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隨著網際網路的進一步普及與發展,近兩年電商又大火了一把,因為出現了"帶貨"模式。不過老話說得好,有人歡喜就有人憂愁,電商的發展雖然很紅爆,但大量實體店卻紛紛倒閉關門。其實對於這種現象的出現,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早就預料到了。早在創立淘寶的時候,馬雲就曾說過,電商的出現會給實體店造成巨大的衝擊,但當時很多人都對此不以為然。

現在,很多消費者都成為了網購的忠實粉絲,去實體店購物的次數越來越少。失去了大量客源之後,實體店的生意也越來越差。另一方面,相較傳統實體店,電商不需要房租和水電,甚至不需要聘請工人。在成本方面,相較實體店減少了很多。久而久之,實體店和電商的發展現狀,就呈現出了"冰火兩重天"的景象。然而,面對實體店大量倒閉這一情況,很多消費者卻表示:好事一件。那麼,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現在很多實體店為了能在電商的衝擊下"活下去",也改變了銷售策略,他們會經常搞一些"清倉大甩賣"、"特價促銷"的活動來吸引顧客。如果真的是堅持不下去,那麼肯定還有一波關店處理,將庫存儘可能賣掉,以此來減少損失。而這種情況的出現,對於消費者來說自然是一件好事,意味著他們能以更加低廉的價格買到自己想要的商品。

其實,對於消費者而言,電商也好,實體店也罷,哪個更物美價廉,他們就會選擇去哪購物。之所以現在電商比較火爆,主要還是因為電商平臺上面的商品種類多,價格相對低廉,且現在物流行業非常發達,退換貨也不麻煩,因此很多消費者喜歡在網上購物。換言之,如果實體店能做到物美價廉或者有自己的特色,那麼消費者還是願意買單的。畢竟老話說得好:事在人為嘛。

比如有很多實體店,就選擇了與時代"接軌",採用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方式來進行銷售。此外,在產品方面,一些實體店也朝著特色化方向發展,畢竟只有你的產品別人家沒有賣,消費者才會到你這消費。最後則是服務方面,事實上,很多實體店長期以來都忽視了服務,還是老舊的"養尊處優"的思維。其實在當下,任何一個行業首先販賣的都是服務,其次才是自家的商品。比如日本的實體店之所以比電商強,很大一個原因因為他們的服務做得好。

綜上所述,在這個電商模式快速發展的今天,實體店如果想要"活下去",想要佔據一席之地,就必須"思變"。畢竟相較電商,實體店也有著自己的優勢,比如看得見摸得著,買過之後就可以立馬拿到手等等。況且,大多數人還是非常喜歡社交的,所以選擇逛街購物的消費者,其實也並不少,關鍵看商家能不能"抓住"。對此,大家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討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另起灶爐?晶片高壓下,華為再拿倆個“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