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APP採取各種手段讓使用者“自動續費”的做法引發社會關注。許多消費者表示,各種各樣的套路防不勝防,自己常常在不明就裡的情況下就被自動續費,花了不少冤枉錢。事實上,不少APP都存在“忽悠”消費者自動續費的情況:
一些視訊音樂網站、外賣平臺和手機應用商店的連續包月包年服務,常常被設定成預設勾選狀態,操作過程中很難被注意到;
還有的線上訂票平臺,捆綁銷售使用者不需要的保險、優惠券服務,金額不高,不小心買單的使用者卻不少;
對於想要取消自動續費的使用者,則面臨著入口隱蔽,縮小字號,步驟繁瑣等問題……
凡此種種,令消費者頗為煩惱。對於消費者而言,不管是自動選擇的還是被動推薦的服務,都應當本著自願原則,把主動選擇權賦予消費者。被動買單強加服務抹煞了消費者與平臺方的平等地位,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直接降低了消費者對平臺方服務的好感。對於平臺方而言,這種帶有誘導和強制意味的自動續費功能,短期內讓平臺獲得了收益,卻嚇跑了更多潛在乃至既有使用者,這種耍滑式的小聰明留住了眼前的利益,卻犧牲了平臺方的長遠發展。
需要指出的是,在電子商務法和消費者權益法已有明文規定的情況下,自動續費的消費陷阱屢禁不止,單純依賴平臺方的自覺顯然並不可行。保護消費者權益,還要依靠監管部門加大監管和處罰力度,對平臺方形成相應制約機制。
平臺方也應當明白,優質服務才是連線使用者和平臺的橋樑,尊重使用者才是留住使用者的基石,企業盈利依靠的是使用者的自願買單,而不是自動續費的套路。當企業在為成功套路消費者而自鳴得意時,其實也走在被消費者拋棄的路上。
監製:孫愛東
主編:王新亞
責編:楊建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