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傳華為即將釋出中中國產自主程式語言——“倉頡”,軟體擺脫美國控制。
美國在程式語言方面具有絕對的優勢,美國能禁止程式語言或編譯器對中國授權嗎?
唯一能約束一種程式語言的就是專利,但C語言等目前並不受任何專利約束。Bell實驗室最早實現了C語言和Unix,但是它們未能通過專利的力量阻止其他平臺上C語言的實現和使用,未能阻止BSD和GNU的出現,未能阻止Unix大戰,使得最後正統意義的Unix不復存在。後來從開源社群誕生的語言比如Python、Ruby、PHP、Go等,原本就不受專利約束,任何人都能自己實現它。
當然,仍然受專利約束的程式語言是存在的。比如,Java在Oracle的手上,仍受專利約束,所以才有了曠日持久的Oracle訴Google案。如果發生新冷戰,我們到時候可能不能合法地使用Java了,像C#、Delphi、VBA等由商業公司創制的程式語言可能也將不能使用,只要他們隨便在專利或者授權上找一個把柄就可以了。x86、ARM指令集也是受專利保護的,這就使得這些處理器的組合語言也有可能不能合法使用。
美國對華為的極限打壓已經進入軟體層面。光刻機是晶片製造的精髓,而EDA軟體是晶片設計的靈魂。海思麒麟晶片的成本包含了研發投入、EDA軟體費用、ARM授權費用、臺積電製造費用、以及一系列專利費用。
美國的技術封鎖逼得華為成為微軟谷歌一樣的角色,既得推出自己的鴻蒙系統,還得擁有自己的程式語言。可喜的是,鴻蒙2.0馬上要來了,HMS Core、方舟編譯器和執行環境已經有APP開始支援。
又一好訊息,華為即將釋出中中國產“倉頡”程式語言,補齊軟體核心短板。華為將自主程式語言命名為“倉頡”是有講究的。
倉頡,世人說他“龍顏四目,生有睿德”。在歷史傳說中,倉頡被認為是中國原始象形文字的創造者。正是他所創造的文字,在經過幾千年發展之後,最終演化成為現在的漢字。有了“倉頡”,EDA軟體短缺的難題應該也能順勢解決,華為太棒了!要知道,網上的曝光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自媒體謠傳。不管怎樣,在官方沒有否認或者沒有公佈之前,這些都無法證實或證偽。
華為自主的科技智慧財產權倉頡並非空穴來風,只是目前而言,只是已經註冊佔位,還處於未公開狀態。而分類上,也和大家以為的計算機技術相去甚遠。
目前華為自家的倉頡產品,有三類:一類是網站服務;一類是運輸工具;最後一類是科學儀器。瞧這三款同名的智慧財產權,怎麼也不像是計算機程式語言。這可能是我們外行的錯覺,其實如果程式語言是真的,那就是屬於科學儀器這個分類的,是真的倉頡程式語言。要知道,華為推出過的ARK OS這些編譯器和作業系統,都是屬於科學儀器分類的。
而現在,就剩下網站服務和運輸工具了,乍一看有點風馬牛不相及。如果說網站服務還和計算機技術有點關係的話,那麼運輸工具又是什麼鬼?這就和IT有點相去甚遠了吧。我們可以想象一下,程式語言用於網站服務方面,可能屬於Web端,也就是可以進行Web開發和後端開發。而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人工智慧物聯網時代了,是不是以後構建無人機、無人駕駛、智慧交通這些新物種的技術專案,需要用的就是這款新的程式語言呢?
上面這些,是我們目前能獲取的資訊。我們中國人一直在奮力發展中中國產計算機技術。看好我們中中國產的科技發展,但同時也保持清醒,對華為和程式語言等技術方面也表達了自己的擔憂和疑惑。畢竟一款程式語言如同一款作業系統一樣,需要各種軟硬體生態來適配來豐富完善。即便強大如華為,推出來一款程式語言,依然需要開源給福斯,依然需要商業助推,這樣才會在技術開發者和福斯市場群體的應用中變得更完善,更能加快補齊短板。
如果現在華為推出一款中中國產全新程式語言,那麼也要大家接受、學習和開發使用,更重要的是,作為新生事物,它要融入程式語言行列,要用新語言開發出實實在在的產品或核心,就要全球技術領域人群的認可接受,另外就是往福斯群體和學生愛好者群體滲透和普及,這需要一個過程。
如果搭載鴻蒙的手機發布,並推動手機應用開發者加入,那麼配合新的開發語言,又將提供一大批崗位,其實利好開發者!大廠需要華為生態渠道,客戶端崗位需求會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