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雲棲大會的前身是阿里巴巴集團的阿里雲開發大會,2015年正式更名為“雲棲大會”,由杭州政府和阿里巴巴集團主辦。2016年馬雲出席雲棲大會,提出“五個新”,並聲稱“五個新”將會深刻影響中國,影響整個世界,影響未來的所有人。真是這麼回事嗎?我們看看都有那五個新。

“新零售”

就是依託網際網路及大資料,結合現代物流系統,打造全新的零售模式。而當下比較流行的社交新零售,就是在“新零售”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直到現在,仍舊有很多人不懂社交新零售是什麼概念,小編也不太懂。每個時代都是如此,大部分人的思想還停留在過去20年,而小部分人已經在佈局未來二十年。

“新制造”

未來,製造業不再講究規模化,標準化。轉而講究定製化,標準化和個性化,就是要適應市場需求,適應消費者需求。畢竟,消費者已經不是過去的消費者,他們變得越來越刁鑽。而個性化,定製化需要的就是大資料。

“新金融”

銀行過去都在用福斯的儲蓄服務於20%的大企業,而未來,金融應該服務於80%的小微企業。為什麼提出新金融呢?為什麼服務於小微企業呢?很簡單,阿里巴巴所做的,就是為中小企業服務。當然,新金融遠遠不止這麼簡單。就像央行推出的數字貨幣,我們到現在都不知道數字貨幣如何顛覆未來的生活。數字可以直接發行,還需要通過銀行嗎?銀行存在的價值是什麼呢?這非常微妙。

“新技術”

新技術就是類似於人工智慧,5G網路,大資料等技術。當然,我們聽了這麼多年,炒了這麼火熱的5G,除了知道網速會更快之外,對其他方面就一無所知了。比如未來前景,比如哪些行業會被淘汰等等。還有人工智慧和大資料,我們壓根兒不懂是什麼玩意兒,而這些技術無形中已經融入生活了。比如:我們在京東瀏覽一個產品,開啟今日頭或者百度,推薦的都是這款產品。

“新能源”

未來不再依靠煤炭和石油,依靠全新的能源。而太陽能算是新能源嗎?不算,太陽能只能說是可持續能源。在馬雲來看,未來的“新能源”,大資料算是新能源,而且是可持續的。因為,資料可以給任何人用,而不會有任何消耗。而且,資料讓這個世界的資源以更高效的形式進行精準配置,在能源稀缺的未來,這顯得極為重要。

這就是五個新,看上去似乎沒什麼,為什麼會這樣呢?我想,有個很重要的原因:因為我們不懂。對於這些新理念,我們要搞懂的話,需要翻閱多少資料,多少書籍。可是,現在已經2020年了,而且2020都快要過去了。時間變快了?好像是變快了,什麼都沒做,就已經是一年了。不過,不管怎樣,還是儘量學著去懂點什麼吧。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MOTO Razr 5G - 情懷、設計、5G、摺疊屏的交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