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從華為到AMD、再到蘋果以及聯發科,全球頂尖的科技巨頭都是臺積電的重量級客戶。而在TSMC的收入版圖中:
各類製程生產線的佔比情況又是如何呢?AMD是否全部包攬了的臺積電的7nm產能?10nm產能為何不能分給intel一杯羹?為何還有250nm生產線?收入佔比最高的生產線又是哪一條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揭開臺積電收入版圖的面紗吧!
臺積電收入版圖下圖來自TSMC公開資料報告:
臺積電收入版圖(左側為各製程流水線全餅圖;右側為16nm及更新制程的收入佔比)
20nm:1%250nm及更舊:2%110/130nm:2%10nm:3%90nm:3%150/180nm:8%65nm:8%40/45nm:11%28nm:18%7nm:21%16nm:23%從上圖可見,臺積電2019年第二季度,不同製程生產線貢獻的收入比例如下:
由此可見,靠AMD賣到如火如荼的7nm中央處理器(CPU)、圖形顯示核心(GPU)產品,並不能將7nm製程的收入貢獻推到榜首位置。作為現階段晶片效能分水嶺的16nm製程,仍然是2019年2季度之前,TSMC的王牌收入來源。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0年前的40/45nm產品依然還可以貢獻超過10%的收入份額,而一眾“高齡”產品:65nm、90nm、250nm及更舊的生產線,依然還可以為“2nm時代”的TSMC提供合計高達27%的收入來源,其規模竟超過10nm、7nm之和。
製程壟斷者,阻礙科技發展臺積電在2016~2018年製程軍備競賽中,以碾壓性優勢將三星(SSDS)擊落。而後的近兩年中,憑藉7nm製程為AMD重塑CPU、GPU行業規則、為手機CPU領域完成5nm、3nm甚至2nm階段性佈局制定了框架。
從使用者角度來看,TSMC的十年革命(2014~2024),讓終端使用者獲得了飛速提升的效能體驗,並在競爭中取得了階段性戰役的重大勝利。但從行業角度分析,這恐怕為本領域帶來一個非常不健康的競爭環境。
如果在未來的2nm+時代,牌桌上已經沒有其他玩家,是否面臨產業天花板的到來?看看Intel的14nm年代吧~
-
1 #
-
2 #
替古人擔憂,三星,中芯都是臺積電出去的人乾的
-
3 #
用7nm做的電飯鍋 成本貴三倍你會買嗎? 本來需求不高的東西為什麼一定要佔最高?
-
4 #
點25 點18工藝大陸用的很多的
-
5 #
高可靠晶片反而需要老的生產線
-
6 #
有個問題想請教樓主。做後期編輯常用ae.pr,會剪輯到4k素材。配個什麼配置的電腦可以流暢剪輯。預算6000-8000
-
7 #
因為有些晶片不需要7奈米
臺灣僅餘的驕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