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在珍妮紡織機替代紡織工人雙手的200多年之後,自動化正以人工智慧的形式大舉入侵知識型工作,而這已經是人類最後退守的高地。

據外媒報道,摩根大通已經開發出一款金融合同解析軟體,原來律師和貸款人員每年需要36萬小時才能完成的工作,該軟體只需幾秒就能完成,且錯誤率大大降低,這意味著相關人群可能失業。

電影《在雲端》中,男主是一名中年成功人士,他的工作就是飛來飛去為各地公司去解決辭工麻煩,積累飛機里程,他的夢想就是有一天成為“白金會員”。但這一切卻受到了新人威脅,一名叫娜塔莉的畢業新生髮明了一款網際網路遠端軟體,讓男主的工作顯得毫無必要,所以老闆將男主辭退。

在人和機器中間,機器好像佔據了上風,也有人曾斷言,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機器可能會反身主導人類。這將是一個可怕的想法,不少影視劇也都有探討過相關話題,比如《黑鏡》《西部世界》等,這裡不做多述。

但是或許我們不應該這樣認為,事物都會有兩面性。《報告》指出,隨著機器使用率的提高,就業機會也隨之增加,自動化的威脅或許正是將其重構為增益的契機。

《在雲端》中,娜塔莉雖然使用發明軟體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最終軟體是冰冷的,無法考慮到人的情感,最後因為在一次裁員工作中,一名被裁婦女跳橋自殺,老闆取消了繼續使用這款軟體,男主恢復原職。所以我們也許更應該考慮的是如何靈活的運用人工智慧,而又不被主導。

智聯招聘通過調研發現,79% 的員工表示人工智慧提升了工作效率,其中最常使用的智慧化工具是“辦公協同系統”,有72%的員工使用過。

對於僱主和員工而言,長久之計是將智慧機器視為知識型工作中的搭檔與合作伙伴。重視增益可以讓我們消除自動化的威脅,將人與機器的競賽變成協作共贏。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京東大方出手,補貼員工3億,網友評論:還缺打雜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