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撰文 ▏浮琪琪

編輯 ▏肖泊

騰訊與阿里——中國網際網路行業兩大巨頭,華爾街眼中的“中國雙子星”,站在中國網際網路科技發展前沿,兩大巨頭之間的競爭從未停歇。從業務到市場,從融資到投資,你追我趕,此消彼長,任何一方的微小舉動,都足以翻攪風雲。

企業競爭中,商業的成功決定最終勝負,但文化、價值觀都隱隱豐富著勝負標尺上的刻度。然而,極為罕見的是,公益竟然成為兩大巨頭競爭佈局的重要一環,甚至上升成為企業發展戰略。

據民政部統計,2019年上半年,網際網路募款資訊平臺有累計52.6億人次參與,募集善款總額逾18億元。其中,騰訊、阿里兩家網際網路巨頭佔比較重,且表現出不同的公益佈局與策略。

從2016年開始,騰訊、阿里每年召開網際網路公益大會,覆盤一年來企業在公益領域的成效與經驗。公益引發兩家開啟新一輪競爭,雙方在公益佈局、公益績效等方面已形成激烈的競爭態勢。

公益不僅拓展了兩大巨頭的競爭格局,也逐漸融入雙方企業價值觀,成為企業文化基因的一部分。這不僅是公益的競爭,更是價值觀、企業文化的競爭。

良性競爭是向前一步的永恆動力。良性競爭既然能促使騰訊與阿里在商業上位居前列,同樣也可應用到公益上,促使雙方推陳出新,互相進化,彼此成就,最終共同促進整個中國公益慈善的發展。

一、創始人:馬雲VS馬化騰

在圍繞公益的新一輪競爭格局裡,騰訊與阿里的創始人表現出驚人的相似性:公益表現十分活躍,均成立了個人基金會,帶頭做公益。

1、企業高峰期雙雙轉向公益

距阿里巴巴成立15年,阿里巴巴赴美上市,創下美國市場有史以來最大IPO交易。當時已卸任CEO的馬雲身家飆至200億美元,一躍成為年度中國首富。上市不到3個月,2014年12月15日,阿里創始人馬雲發起並捐贈成立馬雲公益基金會(以下簡稱“馬雲基金會”)。這一年,馬雲50歲。

五年後,馬雲哭了,在他的退休大會上。

這一天是阿里巴巴20週年的慶祝晚會,站在華麗舞臺的中央,馬雲當場宣佈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十年前,他如此說過,但沒有人相信。現在,準備了十年,馬雲兌現了當初的承諾。

馬雲基金會成立一年多後,2016年4月19日,騰訊創始人馬化騰捐出1億騰訊股成立馬化騰基金會。這一年,距離騰訊創立18年,這一年,馬化騰45歲,這一年,騰訊總收入1519.3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8%,騰訊再次實現年收入破千億。

2016年的騰訊,意氣風發,在以《王者榮耀》為代表的爆款遊戲支撐下,騰訊超越索尼、暴雪成為全球最大遊戲公司,企業收入破了多項紀錄。創始人馬化騰成立個人基金會,“用科技為社會做點好事。”

一個50歲,一個45歲,兩個世俗意義上的商業成功者,雙雙轉向公益。這是成功企業家的必然,或許,也不無對手之間的默契。

馬雲與馬化騰在商業上互為競爭對手多年,卻十分難得地在公益上攜起手。

2015年4月,馬雲、馬化騰聯合了國內知名企業家在寧波成立公益機構“桃花源生態保護基金會”。二人共同出任基金會董事會聯席主席,聯手開展環保公益。這不是兩人第一次匯聚在公益的旗幟下,他們也曾同時出任愛佑未來慈善基金會理事。

2、馬化騰基金會股捐資金體量更大

馬雲基金會與馬化騰基金會均為獲得股票捐贈的非公募基金會。

2013年10月,阿里巴巴向馬雲指定的一隻新加坡慈善基金會授予3500萬股期權,約定期權將轉給馬雲成立的慈善信託。2014年4月,阿里巴巴赴美上市前,馬雲宣佈將成立個人公益信託基金,基金來自個人在阿里擁有的期權。

