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隨著時局的變動,民眾的心態在發生蛻變,華為成了中中國人脆弱的自尊的代名詞,而圍繞華為、手機、晶片、乃至科技領域的整個商業評論生態,也在迅速退化。

前幾年,我們可以從容坦蕩地分析蘋果三星與華米OV的差距,華為不如蘋果,這是鐵的事實;後來華為超過了三星,這也是事實,不信比比看。

而今天寫華為,已經很難從純粹商業與企業演進的邏輯去看待它,以致於華為的每一個招式、每一個動作,一旦被文字展示出來,就會畸形、扭曲:

在一個層面上,曾經取得的一些成就被無情碾壓,繼以悔恨慨嘆,為什麼你不早點牛逼起來,我們一兩百年以來形成的種族性自卑又在作怪;另一個層面上,商業的本質被拔高,上升到家國和道德層面,從悲傷到悲壯,從狂怒到狂歡,從自卑到自大,只要有決心就肯定能牛逼起來。最後,兩個層面合二為一,演繹成一場全民的歇斯底里,自暴自棄最終幻化成自大自嗨。

但抱歉,這一切,既不是事情的真實,也不解決不了任何實際問題。華為也好、Tiktok也好、中興也是、中芯也罷:我們需要另一套語境,我們要回到商業,我們需要平和。

1

鴻蒙與IoT

鴻蒙,在古漢語中,指的是一種混沌未開的狀態。莊子曰:雲將東遊,過扶搖之枝,而適遭鴻蒙。《西遊記》開篇的定場詩說:

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

自從盤古破鴻蒙,開闢從茲清濁辨。

按照我的理解,華為將自己的作業系統命名為“鴻蒙”,更多的是突出這家企業包羅永珍,無遠弗屆的胸懷,也蘊含了無限生長的可能。

9月10日下午,華為開發者大會(Huawei Developer Conference,HDC)並沒有像往年一樣寫上年份,而是強調了一個詞:Together。

整場大會,華為的高管們鮮少提及晶片的問題,而是將重點放在了華為的軟體能力上,著重介紹了鴻蒙2.0作業系統、EMUI 11、HMS、HUAWEI HiLink、HUAWEI Research等一系列相關產品和概念。一系列釋出中,最為重磅的訊息,還是此前一直蒙著神祕面紗的作業系統——鴻蒙2.0。

鴻蒙系統是一款基於面向全球開發者的開源架構,關鍵模組由華為自研的作業系統。

基於微核心、多語言統一編譯、分散式架構的技術特點,鴻蒙系統理論上可以搭載於五花八門的智慧終端上,加強這些終端與手機之間、終端與終端之間的聯動。

該系統將幫助華為實現IoT即萬物互聯的目標。

餘承東號召全球的開發者一起貢獻智慧,以“星星之火”將鴻蒙系統和整個華為生態做起來。

華為還對鴻蒙的“上機”制定了詳細的時間表。從9月10日開始,開發者就可以拿到鴻蒙2.0測試版開發工具進行開發。2021年10月份,鴻蒙將正式實現4GB以上記憶體裝置版本的程式碼開源。

而現階段,華為最主要的目標,是實現硬體裝置“1+8+N”的格局。

“1”是指手機;“8”是指眼鏡、平板、PC、智慧屏、手錶、音箱、車機、耳機8類基礎硬體產品;“N”是指投影儀、印表機、電動單車等智慧聯網裝置。

啟動IoT佈局,通過與全球開發者和產業鏈上下游分享其技術,華為志在打造一個覆蓋面廣泛、影響深遠的生態圈子。慢著,這不是小米一直在做的事嗎?

是的。

不知聽到這裡,小米的人是要哈哈大笑還是瑟瑟發抖。哈哈大笑,華為你這麼多年在硬體苦心孤詣,最終還是學我做起了IoT;瑟瑟發抖,華為開始做IoT,萬物互聯這個賽道上又多了個強勁的對手。

2

達摩克斯之劍

鴻蒙系統一出,從去年開始,中國人就在“鴻蒙牛逼”和“鴻蒙不行”之間展開口水戰。

懷疑論者擔心華為生態的不完善,導致使用者可以享受的APP數量少,沒有人願意從安卓搬遷到鴻蒙系統。

目前,鴻蒙系統最直接的應用就是HMS,即華為移動服務。華為手機上的應用市場、運動健康、華為支付、以及其它一系列裝機App都是基於HMS和鴻蒙系統的。

從資料上看,HMS(華為移動服務)的成果還算不錯。

在全球180萬開發者的支援下,HMS生態迎來了高速增長:超過9.6萬個應用整合HMS Core,AppGallery全球活躍使用者達4.9億。2020年1~8月,華為AppGallery應用分發量達2610億。

在我看來,這只是一個新的作業系統與手機生態自然生長應有的節奏。作為手機廠,華為的成績是合格的。

但是,很少有人意識到華為頭上利刃高懸的另一把達摩克斯之劍:Linux。

我們都還記得美國是怎樣通過手段干預荷蘭公司ASML將光刻機銷售給中芯國際的。

所幸的是,此前Linux已經作出過明確解釋,美國進出口管制條例管不了開原始碼,只能限制商用平臺。

另外據《通用性公開許可證(General Public License,簡稱GPL)》第8條規定:

