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投資,是網際網路巨頭們的常態,今年也不例外。近日美國商業資訊媒體The Information報道稱,阿里巴巴正在洽談對智聯招聘投資數億美元的相關事宜。阿里巴巴在投資方面一貫秉持著“為我所用”的信條,而阿里巴巴和招聘行業看似並沒有太強的關聯,實際上阿里巴巴此舉必然和它從前的投資一樣,是因為智聯招聘能夠提供為其所用的資源和渠道。

其實單就網際網路招聘市場來看,未來的潛力也相當巨大,這樣一塊大蛋糕,騰訊早在2014年就通過投資58同城入局,身為巨頭的阿里多半不會放著這塊蛋糕而不去分一杯羹,更不會眼睜睜看著騰訊入局而坐視不理,只是這麼多年都沒找到什麼太好的入局機會。

所以阿里此次投資智聯招聘,應該是在招聘領域的機會已經到了。一方面是看中了網際網路招聘不斷擴大的市場規模和潛力,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利用可以從智聯招聘獲取的資源與渠道盤活其他業務,並且在與其他巨頭的競爭中增加砝碼,這也必然會對行業產生一些影響。

一、網際網路招聘市場引阿里垂涎,頭部企業成投資首選

粗略地算起來,網際網路招聘在中國已有近20年的發展歷程,到目前形成了綜合化、領域化和渠道化的格局:

綜合化平臺涉及的行業廣泛,如智聯、前程無憂、Boss直聘等;

而垂類平臺目前更多的是集中在零工領域和社交招聘領域,種類和數量都相當豐富,差異也更加明顯,例如脈脈專注職場社交招聘,拉勾網專注網際網路行業招聘;

此外還有一些新興的招聘渠道,如依託公眾號建立的大廠與行業人才直招以及小規模平臺等,這些新興渠道無疑會分散傳統招聘平臺的使用者流量,但傳統招聘平臺提供的服務和發展方向可能會更為專業。

可以看到網際網路招聘行業在不斷注入新的活力因素,各種形態齊頭並進。根據艾瑞統計的資料顯示,2019年中國網際網路招聘行業的市場規模高達107億元,增速達到17.3%,其中上市招聘平臺營收佔比超過50%。而且招聘行業還與時俱進,順應數字化變革的趨勢,不僅線上招聘在穩步發展,還逐步開拓會員服務、知識付費服務、校園招聘服務等。

總體上看,網際網路招聘行業穩紮穩打,通過產品和技術進一步擴充套件人力資源生態系統,為B端企業和C端求職者提供了更為專業的服務,這也是網際網路招聘市場營收規模增長的重要原因。

此外,多平臺的業務拓展也對招聘市場營收的增加起到了不容忽視的作用。智聯招聘等頭部平臺積極打造業務生態,而腰部和尾部招聘平臺也在不斷探索新的招聘模式,如視訊面試等,這種模式在今年疫情期間發揮了重大的作用,今年整體環境都不太樂觀,但招聘市場規模仍在增長,就是得益於此前對新模式的探索。

網際網路招聘市場的各類資料得以穩步增長,移動端App同樣發揮著重要的作用。2019年網際網路招聘App使用時長與2018年相比呈穩步上升趨勢,其中2月與上一年同期相比增長了31.1%。3月則是裝置數同期增長的最高點,漲幅達到12.1%,為3672萬臺。到2019年年底,月獨立裝置數同比增長33.1%。

移動網際網路進入5G時代之後還蘊藏著更大的潛力,而招聘App中也不斷在增加如知識服務、課程培訓、社交等諸多功能,二者結合很可能在未來產生1+1>2的效果。

由此可以預測,中國的網際網路招聘市場發展態勢相當好而且未來潛力無限。其中智聯招聘處於第一梯隊,所以能被阿里看上,而阿里巴巴無疑是想通過投資智聯,進入招聘這一頗有前途的市場分一杯羹。

不過這並不是阿里的唯一目的,因為按照阿里一貫的投資習慣來看,必然是要對智聯招聘“物盡其用”,挖掘它每一處可以為阿里所用的因子,簡單來說,阿里想用這一顆棋子盤活一個棋局。

二、投資智聯是目的也是手段,阿里欲用一顆棋子盤活一盤棋

阿里投資智聯招聘到底想幹嘛?其實仔細想想,阿里系的許多生意都能和智聯招聘有所對應。

上文中我們提到,網際網路招聘市場形態豐富,許多後來者紛紛入局,但是它們還是難以撼動老牌招聘企業的市場份額,而智聯招聘就在“老牌”之列。這也意味著智聯招聘的資源和渠道更豐富,多年來積累下的大資料更多。