相比一次性大額現金捐贈,股票捐贈在企業家群體中更為流行。譬如馬克·扎克伯格、比爾·蓋茨等採取過此類捐贈方式。一方面避免企業在金融市場產生波動,同時被捐贈的股票在投票權行使上,仍將依從捐贈人個人意志。

同樣,馬化騰也承諾捐出1億騰訊股用以成立馬化騰基金會。按照2016年4月19日當天騰訊收盤價和匯率計算,1億騰訊股價值約在 165 .7億港元(約合140 億人民幣),相當於馬化騰捐出了1/94個騰訊。在基金會資金規模上,馬化騰基金會整體資金規模預計超過馬雲基金會。

3、教育、環保是熱點

近些年來,行業公益發展水平不斷進化,在扶危濟貧式傳統公益之外,教育與環保公益成為公益新熱點。馬雲基金會與馬化騰基金會與公益新趨勢結合得十分緊密。

在公益領域選擇上,馬雲基金會主要關注企業家精神、教育、女性領導力、醫療環保四個領域。其中,環保與教育版塊是馬雲基金會投入較多的領域。截至2019年11月底,馬雲基金會五年來捐贈支出總計5.12億元。其中環保醫療捐贈支出3.55億元,教育捐贈1.45億元。

同樣,馬化騰基金會也將教育與環保列為主要的業務領域。

據騰訊對外披露資訊顯示,馬化騰基金會未來將主要支援中國內地的醫療、教育、環保等公益慈善專案,不排除為具體專案的執行來成立新基金會。同時基金會也將助力全球前沿科技和基礎學科探索。

4、基金會氣質反差——高調與“神祕”

在機構氣質上,馬雲基金會和馬化騰基金會,深受創始人個性特質影響,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風格——一個高調張揚,一個低調內斂。

馬雲基金會繼承了馬雲的行事風格。

這位自稱“杭州佬”的阿里創始人,師範學校出身,做過鄉村教師,十分擅長與人溝通,口才尤為出眾。在創業早期,一無所有之際,馬雲能夠憑藉無窮的激情與非凡的領導力,將眾多精英招致麾下,凝聚起有極強戰鬥力的首創隊伍。

馬雲是形象傳播高手,喜歡當眾演講。“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等金句成為馬雲語錄,廣為流傳。馬雲喜歡太極拳,華人功夫明星匯聚在一部短片中,全都成為他的配角。每年阿里年會都成為馬雲表演的舞臺,他儼然是阿里巴巴的品牌代言人,積極公開露面宣傳阿里巴巴的文化,每次出場也多位於聚光燈和眾人歡呼聲中。相比企業家,馬雲更像是一個福斯明星。他形容自己“閒不住”“愛熱鬧”,對外行事一貫高調張揚。

在馬雲極具特色的個人風格影響下,馬雲基金會業務表現比較高調,擅長通過公益專案、公益大事件的方式,持續贏得媒體、公眾廣泛關注。

成立五年來,馬雲基金會推出多個知名公益專案。包括馬雲鄉村教育計劃、馬雲教育基金、非洲創業者基金、中國女足支援計劃及其他環保醫療資助專案。

基金會在影響力和號召力上表現突出。五年來基金會帶動40家合作企業參與專案,投入金額4164萬元。2018年,基金會獲浙江省民政廳評估中國社會組織5A等級。

而馬化騰與馬雲,在個人性格上,近乎截然相反。馬化騰出身於體制內家庭,一路學習理工科,喜好閱讀科普雜誌,曾經夢想成為一名天文學家。據說在他騰訊的辦公室內,放著許多天文學書,還有一臺專業天文望遠鏡。看慣了星空宇宙,馬化騰時常感覺“自己很渺小”。他為人安靜內斂,很少在公開場合露面,更少公開演講,曝光量遠低於競爭對手馬雲。

