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去年華為被列入實體名單之後,國內就再次掀起了一波自研熱潮。因為從華為的事件當中,我們深刻的了解到,核心技術還是要掌握在自己的手裡。不然別人隨時都可能擺你一道,而你卻束手無策。在這之後華為的多項“備胎”計劃紛紛浮出水面。最受關注的自然是鴻蒙OS。不過這個系統暫時是不會在手機上出現了。
其實在鴻蒙OS剛剛曝光的時候,很多業內人士並不看好。認為鴻蒙OS很難成功,因為在華為之前已經有不少自主研發的中中國產系統,但是沒有一個成功的。之所以沒有被福斯接受,並不是說系統本身不行,而是說系統的生態不行,沒有足夠的可用軟體,即便系統再好也是白搭。
華為同樣面臨應用匱乏的局面,不過餘承東表示,鴻蒙可以相容安卓APP,只要華為願意,一夜之間就可以讓鴻蒙轉正,只不過現在還沒有到最壞的時候。
除了華為目前在自研系統之外,其實國內還有不少自研系統。最近國內再次釋出了一款銀河麒麟作業系統V10,雖然有麒麟二字,但是它並不是華為的自研系統。而是中國電子釋出的。這款系統與鴻蒙OS有異曲同工之處,同樣是可以打通手機、平板和PC等,實現更多的融合。
看來傳統的系統被谷歌和微軟霸佔之後,國內系統只能向未來的作業系統衝擊了。看到這裡或許有人又要問了,釋出那麼多系統沒有軟體還是沒人用,這不是資源浪費嗎?既然大家考慮到的問題,開發人員肯定也考慮到了。
銀河麒麟作業系統V10相容300萬APP
這款銀河麒麟作業系統V10也恰好與鴻蒙OS類似,同樣可以相容安卓APP。根據介紹,銀河麒麟操作V10採用獨創的kydroid技術,可以原生支援安卓APP,目前已經成功將300萬餘款安卓適配軟硬體無縫遷移到這款作業系統上來。同時還有1千家以上國內外主流生態企業,在麒麟作業系統V10上完成1萬款以上的軟硬體產品適配。
銀河麒麟操作V10的操作介面類似Windows7,上手難度基本可以忽略。不過還有一個疑問,相容安卓APP或許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但是使用者更在意的是一個體驗。如果相容一下就可以的話,華為也沒有必要花費這麼大的精力吸引海內外開發者了。所以更重要的還是把這些APP針對銀河麒麟操作V10進行優化適配,這就是一個龐大的工程了。
從官方的介紹來看,銀河麒麟操作V10目前僅僅能完成普通的辦公和娛樂影音,想要更多的功能還需要後續的適配和研發,而這個過程無疑是漫長的。所以大家也不用太高興,想要中中國產系統真正的崛起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雖然自研之路艱辛,但是這還是很有必要的。為了打破海外的封鎖,華為最近也將釋出自主研發的桌上型電腦,據悉將會搭載鯤鵬處理器和UOS系統,其命名為“盤古”,看來寓意就是要開闢新的天地了。前期似乎只面向政企使用者,因為硬體和軟體的限制,所以這款系統同樣只會滿足日常辦公影音需求。如果國內系統大力推廣,你會考慮支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