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整的離線版本,完全脫離APP控制,無需配網就可以完成全部的打掃任務
目前而言,配網就是增強了掃地機器人的APP控制能力,你也可以在APP上看到打掃情況,切換掃地狀態,設定一些使用禁區,或者是分割槽清掃、定時清掃的功能。
我覺得可以做得更好的一點是,可以完全離線使用。
配網也不是必須的,只要第一次清掃的時候順便可以完成建圖,然後後續就預設全地圖清掃就可以,地圖就儲存在本地。
APP控制其實是一個低頻需求,沒有那麼多場景需要用到APP。
2、基於語音互動的配置方式比如設定定時清掃,每天某時段清掃的這種任務全都交給語音互動,通過和掃地機器人對話的方式來實現各種配置。
我覺得這才是最自然的互動方式,它作為一個機器人,應該能夠直接聽懂我們在和它說些什麼,然後做出本地的反饋,同樣,最好是支援離線,這樣也不用擔心隱私的問題。
這也解決了脫離APP去控制機器人的問題。
APP只是一個可靠的穩定的解決方案,但是不是一個最優雅最有效率的解決方案。
3、自動集塵與自動洗拖布前者在iRobot和科沃斯的相關產品上實現了,後者有云鯨的實現。
但凡你用過掃地機器人就會知道傾倒塵盒和洗抹布是一件多麼令人痛苦的事情。
這兩個特性大大減少了掃地拖地過程中的人工干預,未來也應該會大量普及。
雖然目前國內市場是掃拖一體的機型佔主流,但其實這樣各司其職做好其中一項的掃拖分離方式應該是個趨勢。
但是跨品牌之間的掃地機器人與拖地機器人的協作還需要統一納入到統一的生態鏈中去。
4、生態鏈級別的聯動上面說的掃地與拖地的聯動就是一個例子,更進一步的,是門窗、室內新風、空調之間的聯動。
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離家場景,注意到屋內沒人的時候就自動開始清掃,如果打掃中途有人回來,就應該先暫停清掃過程,返回充電、集塵、洗拖布等等,免去對人的打擾。
5、越障、避障能力的提升,障礙物種類識別家庭清掃是一個比較受限的環境,相對開放空間的無人駕駛來說,物品的種類要少很多,且大多是靜物。但是,目前的避障、越障能力在大部分我測試的機型中仍然不是特別理想。
特別是家庭中常見的各類鞋子、毛巾、衣物、資料線的識別,準確率仍然不夠,掃地機器人仍然很容易受困,或者是扯著資料線和衣物到處爬。
這些都是嚴重影響使用者體驗的事情。上述這些情況,甚至比漏掃和漏拖更影響體驗。因為漏掉你再掃一次可能就解決了,每天定時清掃,你偶爾漏掉些地方使用者感知不強,但是你回家一旦發現掃地機器人死在了路上,這才是最最難受的。
這其中涉及到障礙物的識別、避障、還有纏繞後的自主脫困能力。
可能相對上面4點,這一點可能是各大掃地機器人廠商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