馬化騰基金會沿襲了創始人馬化騰的風格,行事低調。據騰訊對外釋放的資訊,基金會獲捐的1億騰訊股將在一段不短的時間內分批次執行。現在,馬化騰基金會的捐贈執行進度,及具體公益專案開展情況,外界少有耳聞。

二、聯合創始人:陳一丹VS蔡崇信

如果說馬化騰與馬雲分別是騰訊和阿里兩大巨頭的明星掌舵人,陳一丹與蔡崇信則是陪伴掌舵人披荊斬浪的幕後英雄。同樣,在騰訊、阿里的公益版圖中,除去馬化騰、馬雲,聯合創始人陳一丹與蔡崇信也深度介入公益。

陳一丹位列“騰訊5虎”,與馬化騰曾經是初高中同學,早年兩人共同創立騰訊,陳一丹是騰訊前首席行政官,被稱為“馬化騰背後的男人”。而蔡崇信位列“阿里18羅漢”,是除馬雲之外的唯一一位永久合夥人,帶領阿里成為全球最大的網際網路公司之一,被稱為馬雲背後的”隱形英雄”。

1、陳一丹退休辦教育,蔡崇信捐股份

創業成功後,蔡崇信在阿里擔任首席財務官,陳一丹在騰訊擔任首席行政官,比蔡崇信更早介入公益慈善事務。

陳一丹塑造了整個騰訊的公益文化基因。早期,他帶領騰訊投身救災扶貧類公益,2007 年主導騰訊投入超2000萬發起成立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以下簡稱“騰訊基金會”)。其中,陳一丹以個人名義向基金會捐贈達900萬元。這是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第一家公益基金會。陳一丹因此被譽為當代中國“網際網路公益第一人”“中國網際網路公益教父”。

未退休前,陳一丹一方面引領騰訊基金會的慈善工作,同時也開闢個人的公益事業。2009年,陳一丹個人出資,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學院轉設為民辦本科高校。此後一發不可收拾,深耕教育,陸續有鉅額資金投入。

2013年,騰訊網路募集善款超1.5億元,是國內首個籌款過億的網路公益平臺。當年3月,陳一丹急流勇退,從騰訊退休,發起成立深圳市陳一丹公益慈善基金,專注於與教育文化相關的公益慈善。那一年,他42歲。

而蔡崇信在2014年阿里巴巴赴美上市前,與馬雲一起宣佈,將成立個人公益信託基金,以從事環境保護、醫療健康、教育發展、公益生態四個領域的公益事業。2014年,馬雲發起馬雲基金會,四年後,蔡崇信創立蔡崇信公益基金會,那一年他54歲。

2、共同聚焦教育公益

陳一丹與蔡崇信共同關注教育公益。

不同的是,陳一丹關注全球範圍內的教育前沿與創新。他認同教育的重要性,退休後前往海外名校深造遊學,甚至在新加坡取得了博士學位。他相信“金錢只是一個工具,教育是最重要的。”

2016年5月,陳一丹捐贈25億港元設立全球最大規模的教育獎“一丹獎”,用以表彰為教育做出卓越貢獻的人。其中單筆獎金高達3000萬港元,是諾貝爾獎金的3倍。

蔡崇信則更關注現代職業教育、青少年體育教育及教育脫貧三個領域。他學生時代在耶魯大學擔任曲棍球隊隊員,十分重視體育在教育中的重要角色,認為“體育是教育的一部分”。在其影響下,蔡崇信基金會發起“以體樹人傑出校長評選”“體教融合學校計劃”“職業教育學生實訓計劃”“女子足球發展計劃”等教育、體育公益專案。

3、社會影響力:陳一丹全球知名,蔡崇信行事低調

蔡崇信及其基金會整體表現更為低調,外界少聞其動態。而提到陳一丹,在公眾感知度上,他的公益聲名甚至高於馬化騰,在國內外被人熟知。在國際上,人們認得他是來自中國的“慈善家”。

