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 10 月 12 日,在雲棲大會上馬雲首次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
從此,在新零售被提出來之後,阿里巴巴便急速入股了聯華超市,佔比 18%的股份,成為聯華超市的第二大股東。
那我們來回顧下聯華超市的整個發展史,1991 年聯華超市成立、第一家超市門店開業,2003 年以銷售高達 200 多億元的規模在香港上市,門店數量也接近 2600 家,未來發展呈現大好趨勢。2013 年,由於上市後集團業績的平穩上升,年營收達到驚人的 303.83 億元,穩坐中國連鎖超市第一的寶座,可沒想到,這一次便是拐角,也是巔峰。從 2014 年開始,公司營業額開始增速開始負增長,淨利潤也逐年遞減,業績下滑也令投資者開始對其逐步失去了信心。2017 年,在馬雲提出”新零售”概念後,巴里巴巴於 11 月入股聯華超市,準備大力為發展新興消費概念做準備。阿里巴巴的入股及戰略佈局並未取得突破性進展,至今聯華超市已經連續虧損 5 年。
那這虧損背後的邏輯究竟是因為什麼呢?
我們以 2019 年企業披露的年度報告來看,聯華超市業務涵蓋大賣場、商超、便利店等多元化的經營模式,業務涵蓋範圍廣。自阿里巴巴入股以來,聯華超市在新零售改造、關店止損、成本優化等多方面變革之下,業績已經有所改善,但仍然保持一定比例的虧損。同時幾大主要經營模式當中便利店的盈利能力有限,連續幾年持續虧損,儘管便利店是阻礙聯華超市盈利的最大症結,但聯華沒有打算把它剝離而是選擇了繼續加碼。
難不成是因為順應了阿里巴巴“新零售”概念,寧願虧損都不願意剝離這個業務嗎?並不是!
我們來換個角度看“新零售”,其實並不能被拋棄。由於早些年間,電商時代的到來線下實體行業收到巨大沖擊,線下實業的發展急速衰退,讓國內線下經營的企業苦不堪言,收入驟減。但是隨著年初爆發的新冠疫情,讓廣大的消費者重新認識到了線下商業存在的價值,現在又迎來新的變革時刻,聯華能否扭虧為盈,重拾昔日的榮光,也只能靠這次“新零售”所帶來的機會了,這次阿里巴巴持續幾年的新零售改造也將成為今年聯華超市扭虧為盈的關鍵因素所在。
其實不只是聯華超市,在此之前人人樂也已經在退市的邊緣徘徊,家樂福在2019 年的時候也已 48 億的價格賣給了,蘇寧傳統商業的困局在此刻突顯的淋漓盡致。
在網際網路的大潮下,傳統零售的業態,都被顛覆重造,沒跟上歷史發展的程序,只能被遺忘、拋棄,所以我們敬請期待今年,聯華超市是否能一舉扭虧為盈,重新以“新零售”品牌商超重新崛起,站回零售業龍頭的寶座。這是讓廣大消費者進一步認同阿里巴巴“新零售”概念的對於傳統實業改造的可行性的重要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