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不斷髮展,許多原來有線的技術逐漸變成了無線技術,例如無線耳機、無線音箱等等。無線技術擺脫了有線的束縛,無線充電是具有巨大發展潛能的一個領域。無線充電目前已經應用在手機充電上,還未出現在其他方面的商業應用。但近期國外有科技公司在研究為汽車進行無線充電,他們會成功嗎?
根據外媒報道,近期以色列科技公司“伊萊克特瑞昂無線”(以下簡稱“伊無線”)的“無線充電”智慧道路已經取得了初步實驗的成功,一輛電動卡車不需要裝配龐大的電池組,也不需要“頭頂兩條天線”,就能夠獲得來自地面的電能。這是怎麼做到的呢?無線充電應用在汽車上的前景如何?
電動汽車目前遇到哪些充電難題?
追溯電動汽車的歷史,我們會發現上個世紀初期電動汽車就已經出現了,但是所有電動汽車都需要“頭頂天線”來維持正常的執行。現在的電動汽車依然還有“頭頂天線”的,這類電動汽車的路線基本被規定好了,無法靈活地改變執行路線,因此也多用於公共交通。也有自帶電池的汽車,目前多用於小型轎車。
運載量越大的汽車所需要的電能就越大,進而導致電池組的容量就越大,這在增加了汽車載重量的同時,還佔用了汽車的空間。與此同時,自帶電池的電動汽車還面臨著充電和電池壽命的問題,這些都是電動汽車發展目前遇到的難題。
伊無線是怎麼做到為汽車無線充電的?
為了解決傳統難題,伊無線公司大膽為電動汽車設計出了無線充電的方案,企圖讓電動汽車能夠邊充電邊行駛。為了實現這一目的,該公司的技術人員在瀝青路面上挖出足以容納線圈的小溝壑,然後將銅質線圈埋放在地面下8釐米的地方。地下的線圈和電動汽車底部的控制單元無線連線,電能也能以無線傳輸的方式傳送到電動汽車中。
根據技術人員的介紹,電動汽車的控制單元裡有無線電能接收器,電動汽車能夠接收多少電能取決於接收器的多少。該公司的副Quattroporte諾木·伊蘭表示,一般的公車運營200公里需要400千瓦時的電能,這會導致汽車充電消耗巨大的時間成本。而無線充電道路能使電動汽車邊行駛邊充電,至少減少40%的充電時間。
該專案未來的發展前景如何?
據了解,該專案目前已經在瑞典進行試驗。試驗中一輛重達40噸的電動卡車在行駛中完全採用無線充電方式,結果表明它在伊無線公司鋪設的無線充電道路上穩定地完成了試驗階段。雖然如此,但是該專案仍然需要面臨多種難題的考驗,例如下雨天、下雪天,目前所有試驗都在晴天的情況下進行,因此是否能夠在特殊天氣下進行無線充電,還有待後期的試驗。
目前伊無線也在積極籌劃各種場景下的試驗,試圖讓該無線充電方案得到多方面的考驗。可以試想一下,如果該專案最終得到商業推廣的機會,那麼將會對電動汽車行業帶來新一輪的技術革新。國內不少交通運輸專家表示,儘管目前燃油汽車佔到了所有車輛總數的主體,但這種情況會隨著電動汽車的普及不斷得到改變。
推廣電動汽車對人類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因為它能夠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而電能的產生方式多種多樣,例如風能、太陽能、潮汐能、核能等等,因此筆者認為發展電動汽車等新能源汽車才是未來交通發展的主旋律。
科技日報 8月7日 《以色列智慧道路:讓電動車邊充電邊行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