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1、網際網路醫療產業的大拐點:疫情之後,烏雲亮出“金邊”

疫情將產業往前推進了至少 5 年,網際網路醫療迎來最好的時代。2020 年,突如其來的新冠 肺炎疫情將此前一度沉寂的網際網路醫療產業重新臵於聚光燈下,作為抗疫先鋒的網際網路醫療 在疫情期間光芒閃耀。疫情之後,我們再度審視產業,從使用者端、服務端到支付方,可以看 到產業的每個要素都發生了積極且長期的變化。疫情之於產業的深遠影響,微醫集團 CEO 廖傑遠評價道“疫情把產業往前推進了至少 5 年”。可以說,在經歷了前期的浮沉後,互聯 網醫療正重新迎來黃金髮展時代。

使用者端:從線下到線上,疫情改變居民就醫習慣。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使用者端的就醫習慣 發生重大改變,大家開始意識到,小病、慢病可以不去醫院了,因為疫情期間醫院是病毒最 聚集的地方,連老人都學會在網上買藥了。毫無疑問,新冠疫情明顯加速了網際網路醫療在 C 端的滲透。根據艾瑞的監測資料顯示,自 2019 年 11 月疫情出現直至 2020 年 4 月疫情形勢 逐漸好轉,醫療健康類 APP 與網頁的月度有效使用時間有了明顯增加,比較有代表性的是 京東健康,其平臺上承載的線上問診量在疫情之前是 5 萬次/日左右,疫情期間飆升到 15 萬 次/日。即使在疫情基本阻斷的當下,仍然維持了 10 萬次/日的水平。京東健康 CEO 辛利軍 的評價更為直接——疫情將診療線上化的市場教育時間縮短了 5-10 年。

服務端:從保守到積極,公立醫院&醫生加速“觸網”。在今年疫情期間,政府高度肯定了互 聯網醫療在此次抗疫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並鼓勵地方政府、公立醫院開展網際網路診療服務。 在政策的鼓勵支援下,此前對於網際網路較為保守的公立醫院&醫生也在加速觸網:1)公立醫 院。根據 BCG 聯合騰訊新近釋出的《2020 數字化醫療洞察報告》顯示,在疫情前,中國約 有 170 家公立醫院可以提供網際網路醫院服務;疫情後,截至 5 月,該資料達到了 1000+家。 而從區域來看,目前,已有黑龍江、寧夏、山西、四川等 10 個省份實現區域化的網際網路醫 院平臺;2)醫生。《2020 數字化醫療洞察報告》的資料顯示,在疫情的影響下,已經有 100 萬+的醫生(國內醫生總量為 200 萬+)開始通過第三方平臺或者網際網路醫院提供診療服務。 以國內頭部網際網路醫療平臺——阿里健康為例,根據其最新發布的《2020 網際網路醫生生態 報告》顯示,截止 2020 年 8 月份,活躍在阿里健康網際網路醫院上的醫師超過 60000 名,同 比增長 40%。

支付端:線上看病—購藥—支付(醫保報銷)的就醫閉環打通。線上醫療服務是否可以通過 醫保線上支付決定了網際網路醫療的受眾廣度,此前由於網際網路就醫不能使用醫保支付,導致 患者需要自費在線上看病,極大地影響了患者使用頻度。醫保線上支付的政策放開將是打通 線上看病—購藥—支付(醫保報銷)的就醫閉環的最後一環,此前京東健康 CEO 辛利軍曾 預估“線上醫保支付的政策放開至少還需要兩到三年”。而新冠疫情顯然改變了政府的態度, 也加速了醫保線上支付的打通。今年 2 月,國家醫保局聯合衛健委釋出了《關於推進新冠肺 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網際網路+”醫保服務的指導意見》,明確“符合條件的“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可以納入醫保報銷範圍”。《意見》釋出後,上海、江蘇、浙江、天津、四川、廣東、 寧夏等多個省市臨時將線上問診納入醫保支付,同時,複診續方專案也在全國多地陸續試水 納入醫保支付,線上看病—購藥—支付(醫保報銷)的就醫閉環就此徹底打通。

2. 網際網路醫療的產業價值&邊界

2.1. 網際網路醫療的價值——破局傳統醫療體制的“不可能三角”

