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流是電子商務的重要組成部分
沒有物流,電商的服務鏈條就無法落地實現
沃爾瑪前任Quattroporte大衛﹒格拉斯曾經說過:"配送設施是沃爾瑪成功的關鍵之一,如果說我們有什麼比別人幹得好的話,那就是配送中心。"
物品配送效率高不高,服務品質好不好,不僅僅是傳統商超的成功祕鑰,同樣也是電商企業的命脈所在。
基於物流對電商舉足輕重的影響,自京東開始,電商巨頭逐漸意識到建設物流壁壘的重要性。
‖ 2020年電商三巨頭加碼物流護城河
都選擇了"代理人"方式去深挖這條河防
扶持"代理人"完善物流生態短板的始作俑者,非阿里莫屬了,幾年前成立菜鳥,通過佔股形式將三通一達一百世招入自己麾下。
2015年5月,阿里創投等入股圓通,佔股10.5%;2018年5月,阿里與菜鳥13.8億美元投資中通,持股為8.7%;2019年3月,阿里拿出46.6億元入股申通快遞,持大約15%股權,未來很有可能繼續增持;2020年5月,阿里宣佈已持股韻達,持股比例為2%;今年,阿里在百世集團的持股比例也增至33%,加強了對百世快遞的控制力度。
從近期各大快遞公司的中報業績來看,幾家快遞公司中考成績還不錯。根據各公司的財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位於第一梯隊的快遞公司市場佔有率大部分有所上升。其中,中通快遞、韻達股份、圓通速遞、百世集團(BEST)的市場佔有率分別為21.5%、16.61%、12.55%和10.7%。加上申通10.38%的市場份額,五家公司業務量共佔市場71.74%。
阿里戰隊已經掌握市場七成的份額,成為物流護城河中最寬、最深的一條河。正是這樣的現狀,加劇了京東的危機意識。
原本站在一條線兩端的對手,似乎正在向對方走去,但他們都知道,他們並不是朋友。
2016年,劉強東在央視《對話》欄目中評價菜鳥,稱其本質上是在幾個快遞公司之上搭建資料系統。"說得好聽點,是提升它們的效率;說得難聽點,最後幾家快遞公司的大部分利潤都會被菜鳥吸走。"
菜鳥的反駁毫不客氣,除了把京東歸類為一家眼界只停留在榨取合作伙伴利潤養活自己的企業,還送給劉強東一句話:"彆著急,急也沒用。"
口水仗只是摩擦的冰山一角。2017年6月,阿里巴巴與順豐大打出手,互相指責對方掐斷資料介面,隨後,雙方陣營開始站隊,京東、騰訊、美團、蘇寧等先後下場,對戰升級,國家郵政局不得不出面調停。同年8月,京東與天天快遞、百世快遞終止合作,並將停用歸因為"綜合服務品質較差,違反平臺規則"。
今年7月,京東與申通停止合作引發廣泛關注。京東稱,阿里巴巴集團通過戰略投資成為申通快遞的實際大股東,但京東提出入駐阿里巴巴旗下電商平臺的合作需求未得到響應——在合作已到期的前提下,這被視為未能續約的癥結所在。但更深層次的原因其實是資料,大資料不僅是新零售大旗之下綜合供應鏈服務的核心驅動力,更代表對行業的掌控力和話語權。
菜鳥不僅頂著"技術公司"的標籤在代理人身上重金投入,還成立了直營落地配品牌"丹鳥"——現已更名為"菜鳥直配",由前述幾家落地配企業整合而來。
在阿里巴巴的物流戰略由輕轉重時,京東也意識到自營物流的侷限性,自營物流雖然安全性高、配送速度快、使用者體驗感好,但虧損和高成本也是京東不得不面臨的現實壓力。京東物流已經連續虧損13年,此前劉強東甚至自曝,僅2018年虧損就超過23億。連年的虧損讓京東也開始探索代理人模式,攜手眾郵快遞打出組合拳,共同抵制阿里系物流網路的衝擊。