因此在資源嫁接方面,阿里巴巴有更多可發揮的空間。例如釘釘與阿里雲可以有效打通招聘服務和企業資訊系統,強化SaaS(軟體服務)屬性。在B端資訊交流溝通服務方面,招聘是所有企業都不能缺少的重要環節,而阿里的芝麻信用也能有效解決這一過程中個人和企業誠信度的相互認證。

對於B端和C端而言,求職過程中的溝通和信用度認證是必須要經過的環節,但是傳統的招聘平臺在這些方面往往不夠完備,而有了阿里系的這些應用的加入,強大的依託和多年的經驗能夠幫助招聘平臺有效改善這些環節中的短板。

更重要的是,這些短板得以彌補之後,招聘和入職資訊就能更有效地反向輸入到阿里的體系中,對阿里系應用起到反哺的作用。

而從投資方的角度來看,招聘平臺擁有的大資料都是相當有價值的。因為招聘網站的使用者活躍度比一般應用都要高,畢竟求職是不亞於社交的剛需,使用者都在招聘平臺中發簡歷和個人資訊,企業也要在上面發公司資訊和招聘資訊。這些動作讓招聘平臺的使用者活躍度很高,而且這類資訊也是非常值得利用,並且在其他型別的平臺中很難找到的。

此外,阿里巴巴選擇智聯招聘,從投資的角度來看是因為智聯不僅處在招聘市場的第一梯隊,而且已經完成私有化,在股權等相關問題上就要簡單許多。

可以看到阿里投資智聯理由很充分。除了這些理由之外,還有一個重要驅動力是騰訊早已入股58同城,成為大股東。通過58同城,騰訊達到完善生態圈、連線人與服務、為更多中小商家提供解決方案、為垂直領域鋪路的目的,所以騰訊收購58同城不只是為了進入招聘市場,更是因為58同城能夠提供契合企業發展方向的資料和渠道。

騰訊在招聘領域已經提早佈局,所以阿里在戰略上也要加強佈局。但是從投資邏輯上,阿里與騰訊又有一些本質上的差異:在投資行業中,對戰略投資有兩種通俗的理解,一種戰略投資是“為自己服務”,一種則是“為他人服務”。而在外界的眼中,阿里偏向於前者,騰訊則偏向於後者。

從阿里巴巴以往的投資併購風格來看,阿里將這些看作是一盤棋,被收購的公司是棋子,棋子能否在自己的領域佔據優勢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挖掘出這些棋子的最大價值,最終達到幫助阿里贏得全域性勝利的目標。因此,在收購智聯招聘之後,阿里很可能將積極推動網際網路招聘業務與自身業務的融合,讓旗下業務形成協同效應。

相對騰訊,阿里在投資方面更加“狼性”。吞下智聯招聘,讓阿里在其整體戰略中又多了一顆棋子,這顆棋子與阿里其他業務在戰略協同方面有著非常大的想象空間,阿里這是打算用一顆棋子就盤活整個棋局。因而投資智聯招聘是目的,在某種程度上也是阿里期望贏得全域性勝利的手段。

三、激烈競爭中加碼,阿里從來不甘示弱

阿里在投資上的強勢風格必然不是單一的,在投資方面的風格是如此,那麼在其他方面多半也是不甘示弱。然而在招聘市場,阿里巴巴這些年來確實一直都沒什麼可以入局爭一爭的產品,對阿里這種級別的網際網路巨頭而言很難說不是一個遺憾。而此次投資智聯招聘,大概也可以看作是阿里在這一領域抓住的一個機會。

騰訊憑藉投資58同城實現了許多目標,阿里也不甘示弱。例如社交一直是阿里想深耕但卻薄弱的環節,而智聯招聘的使用者活躍度與阿里系應用的結合可以加強社交屬性,或許還能限制目前顯著的招聘交流使用微信的趨勢。

在B端資訊交流溝通服務上,釘釘和企業微信也競爭激烈,所以阿里投資智聯招聘也是為了這個競爭加碼。一旦投資完成,阿里也像騰訊投資58那樣成為智聯的大股東,在自己的業態閉環中增加了招聘領域的棋子,就可以建立自己的招聘社交體系,比如求職者和招聘者在招聘平臺確定意向之後,可以直接在釘釘上交流而不是轉去微信。

有了這些巨頭的積極佈局和競爭,預計未來的招聘行業會更加“熱鬧”,會加速向著更為成熟的方向繼續發展,招聘平臺中的內容也會比以前更為豐富和正規。因而從這個角度來看,巨頭之間的競爭越是激烈,對使用者來說就越是有利。只不過阿里和騰訊的實力都不弱,阿里能否在招聘領域追上先入局的騰訊,又能否在接下來的競爭中取得勝利,都還有待時間的檢驗。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阿里的房子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