傳統的醫療服務體系的困局——醫療不可能三角。美國耶魯大學教授 William Kissick 在著作 《醫療的困境:無限需求和有限資源》中提出了傳統醫療體系著名的不可能三角,其基本觀 點是:在給定約束條件下,一個國家的醫療系統很難同時兼顧“提高醫療服務品質、增加醫 療服務可及性和降低醫療服務的價格”。比如國內醫保通過“廣覆蓋”增加了醫療服務可及 性的同時,也同時產生了“廣而淺”的問題。國內新聞常說的“看病難、看病貴”以及層出 不窮的醫患矛盾,正是傳統的醫療體系不可能三角的具體表達。

網際網路醫療是破解醫療不可能三角的“良方”。針對傳統醫療體系的不可能三角,唯有引入 新的技術增量和模式增量才能徹底打破困局。梳理產業案例,我們發現已經有大量的企業開 始通過網際網路的兩大工具——“連線”和“智慧”賦能醫療產業,撬動醫療不可能三角,這也是網際網路之於醫療產業的重要意義。一句話概括,我們認為,網際網路醫療將是解決中國醫 療體制難題的重要力量。具體而言,網際網路與醫療產業的結合可以在多方面促進整個醫療服 務體系的改進。

1) 增加醫療服務的可及性。網際網路醫療是解決醫療存量資源的高效匹配和資訊鴻溝問題的 重要路徑,一定程度上對關鍵生產要素進行重新分配,部分打破和降低了以前的門檻和壁壘。 一方面,網際網路醫療平臺可以更精準、高效地匹配患者的就醫需求和醫生的專長,進一步提 升醫生工作效率,總體的提升醫療服務的供給。另一方面,網際網路醫療可以打破區域間的醫 療資源的差異、傳統醫療服務物理半徑的限制,使得偏遠地區醫療資源匱乏的患者也能享受 到發達地區的醫療資源。

2)降低醫療服務成本。一方面,對於標準化程度相對較高的基礎醫療,網際網路醫療就診模 式不僅降低了跨越時空的成本,更有機會改變國內類似倒金字塔的衛生資源匹配失衡的狀態, 促進分級診療體系的建立,提高基礎醫療的利用率,從而降低社會總體醫療衛生成本。另一 方面,對於慢性病場景而言,基於網際網路的健康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依從性,整體降低 患者的醫療費用。

3)提升醫療服務品質。公立醫療體系下醫生日常工作繁重,無法滿足使用者一些深層次的醫 療服務需求。基於網際網路醫療,可以顯著提升醫療服務的品質。一方面,網際網路預約、轉診 就醫可以顯著的解決醫院看病排隊等問題,提升患者看病的就醫體驗。另一方面,基於互聯 網的線上診療以及健康管理,還可以對個人使用者進行精準管理以及個性化診療,提升患者的 醫療服務品質。

2.2. 網際網路醫療的產業邊界——政策紅利破冰,行業縱深發展

政策決定了網際網路醫療的產業邊界。回顧國內網際網路醫療產業的發展歷程,政策對於產業發 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比如,2017 年上半年是網際網路醫院井噴的一年,眾多網際網路醫療 公司扎堆前往銀川等政策較為開明的地方城市開設網際網路醫院。但 2017 年 5 月國家衛計委 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徵求網際網路診療管理辦法(試行)(徵求意見稿)》和《關於推進網際網路 醫療服務發展的意見(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強調遠端醫療只能在醫療機構之間開展, 並要求 “此前設臵審批的網際網路醫院、雲醫院、網路醫院等應在辦法釋出後 15 日內予以撤 銷”。政策的收緊讓行業 2017 年下半年開始進入觀望狀態。一直到 2018 年以後,《網際網路 醫療管理辦法》等政策的陸續出臺,明確了網際網路診療的合法合規性,行業才再一次迎來春 天。醫療作為最重要的民生的問題,政府對於其政策態度歷來謹慎,總的來說,政策法規直 接決定了網際網路醫療廠商可以開展業務的邊界。

國內醫改政策的持續推進,政策紅利的釋放進一步推動網際網路醫療產業邊界擴張。隨著國內 醫改政策的持續推進,我們看到前期壓制網際網路醫療產業發展的政策正在逐步解綁,整個互 聯網醫療的產業邊界在進一步擴充套件。具體而言:

1)診療環節。現階段網際網路線上診療只能覆蓋部分常見病、慢性病的複診。今年 4 月,國 家發改委、中央網信辦釋出《關於推進「上雲用數賦智」行動 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 提出要“以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為載體,在衛生健康領域探索推進網際網路醫療醫保 首診制”。我們認為,未來線上診療的業務範圍有望逐步從複診向首診擴充套件。

2)購藥環節。2019 年 12 月正式實施的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解除了對處方 藥線上銷售的管制。後續醫藥電商的經營範圍有望從 OTC(非處方藥)逐步擴圍到處方藥領 域。

3)支付環節。此前網際網路醫療服務主要靠患者自付,並未與國家醫保聯通,一定程度上影 響了在整個患者群體中的普及率。今年 2 月,國家醫保局聯合衛健委釋出了《關於推進新冠 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網際網路+”醫保服務的指導意見》,明確“符合條件的“網際網路+” 醫療服務可以納入醫保報銷範圍”。網際網路醫療服務正式納入醫保報銷範圍之內,其覆蓋的 人群也相應擴大。

3. 網際網路醫療業態全景分析及醫療資訊化廠商的發展機遇

3.1. 網際網路醫療全景圖:醫+藥+康

網際網路醫療賽道全景——醫+藥+康。經過多年的行業縱深發展,網際網路+醫療已經全面涉及 診前、診中、診後的各大環節,典型的場景&功能包括:輕問診、網上預約掛號、線上問診、 線上購藥、健康管理等。按照“就醫”、“購藥”、“健康管理”三個環節進行歸類的話,我們 可以把現有的網際網路醫療業態梳理成三類,具體為:

1)“醫”:網際網路醫院。從最早的預約掛號到輕問診再到網際網路醫院,網際網路醫療在“就醫” 環節的業態持續升級完善。在衛健委《網際網路醫院管理辦法》等法規的指引下,網際網路醫院 作為合法合規的新業態,已經可以為患者提供完整的線上看病服務閉環。

2)“藥”:醫藥電商。醫藥電商從最早的 B2C 的模式,到現階段 O2O、B2C 模式並舉。醫 藥電商行業全面受益於醫藥分家趨勢下處方外流的時代紅利。

3)“康”:網際網路健康管理平臺。健康管理(慢病管理)是近年來網際網路醫療重點突破的領 域。由於國內醫衛體系的家庭醫生體制並不完善,居民的基礎性醫療服務一定程度上缺失, 為第三方健康管理平臺提供了深耕發芽的土壤。

網際網路醫療新業態的發展趨勢——廠商都在試圖打通“醫”、“藥”、“康”環節,形成一站式 的醫療健康服務閉環。梳理觀察網際網路醫療產業的玩家的戰略佈局,共通的策略就是試圖打 通“醫”、“藥”、“康”環節,形成一站式的醫療服務閉環。以各環節的頭部公司為例:

1)“醫”——微醫。微醫最初從網上預約掛號切入醫療服務環節,旗下的烏鎮網際網路醫院也 是國內最早獲批的網際網路醫院。出於服務閉環的需求,微醫目前也將業務延伸至“處方流轉”、 “健康管理”環節,實現了“醫”、“藥”、“康”環節的完整佈局。

2)“藥”——阿里健康。阿里健康最初從醫藥電商角度切入,從 2019 年開始也逐步向醫療 服務環節延伸,提供線上問診、健康管理等功能。

3)“康”——平安好醫生。平安好醫生從健康諮詢切入網際網路醫療,目前業務範圍也包括醫 藥電商、健康管理等環節,為使用者提供一站式的醫療健康服務。

伴隨網際網路醫療產業成長,醫療資訊化廠商迎來發展機遇。網際網路與醫療產業的結合產生出 了包括網際網路線上診療、醫藥電商、網際網路+健康管理等全新的業態。藉助網際網路醫療的強 大勢能,醫療資訊化廠商憑藉自身技術、連線、資料在內的三大核心價值,正在積極地參與 到上述新業態的發展之中,並有望以此為契機,完成從 IT 支援向產業連線方、運營方升級的 角色躍遷,上演“鯉魚躍龍門”的蛻變。我們將在下文中圍繞不同的產業環節詳細分析醫療 資訊化廠商在網際網路醫療時代面臨的機遇以及發展藍圖。