如果由於專利或者由於有版權的介面問題使程式在某些國家的釋出和使用受到限止,將此程式置於許可證約束下的原始版權擁有者可以增加限止釋出地區的條款,將這些國家明確排除在外,並在這些國家以外的地區釋出程式。

但在當前的國際環境下,這只是定心丸。

美國政府管不了Linux,但可以管鴻蒙。在撕破臉皮的緊要關頭,川普仍然可以通過政策和外交手段,阻止本國和其他國家地區使用鴻蒙系統。

3

圍剿與自救

最近幾年,我們看到了華為商業版圖的巨大躍遷。但我們同時不得不承認的是,迫使華為走出如此巨大的變化的推力,是來自外部的。

鴻蒙1.0在去年8月釋出時,還只是一個PPT的紙面計劃,其間一年也未對外界披露太多。有人調侃說,以前手機有期貨,現在連作業系統都有期貨了。畢竟這麼多年,華為一直是硬體生產商,後來推出手機,剩下就是全球各地建基站。

今年以來,特朗普政府的“制裁”更是變本加厲,企圖進一步卡住華為的“脖子”。

先有上游的臺積電表示可能斷供,後有三星和海力士的“落井下石”,華為零部件供應告急,隨之而來的是華為高階手機產量難以為繼的狀況。

只有英特爾還在向華為提供,但就目前英特爾的研發進度來看,晶片的先程序度尚不能滿足華為最尖端機型的需要。

在下游,一些國家和地區迫於特朗普的壓力,表示將不使用華為的技術和裝置,競爭對手開始在海內外市場對華為展開反攻。

幾個回合下來,華為的末日時鐘,不停地往逆時針方向擰。而華為的自救,也在如火如荼地展開。

華為今年8月推出“南泥灣”專案,借三五九旅屯墾的典故,喻指當下艱苦的環境。同時,華為也在多個領域積極佈局,以從特朗普政府的“戰略封鎖”中求生存。

這些領域包括雲服務、智慧汽車、智慧家居、移動終端、移動支付、線上娛樂等等。華為將自己的身影,融入到中國消費者生活的方方面面,發力新消費。畢竟華為只是在最尖端的技術上不行,一般民用和商用的輸出能力還是綽綽有餘的。

此外,最重要的一點是,華為在這幾年國內各種媒體不遺餘力額宣傳之下,已經形成了一種苦難敘事和悲情敘事的語境。中中國人千百年來,真的是很吃這一套。這當然無可厚非。舉目四海,哪個國家的政府和人民不善待自己本國的企業呢?

但是,所有這些的背後,我們必須看到隱憂。

這幾年,華為放下了硬邦邦的軍人身段,開始長袖善舞,水袖羅裙。自研系統、自己開發晶片、現在開始積極進軍IoT……這些都是頗有成效的,但不宜過度誇大。

因為這些會使得華為走入另一片“舒適區”,陷入另一個樂不思蜀的境地;畢竟國內這個市場太大了,國內消費者太容易滿足(好騙)了,只要拿到一點點,就夠填滿一家企業的缽盆了。

更何況,還有上市,還有資本運作;科創板正在飢渴地招徠科技企業,國內的資本市場,到處都是奶蜜之路,可以供我們的企業玩出花來。。。

4

鴻蒙不是舒適區

回到鴻蒙的本質含義。

鴻者,大也;蒙者,混沌也。鴻蒙的本意,是指一片混沌,一片黑暗;佛家的“無明”,《聖經》裡面的tenebre,都是鴻蒙的意思。

總之,鴻蒙是一片必須要走出去的混沌。

而當下,915大限即將在下週二到來,如果沒有變數的話,這對華為將是致命一擊。華為接下來將要面對的,勢必是如鴻蒙一般黑暗混沌的未來。

華為需要genosis,需要盤古開天地,需要走出混沌,走出這片“鴻蒙”。

太平洋中有一種魚,一旦種族遭受攻擊,族內的母魚就會提前釋放滿腹的魚籽,讓這些魚籽隨著水流飄蕩的遙遠的地方。這些魚籽中有95%無法活下來,但剩下的5%就成了這個種族的未來。

更重要的是,只要這樣做了,這個種族裡面總有5%會活下來。這是一種敗中求存的策略。

現在華為搞鴻蒙、南泥灣、以及IoT,這些也是敗中求存的策略。這樣做,更多的是不得已。企業要活下去,要保證營收利潤,這樣做無可厚非。

但這樣做,會不會導致未來陷入另一個舒適區,最終還是沒有在最核心最卡脖子最難的地方形成突破?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鴻蒙既是華為的願景,也是一個新的陷阱。

華為能否走出眼前這片“鴻蒙”,這個問題,只有留給未來去檢驗了。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華為HMS的電商故事:新入口、新引擎、新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