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核心提示」

7年前京東的一次高管會上,劉強東首次提出要做金融,並將金融視作京東必爭的版圖。7年來,京東金融突出重圍,在京東系版圖中佔有一席之地,但還遠沒到長成巨人的時候。

作者|李飄

編輯|嘉辛

2013年,陳生強還是京東集團的CFO,為了京東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他鞍前馬後,折騰了大半年。京東上市之後,財富自由實現了,他就想著撂挑子,回老家福建霞浦算了。

但是劉強東想做金融,沒人接,就硬把這面“旗子”塞到了他手裡。

“這個活讓我去做,你有什麼要求?這個要求得說清楚,不然我沒法做。”陳生強說。

劉強東的要求不多,只有兩點:“第一,要去做最苦最累的活,這是使用價值;第二,如果有100塊錢可賺,賺70塊就可以了,留下30塊讓利給上游供應商或者客戶,實在讓不出去就給團隊發獎金,反正你只能賺70塊錢。”

賺70留30,不僅話說得漂亮,前景聽起來也相當廣闊。

劉強東的確也曾這樣期望,“在未來,京東金融不僅僅會有這些金融產品和服務,很快,我們將會進入證券、徵信,包括銀行,總有一天我們會申請自己的銀行,或者控股一個銀行。”

陳生強扛起了大旗。

從2013年誕生至今,7年時間,京東金融改了旗幟、換了馬甲。終於在2020年9月11日,京東數科遞交了招股書。一向雲遮霧罩的京東數科終於撩開面紗,展露其金融版圖全貌。

7歲的京東數科長大了嗎?

1兩次轉型仍有三成收入來自京東集團

劉強東第一次感受到金融夢難以企及大概是2015年。這一年夏天,隨著幾道檔案的出臺,監管收緊,大量互金企業紛紛夢碎,尋求轉型。京東金融也不例外。

作為互金界的早期玩家,京東金融有先發優勢,產品覆蓋消費金融、供應鏈金融、支付、理財、保險、證券、眾籌等眾多領域。

砸完投入,眼看著就要看見回頭錢了,此時談轉型無疑阻力重重。

身為京東集團三駕馬車之一的領頭人,陳生強一副眼鏡、身板瘦弱,但做起決斷來毫不含糊手軟。他帶著高管團隊用整整三天時間召開戰略會,商討對策。力主轉型的他花了大量時間遊說。

隨後,京東金融想出了一個“金融科技”的概念。這一概念可以簡單理解為,從原先的B2C向B2B2C轉型,即從自己做金融服務客戶轉變為幫別人做金融服務客戶——類似金融機構的支援部門。

後來,京東數科又從金融科技轉型為數字科技。此前的“金融”二字閉口不談,試圖拓寬護城河,開始更多朝實體產業領域進軍,為政府機構提供智慧城市作業系統,為線下媒體提供數字化、線上線下融合以及屏端聯盟打通的解決方案等。

但,依託京東商城起家的京東數科,大部分使用者都來自京東導流。雖然歷經兩次轉型,豐富了業務、拓寬了場景,但依賴的根本沒有改變。營收資料能說明問題。

招股書資料顯示,從2017年到2020年上半年,京東數科的收入有三成來自京東及其關聯方,並且有上升趨勢。

照此來看,京東數科還是當初那個“赤子”,對京東集團的依賴自始至終都沒有改變。

2靠利差賺錢金條、白條撐起4成營收

京東金融成立之初,面對的首要問題就是如何活下去。背靠京東電商的生態體系,京東金融在2013年12月推出了供應鏈金融產品——京保貝,找到了公司的第一筆口糧。

緊隨京保貝,京東白條在2014年2月上線,開創了網際網路信用支付的先河,螞蟻花唄和騰訊微粒貸則直到2015年才相繼露面。無論對京東數科還是京東商城,京東白條都立下了汗馬功勞。

招股書顯示,京東白條將京東商城的使用者留存率提升了近100%,人均訂單量提升50%,交易額提升約80%;年度活躍使用者數,也從2017年的2492.73萬人上漲到今年上半年的5544.613萬人,年複合增長率達52.28%。

在業務線上,與京東白條並駕齊驅的還有京東金條,從2017年至今年上半年,京東金條促成的貸款規模分別為1036.85億元、2554.92億元、4589.15億元和2612.17億元,近三年複合增長率為110.38%。