3.2. “醫”篇:醫療資訊化廠商全方位賦能公立醫院網際網路化

3.2.1. 網際網路線上診療 2025 年潛在市場規模有望達到千億

由“輕”到“重”,線上看病服務閉環已經打通。近年來,網際網路醫療對於傳統“就醫看病” 環節的滲透不斷加深。第一階段,以微醫為代表的網際網路醫療廠商最初的切入口是線上預約 掛號,其價值主要體現在優化患者的就醫流程。第二階段,以春雨醫生等為代表的網際網路醫 療廠商推出了線上“輕”問診的服務。由於政策原因,輕問診往往只能實現健康諮詢的功能, 甚至無法做到確診,並未涉及醫療服務核心,使用者付費意願低。現階段,在“網際網路+醫療 健康”等政策的引導下,網際網路醫療開始突破深水區,通過網際網路醫院模式,可以為患者提 供完整的線上看病服務閉環。隨著網際網路醫療由“輕”到“重”的全面升級,其價值也在快 速提升。

網際網路線上診療賽道的 2025 年潛在市場規模有望達到千億級別。根據 Frost&Sullivan 資料 顯示,國內 2019 年線上問診量約 5.6 億次,線上滲透率約 6.2%,滲透率相對較低。以 25 元/次問診費用估算,2019 年國內線上問診的市場規模約為 140 億元。到 2025 年,預計國 內的線上問診次數將達到 42.3 億次,線上滲透率為 29.2%,假設問診費用為 25 元/次,則互 聯網線上診療的市場規模在 2025 年將達到 1058 億元。需要強調的是,目前國內的醫療服 務定價由政府指導定價為主,整體定價顯著低於其創造的社會價值。隨著國內醫改持續推進 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問診的定價有望上漲。基於上述的分析,國內的網際網路線上診療的市場 規模至少在千億級。

3.2.2. 公立醫院成為新一輪網際網路醫院的主導力量

網際網路醫院的建設主體包括第三方企業以及公立醫院。市場上的網際網路醫院主要由兩類參與 方:第三方企業以及公立醫院。企業平臺型網際網路醫院的典型代表是平安好醫生,一般通過 自有的全職醫生、或者是在其平臺上開展多點執業的醫生來為患者提供服務。醫院主導型的 網際網路醫院則一般由醫院自有的醫生來提供線上服務。從覆蓋場景來看,企業平臺型網際網路 醫院,更多側重於“常見病、慢性病”的線上複診等基礎醫療服務,而醫院主導型網際網路醫 院覆蓋的醫療服務場景更為寬泛,而且天然具備線上和線下的醫療服務完整閉環。

在政策鼓勵下,公立醫療機構參與網際網路醫療的熱情高漲。在“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等政策 的引導下,公立醫療機構參與網際網路醫療的熱情高漲。根據 BCG 聯合騰訊新近釋出的《2020 數字化醫療洞察報告》顯示,在疫情前,中國約有 170 家公立醫院可以提供網際網路醫院服務, 到疫情後,截至 5 月,該資料達到了 1000+家。我們認為,醫生是網際網路醫療最核心的資源, 而公立醫院在這方面有天然的優勢,有望成為新一輪網際網路醫院建設的主導力量

3.2.3. 從建設到運營,醫療資訊化廠商全面賦能公立醫院網際網路化

醫療資訊化廠商有望成為醫院網際網路化的重要支撐者和聯合運營方。相對於網際網路企業主導 的網際網路醫院,公立醫院雖然在資源方面具有天然優勢(醫生),但在 IT 能力、運營能力方 面均有能力上的劣勢。從建設到運營環節,公立醫院更需要有第三方合作方來配合支援。國 家衛健委遠端醫療管理培訓中心主任盧清君也曾呼籲:“各大醫院將運營機制委託給第三方 平臺,並與之建立合作機制、物價和分配機制、金融服務機制,以此讓網際網路醫療執行更便 捷”。我們認為,醫療資訊化廠商憑藉與醫院常年維護的關係、IT 能力以及運營能力,有望 成為醫院網際網路化的重要支撐者和聯合運營方,充分享受線下醫療資源向線上轉移的產業紅 利。

