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工廠近日進入了人們的視線,傳說這是阿里“三年磨一劍”打造的服裝行業新制造的樣板工廠。犀牛製造真實的情況怎樣?新制造究竟意味著什麼?是否可以成功並被複制到中小企業?結合各主流媒體的公開報道,談一點個人看法。
犀牛工廠的新制造犀牛工廠的本質是什麼?“記者在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的犀牛智造工廠裡看到,與傳統服裝廠女員工居多的情況不同,這裡產線上的男員工比例明顯佔優,原因是此處80%的員工為工程師。
操作檯上,各種機械臂有序忙碌著,一旁的產線視覺化監控平臺裡顯示著訂單的即時資料。其中,大單與小單分別佔比20%和80%,平均生產週期只有6.2天。所有的物料傳輸都通過AGV(智慧搬運機器人)裝置傳輸,經過後臺系統的檢測和匹配,可以做到傳輸過程的完全無人化。
犀牛首創的棋盤式吊掛懸在頭頂,通過物聯網及人工智慧技術,可將吊掛衣架自動分配至相對空閒的工位,改變了過去服裝工廠吊掛單向流轉容易擁堵的問題。每塊面料都有“身份ID”,進廠、裁剪、縫製、出廠可全鏈路跟蹤;產前排位、生產排期、吊掛路線,都由AI機器做出決策。以往需要清點物料和檢查排期才能確定的工期,在這裡可以一鍵得到回覆。
工廠的另一特點是“技隨人走”,可以靈活地安排工人從事相似的工序。每個人的生產效率可以隨時監測並顯示在大屏上,就像股票的多股同列。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這裡的個人檔案存有工作的效率資料,就像駕駛證,未來工人可以在犀牛智造的任何工廠持證上崗。”
據悉,犀牛智造工廠是阿里巴巴犀牛智造平臺打造的一個樣板工廠。相較其他工廠,犀牛智造工廠能縮短75%的交貨時間、降低30%的庫存,甚至減少50%的用水量。高度數字化的犀牛智造工廠,能承接更多個性化、小規模的訂單,同時又能保持低成本和高效率。在試點運營2年多的時間裡,累計為200位淘寶天貓商家、主播、時尚達人提供生產服務。”
從報道來看,犀牛製造工廠看起來是一個更先進的服裝加工廠,機器人、物聯網、大資料、演算法,這些時髦詞彙在這裡都能看到。從運營指標上來看,似乎也很亮眼,當然,我們不了解工廠真實的訂單加工量。
犀牛工廠作為一家智慧製造技術加持的工廠。既然是工廠,犀牛從本質上還是要以交付訂單為主要目標。只是和徐工、海爾等知名企業的黑燈工廠一樣,運用了大量自動化裝置以及配套軟體驅動下的生產運營組織模式。所以,無論外觀如何高大上,“交期、成本、品質“這三個工廠運營的剛性指標繞不開。換句話說,這些指標才是檢驗工廠是否成功的標準。
犀牛工廠的新制造新在哪裡?1、 AGV小車。這是智慧配送技術,最早出現在20世紀50年代,需要具備導引的網路與場地環境,汽車行業應用居多;
2、 面料身份ID。原材料批次追溯,航空軍工、高階裝備行業很早就這麼做;
3、生產排期。APS,多品種小批量複雜製造行業鮮見成功案例(排產是NP問題,永遠沒有最優解);
4、工人“技隨人走”。字面理解應該是工種劃分,工時自動核算與崗位技能評價,這在一百年前泰勒時代就已經如此管理了。
對於常年做工業管理軟體的人來說,並沒有看到這些技術新在何處。“保密了三年”似乎有點兒誇張。也認識一些國內做服裝行業管理軟體的朋友,他們早已用資訊化手段為企業賦能了,效果也很好。
犀牛製造對行業有何價值?搞企業服務最重要的一點是不能偏離常識。一個最直接的資料是中國服裝加工行業的毛利率平均不超過20%。請注意,這是毛利率。經營的本質是盈利,高大上的裝備代表的是前期巨大的資金投入與後期高昂的維護成本。企業主是要賺錢的,追求的是投入產出比。我花一塊錢能解決的問題,你為什麼要我花上一百元?
犀牛工廠更像是一種工廠試驗,大家都希望其能夠為服裝生產行業賦能,走出一條新路。但常識不能違背。從實際效果上來看,這套方案如果拿給廣大中小企業,恐怕會有“何不食肉糜”的尷尬。
“據內部人士透露,“犀牛智造”工廠投產三年,服務客戶200多家,但目前不僅不能盈利,而且問題不斷。
首先,工廠造價極其昂貴。據了解,犀牛工廠面向中高階服裝製造,其硬體裝置基本都來自海外進口。其他的費用大頭,包括軟體開發、演算法搭建、裝置維護等一系列開支也不是一筆小數目。
其次,人員開支經費巨大。除了工廠的基層員工之外,阿里派去“犀牛智造”的團隊成員有20多個,其中,專案負責人伍學剛曾任迪卡儂亞太區供應鏈Quattroporte及優衣庫全球供應鏈與生產總經理,其他成員均屬於管理層,平均在P7-8的水平(年薪過百萬),主要負責研發層面。
……
目前,“犀牛智造”還在重金投入研發並且大規模擴招技術人員,重點放在數字化、資訊化體系的搭建上,涉及到MES、ERP、BOM等系統的搭建,後續投入簡直“黑洞”。”
怎麼看都有殺雞用牛刀的意味。更像是一群外行搞的烏托邦實驗。理想可以無比美好,現實卻總要腳踏實地。如同一家100人的小機加工廠無法複製徐工、三一的黑燈工廠一樣。你讓一個服裝加工廠花費數億元的投資,接散單,完成每年幾千萬產值,營收不抵折舊,又有多少服裝企業能夠複製?
炫技的智慧工廠不代表智慧製造最佳正規化時下一提智慧製造,想到的就是行業巨頭的燈塔工廠;一提數字化車間,想到的就是機器人、自動化裝置、物聯網。
我一直強調為,燈塔工廠的光鮮掩蓋不了產業鏈上哪些中小配套企業管理粗放、資訊化薄弱的現實。上馬智慧化裝備,不要忘了生產管理中人的核心價值,那些經驗、技術如何能夠傳承,如何與裝備協同、融合,更為重要!
精益生產理論一直在強調持續改善,要練好基本功。而當下我們慣性地用技術去跨代式發展,總想彎道超車。但製造業來不得半點兒虛假,生產管理是需要時間沉澱的,對生產現場要懷有敬畏之心,為追求智慧化而去智慧化,只會是成為賣錘子的廠商的舞臺。
當然,我們樂見阿里這樣的大公司去搞新制造,去嘗試創新,最後哪怕沉澱下來十之一二也好。但也提醒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業不能亦步亦趨。
條條大路通羅馬,對於中小企業來說,經營是殘酷的,最為現實的也許還不如從管理入手,從基礎的資訊化入手,選擇符合行業、適合企業的方案,哪怕是土辦法、小改善,只要小步快走,積少成多,可能見效更為迅速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