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交易"都是資源流通的本質,從遠古時期的以物換物到現在貨幣換取物品,甚至是通過網際網路進行買賣,都是一個"賺錢"的過程,為了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的一種體現。
可以說支付行業就是一個聚寶盆,只要是能在這個行業立足的都已經賺得盆滿缽滿。就在上一週,交易所同意螞蟻金服上市,市值超過了萬億元人民幣!
可以這麼說,沒有一定的實力,基本上不可能會有人會踏足支付領域。但是,就在前段時間,位元組跳動拿下了國內第四塊支付牌照。難道位元組跳動準備開始向金融支付行業進軍了嗎?
為什麼國內大企業都爭先恐後地踏足支付行業呢?現在告訴你們其中的故事,或許你就明白為什麼了。
大佬們爭搶的這口肉到底有多香?在21世紀初,所有的人想要購買商品,都必須要掏出一疊厚厚的紙幣進行交易。而保管這些紙幣也只能去各家銀行進行儲存,不過當時還沒有銀聯,想要存錢和取錢都必須到對應的銀行去。
這時候,央行發話了,取之於民,自然也應該用之於民,更要服務好民眾。於是,2002年,銀聯在上海成立,也打通了各家銀行的交易系統,將它們統一整合在一起。就這樣,如果你想要取錢,就不能專門找到對應的銀行了,到每一家銀行都能實現跨行取現。
銀聯對於銀行來說是虧還是賺呢?
毫無疑問,絕對是賺的,不然為什麼各家銀行不單獨佔著資源呢?第一是手續費,只要拿不同銀行的卡去取錢就會收取固定的手續費。第二就是支付費用,除了使用現金之外,只要通過銀行卡消費都會產生費用。
但是,不是每一次消費都能使用銀行卡,因為即使你有銀行卡,但是商家沒有POS機,還是消費不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銀行逐一向各個商家售賣POS機,不過有些商家不開心了,我買你的POS機要錢,客戶來買我的東西還要收我手續費,這明顯是訛人的吧!
正當大家為了便捷支付一籌莫展的時候,有兩家企業跳了出來!
第一家是阿里巴巴,第二家是騰訊。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淘寶剛出來的時候是沒有任何網際網路支付方式的,而是通過線下交易。不過在當時網際網路非常不發達的年代,這樣的交易第一不方便,第二不安全。萬一賣家在北京,而買家在廈門,不可能坐個火車或者飛機去吧,這樣費時又費錢,而且線下交易又容易上當受騙。
這時候,馬雲跑去和各大銀行商量。靠著馬雲的三寸不爛之舌,成功為阿里巴巴開通了"快捷支付",也為後來的支付寶做了鋪墊。
當時支付寶推出"全額賠付",提出"你敢用,我敢賠"的承諾,讓不少人敢使用支付寶進行交易。通過時間的沉澱,支付寶推出了餘額寶,也讓越來越多人願意將錢存入了支付寶。
阿里巴巴的宗旨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馬雲的貢獻不僅僅是解決了生意人的經商困難,更多的是解決了人民便捷生活的問題。
在2013年6月份,騰訊在微信上推出了"掃一掃"的功能。"掃碼"一詞也正式出現在我們的口中。也正是這個時候,微信支付正式取代POS機刷卡支付,人們消費不必隨身攜帶著銀行卡,而是手握一把手機就能買到各式各樣的商品。
2014年,支付寶也推出二維碼支付方式,線下支付已基本上被騰訊和支付寶所取代。這或許就是阿里巴巴和騰訊能夠成為引領全國的網際網路巨頭企業的一個原因,從改變傳統支付方式到線上支付再轉移到線下支付。
銀聯被"打"得體無完膚。他們有反抗嗎?是有的,銀聯最終決定不使用二維碼支付,而是反其道而行,使用NFC支付。
但是在商業面前,事實總是殘酷的!銀聯萬萬沒有想到,比二維碼支付便捷好幾倍的NFC支付居然搶佔不了這個市場。其實原因很簡單,就那幾個。
對於商家來說,使用NFC支付就必須要升級POS機,而且每次交易都要抬手去刷,而二維碼就不一樣了,只需要讓客戶自己掃碼就可以了,而且門檻更低,更適合中小型企業。
對於使用者來說,很多手機都有攝像頭功能,但是並不具有NFC模組完成支付,所以在使用者人群中,門檻更低。
所以銀聯經過幾年的時間,捨棄了NFC支付,選擇轉戰雲閃付,加入了二維碼的交易中!
這或許就是商業的本質,打不過就加入。在這個變化莫測的時代,誰都不敢預測今後的商業的變化。
在位元組跳動加入支付行業後,又將煥發出怎樣的精彩?
我們期盼變革,我們不懼競爭,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