醫療資訊化廠商參與醫院網際網路化建設及運營的成功實踐案例——納裡健康(衛寧健康子公 司)。納裡健康成立於成立於 2009 年,是衛寧健康“雲醫”戰略的重要承載著,也是國內以實體醫療機構為主體的網際網路醫療模式倡導者,通過為醫院提供“IT+運營”整體建設服務, 全面助力公立醫院網際網路升級。目前,納裡健康已經助力100多家醫院獲得網際網路醫院牌照, 其中典型標杆就是浙江省邵逸夫醫院。2019 年 5 月 8 日,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 導小組簡報(第 59 期)還專門刊發了《浙江省邵逸夫醫院探索“網際網路+醫療服務” 新模 式提升醫療服務和醫院管理水平》經驗做法,並向全國轉發推廣。納裡健康的“IT+運營” 的完整解決方案具體包括:

1)IT 建設環節。納裡健康為各級各類實體醫療機構提供部署全場景、一站式的網際網路醫院。 產品功能涵蓋患者就醫服務、健康管理服務、網際網路診療服務、遠端醫療協同、移動家醫服 務、人工智慧、第三方協作等主流板塊。

2)聯合運營環節。網際網路醫院運轉的核心在於運營。納裡健康提出“IT 建設+運營”新模式, 以專業運營團隊線上線下雙向支援,攜手院方共同打造“網際網路醫院運營中心”。這其中, 既包括醫患端的推廣運營,醫生端的品牌打造和激勵,也針對患者診後服務運營進行探索: 以專科領域為突破口,根據醫院需求開展專科化健康管理服務。納裡健康通過提供 IT 產品能 力、高效運營工具、科學運營方法論、成熟的運營機制、管理機制開展運營服務,啟用存量, 提升增量,全面提升網際網路醫院使用者規模、品牌影響力、經濟及社會效益等。同時,納裡健 康也積極建設生態運營體系,引入醫藥、體檢、商保、物流等第三方單位共同來進行生態運 營實現共贏。

納裡健康的運營類收入有望快速增長。納裡健康主要收入是為醫院建設網際網路醫院的建設費 收入和合作運營網際網路醫院的運營服務費收入。其中,運營類收入以邵逸夫醫院作為模板, 主要包括醫生線上診療服務的按比例分成。隨著公立醫院開展網際網路醫院的意願提升以及運 營方法的成熟,納裡健康的運營類收入有望快速增長。根據公司中報資料顯示,納裡健康平 臺線上服務超過 107 萬單(同比增長超過 8 倍),與一季度相比增長約 2 倍;其中收費服務 超過 49 萬單(同比增長超過 3 倍)。

3.3. “藥”篇:醫療資訊化廠商受益於處方外流的行業趨勢

3.3.1. 醫藥分開有望形成千億級別的院外處方藥市場

醫藥分開大勢所趨,居民購藥場景多元化。過去患者在大型公立醫院看病購藥,隨著醫藥分 開的實現,處方從醫院順利外流,患者的購藥場景將發生明顯改變。我們認為,未來將新增 三類購藥場景——線上下零售藥店購藥;通過醫藥電商購藥;對於部分慢病患者,則可以選 擇在基層醫療機構經家庭醫生診斷後,延續上級醫院的醫囑用藥。

醫藥分開驅動院內處方外流,有望形成千億級別的院外處方藥市場。IQVIA 資料顯示,2018 年,中國處方藥銷售達到 1.22 萬億元,在醫院渠道銷售的比例就高達 76%。其中,在醫院 渠道銷售的處方藥約 40%是口服制劑,適合向院外流轉。根據產業鏈調研,進一步假設,醫 院銷售的口服制劑中約有 30%的比例成功由院內銷售向院外銷售轉換,則醫藥分開有望形成 千億級別的院外處方藥市場,而這部分的院外處方藥將由線下零售藥店、醫藥電商或者基層 社群醫院來承接。