2013年4月,陳一丹成為首位獲評“中華慈善獎”的網際網路企業家。四年後,他以捐贈額位列福布斯中國慈善榜榜首,以年度捐贈23.7億元成為“中國首善”。

2018年,陳一丹捐贈價值逾40億港元的騰訊股票,成立慈善信託以推動教育發展。迄今,陳一丹已陸續捐出90多億港元。鑑於他對全球範圍內教育事業的關懷與投入,國際教育學者通常尊稱陳一丹為“陳博士”。

三、企業基金會:騰訊基金會VS阿里巴巴基金會

1、騰訊基金會成立時間更早,規模更大,涉及領域更豐富

在騰訊與阿里的公益版圖中,除了兩巨頭創始人馬化騰與馬雲的個人基金會之外,騰訊公益與阿里公益都具備強勁的公益引擎——企業基金會。

2007 年,在騰訊創立第9年,時任首席行政官陳一丹主導騰訊投入2000多萬發起成立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這是中國第一家由網際網路企業發起的全國性非公募基金會。騰訊承諾每年拿出1~2%的利潤持續捐贈。

四年後,2011年12月,在阿里創立第12年,阿里巴巴集團及子公司投入5000萬發起成立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以下簡稱“阿里巴巴基金會”)。阿里巴巴集團承諾每年將營收的3‰用於公益事業,這是阿里巴巴基金會的主要資金來源。

騰訊基金會主要從事扶貧濟困、立體救災、鄉村建設、社會組織發展、互助公益平臺、科技、環保與教育等多方面公益慈善。而阿里巴巴基金會主要資助公益創投、環境治理、弱勢群體創就業、救災減災等公益專案。

據公開資料顯示,騰訊基金會2019年年度捐贈收入總計8.5億,阿里巴巴基金會2019年年度捐贈收入約9114萬。2019年騰訊基金會公益支出約9600多萬,同年阿里巴巴基金會年度公益支出9580萬。

綜合來看,騰訊基金會成立時間更早,整體資金規模更大,涉及的公益慈善領域更豐富。

2、阿里不只有一家基金會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騰訊,阿里在公益佈局上更為多元。阿里旗下不只有一家阿里巴巴基金會,還有其他公益平臺。

2017 年12⽉,阿⾥巴巴集團成立總額為 100 億元的阿里巴巴脫貧基金,在電商、女性、教育、醫療等領域佈局脫貧工作。截至2019年7月,貧困縣在阿里平臺總銷售額達1100億元。2019年4月,支付寶公益基金會成立,迄今通過該基金會已實現23億次數捐贈,捐贈總額近37億。

3、兩家基金會同樣高調做公益

在社會影響力方面,阿里巴巴基金會一如既往秉持阿里系高調張揚的風格。

其中,代表阿里巴巴基金會對外發言的是阿里合夥人、社會公益部總經理孫利軍。

孫利軍出身於浙江大學計算機系,在阿里成立第3年加入阿里,入職第一年即創下整個公司排名第六的銷售業績,號稱“新人王”,此後很快取得銷售冠軍。他長期在農村淘寶領域履職,曾被馬雲稱讚“全身擁有典型的阿里氣質”。

2015年,孫利軍升任阿里合夥人,兩年後出任阿里巴巴基金會理事長,全面執掌阿里公益。

“公益一定要高調著做”,秉持如此理念,孫利軍主導的阿里巴巴基金會行事活躍,在贏得媒體、公眾關注度上表現突出。

而騰訊基金會有別於馬化騰基金會那般低調,在發起人兼榮譽理事長陳一丹引領下,基金會時常對外發聲,宣傳方面,整體表現愈加積極。

四、網際網路公益佈局

隨著現代公益的發展,特別是以騰訊、阿里為代表的網際網路企業入局公益, 傳統公益與網際網路、大資料、技術相融合,不斷向網際網路公益轉型,由線下募捐轉為線上募捐,公益變得更高效透明。