在招股書中,京東數科將金條歸入金融機構數字化解決方案業務中,而白條則被劃入商戶與企業數字化解決方案業務中。不同歸屬意味著不同定位,但實際上兩者有著相似之處。

京東白條,基於公司提供的信用消費服務,京東商城及外部零售平臺按照交易規模的一定比例向公司支付科技服務費;京東金條則基於信貸科技平臺促成的貸款業務收入,按照一定比例向金融機構收取科技服務手續費。

歸根結底,兩者還是依靠利差在賺取利潤。

和螞蟻集團相比,京東數科甩掉金融服務概念的意願可謂強烈。在招股書中,螞蟻集團業務主要包括數字支付、數字金融科技平臺和創新業務,而京東數科不僅將自身定位為“數字科技公司”,其業務劃分更是完全帶入了科技服務者的角色。

其三大業務劃分為金融機構數字化解決方案(To F)、商戶與企業數字化解決方案(To B)以及政府及其他客戶數字化解決方案(To G)。

在2017年時,上述三大業務的收入分別為15億元、73億元、7315萬元,佔比達到80.5%的商戶與企業服務無疑是核心。

但是到了今年上半年,金融機構的收入佔比則達到41%,開始和佔比52%企業與商戶服務分庭抗禮。

總體來看,三塊主營業務的複合增長率達到了100.51%、22.27%和239.05%。除了TO B業務稍有疲態,其餘兩大營收都增長強勁。

然而撥開數字,報告期內,京東白條和京東金條的營收合計佔公司總營收的比例不僅高達26%、35%、38%和43%,而且處於連年上漲趨勢。

雖然早就開始淡金融、強科技,但京東數科依賴金融業務輸血的現象仍然非常明顯。不只京東白條和京東金條,包括後續推出的小白卡、鋼鏰、農村金融等一系列產品都和許凌有關。2016年,他成為京東最年輕的副Quattroporte。

不過回頭來看,當初許凌設計的諸多金融產品現在依然是京東數科的頂樑柱,對兩度轉型的公司來說,不知是悲是喜。

3天花板難破

過分依賴京東和金融業務,是京東數科的護城河,同時也是天花板。

去年,京東數科就宣稱已在數字金融、智慧城市、數字農牧、數字營銷以及數字校園等多領域佈局,豬臉識別技術更是喊得人盡皆知。其做法,無疑是想極力想突破自己的天花板。

但今年,數字農牧、數字校園等業務京東數科都不再重點提及了。

護城河沒能做寬,行業頭號對手螞蟻卻先行一步遞交了招股書,一展肌肉。2000億美元的估值也遠高於京東數科的2000億元人民幣。

在招股書中,京東數科的確也談到了螞蟻,稱螞蟻集團、賽富時和阿里雲分別在數字經濟範疇下科技、行業和生態的不同層面或不同領域開展業務,但該等公司的客戶群體、經營範圍、業務模式與公司均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其財務資料與公司並不直接可比。

不可比更不能比。

今年8月,胡潤髮布了2020年全球獨角獸榜單,螞蟻集團、陸金所、京東數科位列前三,緊隨其後的是微眾銀行和蘇寧金服。

陸金所有平安撐腰,核心能力是母公司長期從事金融業務所積澱的成熟風控體系。但隨著P2P業務的剝離,陸金所的主業逐漸迴歸到財富管理與個人信貸,但並不成功。

平安集團2019年年報顯示,陸金所財富管理業務交易規模同比下跌約三成,其中消費金融資產規模更是下跌44.7%。

趁著陸金所轉型TO B的陣痛尤在,國內金融科技獨角獸榜眼的位置,京東數科或許有望取而代之,但樹大根深的螞蟻集團卻依然是其無法撼動的。

目前,支付寶在全球的使用者約13億人,國內活躍使用者超9億,餘額寶使用者超7億,小微企業使用者超2800萬。

以上種種,京東數科都難以企及。

雖然早早就吹響了進軍TO B的號角,但目前為止依然困於京東電商的生態之內,要想突破,京東數科必須得走出來。

和百度、騰訊以及360的金融業務相比,京東數科尚能一戰,但在監管的收縮策略下,行業天花板已經是定性的。而被人看好的政務,雖然眼下增長強勁,但過小的體量現在還只能充當零頭,不足支撐公司的野望。

7歲的京東數科,的確已經長大了,但還遠沒到長成巨人的時候。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馬雲的網際網路江湖夢(九):變化才是網際網路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