3.3.2. 卡位處方流轉資訊平臺,醫療資訊化廠商充分受益處方外流的行業紅利

處方外流的趨勢下,處方資訊共享平臺成為新購藥場景的重要支撐。梳理處方外流的業務流 程,處方資訊共享平臺將成為必不可少的 IT 支撐。處方資訊共享平臺的作用和意義在於:1) 三醫之間資訊和資料互聯互通的平臺。實現醫療機構處方資訊、醫保結算資訊和藥品零售消 費資訊的互聯互通、實時共享,本質上是三醫(醫院、藥店、醫保)聯動的平臺;2)承接外流處方的資訊平臺。醫院醫生通過 HIS 系統連線處方共享平臺,可以開具電子處方,將處 方外流到院外。觀察產業,近年來已經有部分地區開始試點建設區域處方資訊共享平臺,隨 著各地處方資訊共享體系的搭建,全國醫藥分開、處方外流的大幕將真正拉開。

三類參與方競逐處方資訊共享平臺賽道,醫療資訊化廠商在競爭中具備比較優勢。觀察已有 的處方資訊共享平臺試點,共有三類參與方競逐處方資訊共享平臺賽道,分別是藥企,以上 海醫藥(上藥雲健康)為代表;網際網路醫療廠商,以微醫為代表;醫療資訊化廠商,以衛寧 健康為代表。我們認為,相對其他兩類企業,醫療資訊化廠商在行業競爭中具有比較優勢。 首先,醫療資訊化廠商具有天然的“連線”屬性,三醫之間資訊和資料互聯互通是自身業務 的自然延伸;其次,醫療資訊化廠商相對中立的定位意味著實際推動過程中遇到的阻力較小。

醫療資訊化廠商參與處方流轉的典型案例——鑰世圈(衛寧健康)。鑰世圈成立於 2015 年 7 月,由衛寧健康、國藥健康孵化,是衛寧健康“雲藥”戰略的落地平臺。依託衛寧在全國醫 療機構 HIS 領域的佈局,鑰世圈通過核心網際網路產品“處方共享平臺+藥聯體平臺”實現處 方在醫療機構和社會藥房的互聯互通。目前,鑰世圈的處方共享平臺已經在天津、浙江、黑 龍江、福建等地方打造處方流轉的試點。從商業模式來看,在整個處方流轉過程中,鑰世圈 通過導流等方式幫助了線下藥房業務的發展,將從零售藥店處獲取一定的導流分成。

3.4. “康”篇:健康管理千億藍海市場,醫療資訊化廠商與巨頭共舞

3.4.1. 供給缺位:健康管理是國內醫療體系的薄弱環節

國內慢病人群基數較大。中國的慢病人群基數較大,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阻塞性肺氣 腫、乙型肝炎、慢性腎病等為患者人數最多的慢性疾病。根據灼識諮詢釋出的《中國網際網路 慢病管理行業藍皮書》預計,到 2024 年,中國的高血壓、心臟病患者將達到 3.8 億人,慢 性呼吸系統疾病人數將達到 1.5 億人,慢性腎病人數將達到 1.4 億人,糖尿病人數將達到 1.3 億人,以及乙肝丙肝人數仍高達 1 億人。

健康管理有助於提高慢病治療效果、減少併發症。相對於其他病症而言,在慢性疾病治療中, 除了臨床診療服務,患者更需要連續、常態化的健康管理服務,包括相關指標監測、慢病用 藥的購買和配送、定期診療安排等。有效的慢病健康管理服務有助於提高慢病治療效果、減 少併發症、改善病人心理健康。同時,慢病管理通過降低患病率與併發症發生率可大幅降低 社會及患者的醫療開支。國內外大量預防醫學研究和實踐表明,在預防以及健康管理上花 1 元錢,就可以節省 8.59 元的治療費用,還能相應節省約 100 元的搶救費、誤工損失、陪護 費等。

重治療而輕預防,國內健康管理市場供給缺位。近年來,為了更好地管理慢病人群,國家也 在大力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政策,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全科醫生缺口大、服務能力不足,以 及部分地區“籤而不約”等問題然存在。根據中華醫學會全科醫學分會主委於曉鬆教授的演 講,至 2019 年底,中國全科醫生人數為 35 萬。按照 2030 年要達到每萬人 5 名全科醫生的 目標計算,目前國內全科醫生的數量依然有 35 萬的缺口。總的來看,由於過去國內的醫療 服務體系側重於治療環節,圍繞慢病人群的健康管理環節的體系建設是薄弱的,國內健康管 理市場的供給一定程度上是缺位的。