據民政部2018年統計資料顯示,“慈善組織網際網路公開募捐資訊平臺”已達到20家。其中,騰訊、阿里在網際網路公益上均有佈局,在中國網際網路公益發展程序中佔據重要地位。

1、網際網路公益平臺:騰訊公益籌款金額大,阿里巴巴公益參與人次多

2019年5月,在中國網際網路公益峰會上,騰訊對外披露公益資料。資料顯示,2018年騰訊為公益籌集善款17 .25億元,截至2019年4月底有超過2.2億人次捐款。

同一天,在阿里巴巴經濟體公益年報釋出會上,阿里對外披露首份阿里巴巴經濟體“公益財報”。資料顯示阿里巴巴經濟體上個財年(2018年4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為公益籌款12.7億元,超4.4億人次參與捐贈。

2、網際網路公益產品:騰訊引爆社交圈,阿里貫穿電商系

在網際網路公益領域,騰訊、阿里創造了多元且極富創新的公益場景與產品,致力於給公眾創造無門檻、方便快捷、動動指尖即可參與的公益場景。

騰訊依託“騰訊公益”平臺,幾年間推出形式多樣的公益活動。包括運動捐步、 一起捐、捐聲音、捐早起、捐閱讀時間等公益活動,同時,騰訊也推出以“月捐”“樂捐”為代表的公益專案自主平臺。

而阿里則將公益佈局在整個阿里經濟體及其業務活動中。

使用者可登入淘寶、高德地圖、菜鳥裹裹、支付寶、閒魚、餓了麼等阿里系平臺,通過小遊戲、捐步、志願專案、公益寶貝、螞蟻森林、螞蟻莊園等方式參與公益。其中,公益產品螞蟻森林截至2019年5月已種下1億棵真樹。

綜合來看,騰訊與阿里都十分重視全體系佈局網際網路公益。不同的是,騰訊更傾向於發力社交網路,利用以微信、QQ為代表的社交鏈產品來引爆社交,帶動人人蔘與公益,將公益的影響呈指數級放大。

而阿里則通過佔據核心業務的電商體系承載公益,動員數量龐大的賣家與買家參與公益。譬如2019年“雙11”當天,逾2.86億筆訂單發生公益捐贈,超過1.28億消費者、105.9萬商家參與公益寶貝捐贈。

3、網際網路公益嘉年華:騰訊配捐真金白銀,阿里配送流量渠道

·兩大公益嘉年華

在多元化的公益產品之外,騰訊、阿里也打造出各自的公益節日。

2015年9月9日,騰訊發起了中國網際網路史上第一個公益節日——99公益日。兩年後,阿里發起另一個公益節——95公益周。

99公益日聯合數百家公益慈善組織,將公益組織推向臺前,面向公眾進行小額募捐,騰訊提供相應配資,共建公益生態圈。而在95公益週期間,阿里巴巴集團與眾多公益組織合作上線各類公益專案,使用者通過阿里經濟體APP即可參與。

·99公益日重在籌款,95公益周重在參與

截至2019年,第五屆 99公益日共計籌款17.83億元,有超過8.82億使用者參與線上互動,超過4800萬人次進行捐款。迄今,5屆99公益日累計籌款超60億元。而2019年,第三屆95公益周累計帶動超18億人次參與公益。

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的第六屆99公益日中,互動人次達到18.99億,公眾捐贈5780人次共23.2億元,企業提供3.24億配捐,騰訊基金會提供3.9999億配捐,總募款達30.44億元。因2020年第四屆95公益周剛剛結束,截至記者發稿,對應資料暫未公佈。

騰訊、阿里雙方為公益行業創造了兩個公益嘉年華,幫助公益成為媒體、公眾關注並參與的熱點話題。不同的的是,騰訊的99公益日在流量之外,得到騰訊及愛心企業的配捐,而阿里的95公益周沒有選擇企業配資的方式,更多是打通阿里系,為公益創造平臺與渠道。

