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關於晶片的討論越來越多了,自從餘承東宣佈麒麟晶片即將被斷供之後,激起了眾多中國人對晶片的關注。對於晶片的訊息也時不時地有訊息傳來,人們也從期盼到失落再到憤慨,最後變得平靜。
原本對於臺積電來說,失去了華為的訂單就先放於失去了中國的晶片市場,這對於臺積電來說是得不償失的,但誰讓人家的企業裡有美國技術的成分呢,在這個關頭他也只能按頭跟著這個巨頭走。隨後高通、中芯國際以及聯發科相繼表態,算是打破了我們依靠外來力量支撐晶片的想法。
特別是最近和拼多多起糾紛的特拉斯竟然和臺積電合作開發Hardware 4.0自動駕駛晶片,並計劃在2021年第四季度進行量產。此次的訂單成交對於特拉斯和臺積電雙方是一個合作共贏的結果,但這對於華為來說真是太扎心了。
其實華為不僅在手機上需要用到晶片,在華為的汽車生產中也需要用到晶片,原本徐直軍在2019年的打算是在2020年實現昇騰和麒麟晶片的車規級認證,但現在臺積電由於眾多原因,無法再為華為的晶片進行加工,而國內在晶片領域上還尚不成熟,所以對於華為來說,汽車領域和手機領域將面臨同樣的問題。
這個問題直指晶片核心技術,在這一方面,中國的確和其他國家有些差距。華為方面在這個問題上也做出了努力,不僅發重金招攬科技人才,為自己以後的晶片研製鋪路,並從其他方向做出努力,彌補在晶片上的不足。
雖然對於華為來說,這次面對的情況艱難,但對於國內其他國企業來說,這次的打擊也是一種警醒:如果自己的技術不掌握好,不僅不會走向前沿,還會被時代淘汰。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