3.4.2. 需求旺盛:消費升級疊加控費需求,健康管理需求升溫

C 端:消費升級,家庭健康管理支出顯著提升。新冠疫情後,健康消費需求將進一步釋放,在後疫情時代,消費者更加關注預防、健康管理,線上問診深入人心,有品質保障的家庭醫 生服務受到追捧。根據艾瑞諮詢釋出的《2020 中國家庭醫療健康服務消費白皮書》報告顯 示,目前國內 87%的使用者期待擁有家庭醫生產品,現階段,中國家庭在家庭健康產品服務上 的花費已與就醫費用相當(家庭健康產品服務具體包括家庭醫生服務、線上問診、線上購藥、 預約掛號、血糖血壓等指標監測裝置、體檢服務、家庭康復計劃、睡眠監測等,不包括醫院 就醫、藥店購藥等費用)。

B 端:商業健康險蓬勃發展,健康管理是其控費重要手段。在新冠疫情、老齡化、疾病譜系 變化、消費升級等時代紅利驅動下,國內商業健康險正迎來最好的時代,2020 年,銀保監 會、醫保局等 13 部委聯合釋出的《關於促進社會服務領域商業保險發展的意見》更是明確 提出了未來商業健康險的發展規劃:力爭到 2025 年,健康險的規模達到 2 萬億。從商業健 康險的業務模式來看,以新版《健康保險管理辦法》為代表的國家政策也在積極鼓勵商業健 康險從單一的“經濟補償”功能向“經濟補償+健康服務”功能轉換。在政策的號召以及自 身控費需求的驅動下,商業健康險對於健康管理服務有著巨大的需求。

3.4.3. 健康管理潛在市場巨大,巨頭正在加速入局

健康管理至少是千億級別的賽道。根據《“十三五”全國計劃生育事業發展規劃》指出,到 2020 年中國人口總數預計 14.2 億人左右,按照 120 元/人/年的家庭醫生服務補貼標準,2020 年整個家庭醫生基礎服務消費潛在市場規模約在 1700 億元。

巨頭加速入局,填補國內空白的健康管理市場。從 2019 年下半年開始,平安好醫生、京東 健康等巨頭陸續針對國內的健康管理市場,推出了針對性的產品服務(平安好醫生私家醫生 以及京東家醫),試圖填補國內健康管理市場的空白。對比兩邊的產品服務,平安好醫生私 家醫生與京東家醫所包含的內容基本一致。我們以京東家醫為例,對去服務權益做詳細說明。 根據京東家醫的介紹,其為使用者提供了日常諮詢、輕病問診、疑難重症、健康管理等四大場 景的醫療服務,覆蓋功能包括健康檔案管理、遠端照護、極速問診、專科轉診、面診預約、 名醫會診、健康計劃、慢病管理等。

1)健康管理。使用者在購買服務後,首先需要建立完善健康檔案,以便健康管家制定個性化 健康計劃。同時,當用戶患病後,健康管家能夠通過健康檔案更為快速、準確地判斷疾病成 因,制定相應診療方案。與此同時,健康管家將會根據健康檔案進行隨訪。

2)日常諮詢&輕病問診。使用者有諮詢需求時,健康管家將為其提供 7×24 小時線上服務。 患 者可以自主進行詢問各種健康問題,包括健康管理、病情、用藥量,甚至尋找科室醫生等。

3)疑難重症。在病情詢問基礎上,健康管家會推送合適的專科醫生或醫院進行診治。當專 科醫生判斷使用者出現疑難雜症時,會根據使用者症狀推薦名醫會診或者線下名醫預約。線上可 提供單次服務長達 48 小時的專家會診。線下名醫預約相比以往長達數月的等待,7 天內就可 完成面診。