眾郵快遞是京東今年3月份啟動的一家加盟制快遞公司,與京東物流形成差異化互補,主打低價,聚焦於下沉市場,主攻電商件。眾郵快遞快速推進市場開拓,目前已覆蓋了全國 99% 的四級地址。
除此之外,京東還累計參與了10起物流相關的投融資、併購事件。最近一起發生於8月14日,京東物流以30億元總對價收購跨越速運,交易將於2020年第三季度完成。
菜鳥網路確實不做物流快遞,而是圍繞"快遞、倉配、跨境、末端、農村"五大核心網路開展物流服務。在阿里巴巴集團內部,定位於資料化分析、追蹤的物流寶的代號是"天網",而涉足實體倉儲投資的菜鳥網路是"地網"。其中菜鳥開放給快遞公司的技術,包括電子面單、智慧分單、二段碼、三段碼、五級地址庫等都是免費的。
2013年菜鳥成立時,社會物流成本為18%,至2019年這一比重已降為14.7%。也就是說,全行業升級協同下,社會物流成本一年可節省3.3萬億元。等同於上海2019全年GDP,一年省出一個上海。
價格優勢是與菜鳥網路緊密"捆綁"的三通一達一大利器。反觀京東,自營物流的高成本性,在價格上不佔有優勢,連年的虧損也讓這種高效負債前行,步伐顯得異常沉重,自營的京東物流成本問題一直是塊心病。
使用者希望用上更高效的快遞,但如果成本過於高昂,他們寧願犧牲一些時間。對於一些時效性不強的物品,大部分人會選擇三通一達一百世等公司的服務。價格敏感成為京東、順豐的致命傷,這也是為何阿里系的幾大快遞,雖然在時效性上不及京東與順豐,但仍然承擔著市場絕大多數業務量的原因。
菜鳥對於快遞行業數字化的賦能,以及快遞行業資訊化、智慧化水平的快速提升。而通達系與菜鳥之間的關係,也由最初的懷疑、抗拒到現在的全面合作,電商的快速發展亦離不開快遞企業的高效物流服務支撐,二者相輔相成,共同成長。
‖想要在下沉市場立住腳跟
物流末端是打贏這場硬戰的關鍵
物流末端是讓使用者感受最為直觀的一環,也逐漸圍繞使用者體驗而設計,這使快遞紛紛加碼末端佈局,自建末端門店。
百世旗下"鄰里驛站"末端服務點在鄉鎮、農村共有2萬餘個,預計到2022年底達到5萬個;圓通旗下自建品牌"圓通媽媽驛站",截至今年6月初,已擁有3.5萬餘個終端門店;中通快遞推出了"兔喜超市"、"兔喜快遞櫃 ",並在今年收購日日順快遞櫃;韻達旗下則有"韻達快遞超市","蜜罐"自提櫃等自有品牌;順豐、京東物流等企業也在加大快遞櫃的鋪設力度。
用代理人模式去切入物流市場,是最佳選擇。既不干擾市場的良性競爭,又可以在有市場混亂的時候進行有效調節。
給物流寬鬆的發展空間,給電商平臺有利的物流保證,同時還給使用者有吸引力的價格標籤,圈住價格敏感使用者,是平衡各方的多利之舉。
‖ 融合才能濺出更大的水花
阿里、京東的"代理人"模式證明,任何一家企業,哪怕已經做到了行業頂峰,在資源、實力和人脈上已經具備了先天優勢。然而想要在一方面做精做尖,在別人熟知的領域裡存活,也要學會資源融合,借力使力聚合發展。
聚合的模式在各領域同樣適用,無論是上游快遞還是末端即時配送,作為生活服務重要的組成部分,必須通過資源融合的方式才能長遠走下去。
配送企業多網共存的體系,不但稀缺可貴,而且已經具備了很強的配送供給和服務保障能力,形成優勢互補,才能滿足不斷遷移的使用者習慣和電商發展業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