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7日,阿里巴巴公佈了新一輪的戰略部署,宣佈釘釘被升級為大釘釘事業部,與阿里雲全面融合。
這次大釘釘事業部的成立,一方面伴隨著阿里巴巴對阿里雲和釘釘業務戰略的大調整,另一方面,則伴隨著包括釘釘的靈魂人物陳航(花名"無招")在內等多位核心人員的調動。
"雲釘結合"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釘釘的靈魂人物居然調任?
其實阿里巴巴這樣的調動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精準的反映了阿里巴巴未來的發展方向。我們來一探阿里巴巴組織結構調整背後的邏輯。
一、聲大勢大的釘釘,是其靈魂人物"無招"的翻身之作說阿里巴巴組織調整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釘釘發展的故事。
釘釘最初成立,其實是因為阿里在社交領域上的敗北。2013年騰訊已經在社交領域稱霸,阿里為了分一杯羹,啟動了來往專案,這正是陳航負責的專案。
但是"來往"這個產品可謂是做的一塌糊塗,讓人大失所望。從各個部門抽調而來的來往團隊拆散,極力支援來往的陸兆禧也最終在接班中輸給了張勇。
馬雲對來往的評價是這樣的:"我讓你們造一挺機槍,去跟人家大幹一場,結果造出個甘蔗棒子,捅了人家一下,還被反過來咬了一塊肉。"
雖然專案失敗了,但是陳航的能力並沒有被否定,阿里選擇了新的方向。C端社交領域已然難以切入,陳航瞄準了B端市場的藍海,2014年,既有社交屬性又有辦公屬性的釘釘誕生了。
經歷了6年發展,釘釘在B端服務上成功的攻城略地,當時的騰訊晚兩年才匆忙推出企業微信應對,這算是阿里在社交領域的重大突破,陳航也成為了釘釘的靈魂人物。
二、 大釘釘事業部的成立,不僅是釘釘的調整,更是阿里雲的調整釘釘為阿里巴巴在B端的社交和企業服務打開了一片天,但是奇怪的是,這次組織結構調整裡,陳航卻離開了釘釘。這就好比很難想象張小龍會離開微信,實在是讓人匪夷所思:阿里巴巴的組織結構調整,究竟是怎麼回事?
其實這次大釘釘事業部的成立,其根本不僅在於釘釘,更在於阿里雲,因為阿里的雲端計算業務戰略,將要通過釘釘這個抓手落實。
釘釘大家可能比較清楚是做什麼的,其是一個面向企業的免費協同辦公平臺,或者從消費者的角度簡單點來說,這是個辦公軟體。但是這是一個很強的辦公軟體,而在國內,能夠與釘釘抗衡的,僅有阿里的老對手騰訊的產品,企業微信。
阿里雲可能大家就不一定特別了解了。2009年成立的阿里雲,最初做的事情研發阿里巴巴自有云計算系統"飛天"。在那時,雲端計算系統相較於傳統IT系統是一種新技術。IT系統是業務資料處理的支撐,ERP、郵件系統等內部系統,或是訂單、網站等外部系統,都需要IT系統的支撐才能正常執行。
當年阿里巴巴淘寶業務急劇發展,最初使用的基於Oracle (甲骨文公司的資料庫軟體)的IT系統已經不能滿足阿里的要求,阿里雲在緊要關頭研發出了自有IT系統,為自己的業務提供了支撐。
在滿足了自己的需求之後,阿里雲開始具備了為其他需要IT系統的企業服務的能力。由於購買伺服器並自己運維成本較高,難度也較大,因此阿里雲開始了其雲端計算服務,也就是提供自己的伺服器和作業系統,並且開發出可操作性的軟體,讓其他企業只需要購買雲端計算服務的計算力,即可滿足自己的需求。
經過了十年的發展,今年的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正式宣佈阿里雲進入了2.0時代。阿里雲智慧的Quattroporte張建峰對阿里雲2.0是這麼定義的的:"飛天雲平臺+數字化作業系統"。釘釘事業部的這次大變革,以及確定的"雲釘一體"的戰略,和雲棲大會的說法完全一致。
何為"雲釘一體"?
釘釘本是通過內部應用和小程式系統為企業辦公提供系統化解決方能的軟體,而在"雲釘一體"的戰略裡,釘釘則是貫徹阿里雲端計算服務的抓手。未來雲端計算服務要提供到企業,必然需要一個有力的操作平臺,而釘釘,就是這個數字化作業系統的落腳點。
也就是說,釘釘未來很可能是個開放的,可開發的操作平臺,企業可以基於這個系統開發更加定製化的系統,也可以直接使用標準品,購買雲端計算服務。
阿里巴巴說,未來雲端計算要成為其主要收入來源,而目前電商業務佔其收入八成,可見"雲釘一體"的戰略,會是阿里巴巴的一道長戰線。
三、業務發展決定組織變革,阿里巴巴的人員調整和組織調整正是如此了解了釘釘和阿里雲的結合是阿里的戰略方向,大家應該也都看得出來了,未來阿里的野心在雲端計算上面,而與雲服務結合後,釘釘的社交屬性將不再是最大的難點,"雲釘結合"進一步成為了重中之重。
認識到了這一點,就能看懂阿里巴巴的組織變化了。
新的大釘釘事業部裡面包括了原釘釘事業部、阿里雲視訊雲團隊、阿里雲Teambition團隊、企業智慧事業部宜搭團隊、政企雲事業部、數字政務中臺事業部、烏鶇科技部分團隊,並且新成立了"智慧協同與視訊雲事業部"、"行業釘事業部"和"政務中臺事業部"。
這裡面最核心的就是阿里雲團隊和釘釘團隊開始正式整合。
再看陳航的調動。阿里巴巴宣佈,大釘釘事業部的負責人是阿里雲智慧Quattroporte張建鋒(花名"行癲"),張建峰是從零將阿里雲一手搭起來的元老之一,其負責大釘釘事業部,恰恰是因為大釘釘事業部的重點和難點將在阿里雲上。
而集團宣佈陳航另有任用,其目前任CEO助理,很可能只是其下一步調動的臨時安排,以阿里的用人風格,其很快就可能繼續調動。2019年阿里低調推出了社交App"Real如我",陳航繼續去貫徹阿里其他社交方面的戰略倒也是很有可能。
四、強大的人才孵化和流動機制,是阿里組織變革的核心支柱阿里巴巴今年的組織變革十分頻繁,或者說,阿里巴巴的組織變革一直都非常頻繁。阿里的組織變革,一般都還會伴隨著高管的變動。阿里巴巴很多事業部的負責人,都並非一開始就在這個部門。
前段時間阿里巴巴遊戲業務所屬的互動娛樂事業部(靈犀互娛)整體升級成為獨立事業群,與阿里大文娛事業群平行,負責人確是高德集團的董事長。
而阿里巴巴的"太子",天貓淘寶CEO蔣凡,則是因為做出了移動開發資料平臺"友盟"而受到重視的。
可見,阿里巴巴內部的人才培養、孵化和流動機制都非常完善,讓諸多高管都發揮出了自己的實力,也滿足了自己頻繁的組織變遷需要,從而滿足了業務發展需要。
正如阿里巴巴之前的"六脈神劍"的其中一條,"擁抱變化"。看來阿里巴巴人才在擁抱變化上,確實做得十分優秀。
附上阿里巴巴的新"六脈神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