臺上耗盡心力,Symbian、Meego、Windows Phone系統的死亡也正是佐證了這點。

但在各方壓力之下,華為不得不啟動新的戰爭,鴻蒙才剛剛開始,前方的路艱阻且長。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如果我們變成紙片人會是什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