因此,騰訊的公益節在募捐金額上表現更突出,而阿里的公益節將重點放在了帶動公眾參與上。

4、年度公益峰會,一個福斯一個專業

在公益節日之外,騰訊、阿里設定了一年一度的公益峰會。兩家公益峰會在定位、影響力等多當面呈現出不小的差異。

在合作方上,兩家基金會走出不同路線。2016年6月,騰訊基金會聯合陳一丹基金會、南都基金會倡導發起首屆中國網際網路公益峰會。同年7月,阿里巴巴基金會聯合杭州市人民政府舉辦首屆全球公益大會。

在峰會定位上,兩家基金會也表現出較大差異。

如名字所示,騰訊基金會主辦的中國網際網路公益峰會主要定位於國內,受邀方是中國公益行業的各家機構負責人,眾人匯聚一堂,探討行業面臨的問題與挑戰,增進深度對話,達成共識,助力公益生態建設。

而阿里巴巴基金會主辦的全球公益大會“XIN公益大會”著眼於國際,受邀方除了行業機構負責人,還囊括國內外公益人士、公眾,甚至包括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英國前首相戈登·布朗、可汗學院院長薩爾曼·可汗等知名人士。大會旨在以公益為題來促進國內外交流,擴大中國公益的影響力。

在峰會的傳播策略與影響力成果上,兩家基金會表現不同。XIN公益大會引來國內多家媒體全程直播,配合各種文字、圖片傳播,整個宣傳勢頭符合阿里一貫的強勢風格,社會影響力更顯著。而全球中國網際網路公益峰會更像一個行業性的、專業的閉門會議,相對於公眾影響力,其在業內影響力更高。

五、企業內部公益文化

騰訊、阿里不僅將公益融入業務產品,同時也將公益融入企業價值觀與文化建設中。

相較而言,在公益文化建設上,阿里的建設方法更創新多元,公益氛圍更濃厚。而騰訊內部公益文化建設則相對樸素與低調。

2015年9月10日,馬雲號召阿里員工每年完成3小時公益志願服務。“3小時公益”被定位阿里人的“軟性KPI”,成為阿里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阿里鼓勵員工創立並申報公益專案。員工自創公益專案可以獲得企業在資金、技術方面的指導。

2019年5月10日,“3小時公益”實行第5年,公開資料顯示,2019財年阿里員工申報公益時總次數超47萬次,累計公益時達到26.9萬小時,相當於1163萬元的志願服務價值。其中馬雲個人公益時達74.5小時。

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阿里基金會帶動志願者總人數1011人,其中阿里志願者617人,總服務時長超過1萬5個小時。

阿里設定了“橙點公益榜”,評選阿里人自創的優秀公益專案和公益個人,這被稱為阿里人的“公益奧斯卡”。2020年第四屆“橙點公益榜”評選,共計56個公益專案、82位阿里員工參與,十佳專案涉及脫貧助困、反詐防騙、識別回收垃圾、改善城市治理等方面。譬如“幸福順風車”“愛之家”“疫苗快查”“綠野仙蹤”等專案。

而在騰訊內部,早在騰訊基金會剛成立時,陳一丹配合基金會,在騰訊成立了“義工”組織,騰訊員工成為志願者。為鼓勵員工從事公益,騰訊給員工專設帶薪公益假。早在2012年,騰訊員工志願者服務時間已累積超過2萬小時,參與人數超2400人。

騰訊內部建有一個數百人的員工志願者隊伍,包括馬化騰、公司管理層和部門核心骨幹。騰訊基金會特地頒佈《志願者管理和激勵辦法》,用制度來鼓勵騰訊公司員工參與志願活動。

今年的99公益日和95公益周剛剛落下帷幕,這不過是一次“戰役”中的一場“戰鬥”而已。兩家網際網路巨頭的商業角逐還將繼續,它們在公益事業上全方位的比拼和良性競爭,依然會促動各自持續不斷地創新,影響和推動中國公益進一步發展,帶動更多企業、更多公眾參與其中。END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共享貨源更新AI識圖啦!可以截圖找想要的潮流好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