健康管理有望成為家庭醫療健康消費場景的入口,價值巨大。以家庭醫生為核心打造的健康 管理服務模式,相對於傳統的醫患關係,有著更強的粘性和更高的接觸頻率,有望建立起基 於信任、專業和長久聯絡的醫患關係,成為影響使用者後續醫療健康消費(就醫、購藥等)決 策的重要入口。我們認為,這才是巨頭加速入局健康管理賽道的核心原因。從收入變現方式 來看,除了家庭醫生會員服務收費之外,健康管理平臺還可以在使用者就醫、購藥等醫療健康 消費場景中變現。綜合來看,健康管理的商業價值巨大。

3.4.4. 醫療資訊化廠商健康管理先驅——萬達資訊

萬達資訊是城市健康管理服務的先行者,上海健康雲擁有千萬級使用者。萬達資訊於 2014 年 開始與上海衛健委合作共同在上海進行探索實踐城市健康管理服務平臺。公司全國首創健康 雲的模式,通過連線市民、家庭醫生、臨床醫生和公共衛生業務管理人員,健康雲可以“健 康檔案隨時查、家庭醫生掌上籤、慢病管理醫生幫、預約掛號如約至、預約接種不用等、體 徵指標智慧測、親情賬戶親人管”等線上線下融合的惠民服務。根據官微披露,截止 2020 年 2 月,上海健康雲已實現上海市 16 個區 243 個社群全覆蓋,總註冊使用者達 1033.19 萬,總 註冊醫生達 3.8 萬。除了上海之外,健康雲已經在臺州正式運營,寧波、義烏、溫州、北京、 四川省、湖南省等地在投入建設期。

健康雲提供基於 AI 的慢病篩查和健康管理服務,顯著提升城市居民的健康水平。從實踐效果來 看,針對重大高發慢性疾病,健康雲可以實現面向大規模人群的慢病篩查及管理,顯著提升 了城市居民的健康水平。以糖尿病篩選和健康干預為例,根據上觀新聞報道,截止 2019 年 9 月,“健康雲”平臺已為上海市 16 個區提供糖尿病早發現和併發篩查資訊化服務,AI 技術 輔助糖尿病風險評估達 72.8 萬人,單次篩查規模位居全球第一。在確定高風險人群的基礎 上,健康雲平臺可以進一步對糖尿病患者的腎臟病變、視網膜病變等常見併發症的發生概率 進行預測,督促患者更好管理糖尿病,降低和減緩併發症的發生,大大降低醫療費用支出。

萬達+國壽,打造國內頭部健康管理平臺——蠻牛健康。國壽入主萬達資訊之後,明確了公 司是國壽集團科技底座以及健康管理平臺的戰略定位。為了更好地服務國壽集團的投保人, 萬達資訊開發並運營面向全人群,全生命週期的健康管理 App——蠻牛健康。“蠻牛健康”APP 已經於 7 月下旬正式上線蘋果 APP store 及安卓應用商店,核心功能與平安好醫生 APP 基 本一致,涵蓋線上預約、線上問診、線上購藥、健康計劃、健康計劃等多層次的功能,可為 C 端消費者以及國壽投保客戶進行全面、深度的健康管理。未來萬達+國壽將聯手打造中國 健康險新標杆,蠻牛健康也有望成長為國內頭部健康管理平臺。

4. 投資建議(詳見報告原文)

網際網路與醫療 產業的結合將產生包括網際網路線上診療、醫藥電商、網際網路+健康管理等全新的業態。藉助 網際網路醫療的強大勢能,醫療資訊化廠商憑藉自身技術、連線、資料在內的三大核心價值,正在積極的參與到上述新業態的發展之中,有望以此為契機,完成從 IT 支援向產業連線方、 運營方升級的角色躍遷,上演“鯉魚躍龍門”的蛻變。梳理醫療資訊化板塊各公司在網際網路 醫療領域的業務佈局和進展,我們重點推薦萬達資訊、衛寧健康、創業慧康,建議關注久遠 銀海、東華軟體、思創醫惠、東軟集團、麥迪科技、和仁科技等。

4.1. 萬達資訊:國壽+萬達,打造網際網路醫療新勢力

4.2. 衛寧健康:網際網路醫院行業的領跑者

4.3. 創業慧康:網際網路醫療業務快速推進

……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馬雲“偏愛”天心區?這一點也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