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 8 月 2 日,星巴克宣佈和阿里巴巴達成全面戰略合作,各城市先後在餓了麼上線“專星送”。本月 14 日,合作進一步落地,阿里巴巴和星巴克的會員體系在本月內全面打通,而這次的媒體的統一口徑是“星巴克推出線上新零售智慧門店。”
此次,星巴克“第三空間”的締造者舒爾茨在業績與口碑之間做出了選擇。當然,他最終選擇了業績,畢竟華爾街那幫人還在等一個結果。
不過此次合作確實給華爾街交上了一份還不錯的答卷。星巴克釋出的 2018 財年 Q4 財報顯示,該季度實現收入 63 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 57億美元增長10.6%;其中中國同店銷售額增長 1%,遠高於預期的下滑 0.3%。
難以想象那個曾經在自傳中提出讓“三明治滾出星巴克”的舒爾茨居然向資本妥協了。距離在中國消滅“第三空間”也的確又近了一步。
其實第三空間的概念最早不是舒爾茨提出的,它的直接來源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列菲弗爾(H. Lefebvre)。這位終身漂泊的知識分子對人類存在的空間性、歷史性和社會性具有先知般的領悟,他力圖沖決絕對二元對立邏輯的束縛,提出空間性、社會性和歷史性三元辯證法。列菲弗爾有一個精彩的比喻:人生在世,恰如“蜘蛛”結網,“蜘蛛網”就是這個複雜、流動的創造性空間的隱喻。
眾所周知,星巴克賣的不是咖啡,而是空間-一個介於房子和辦公室之間第三類空間。馥郁的咖啡香氣、舒緩的音樂、柔和的燈光、舒服的沙發,構成“第三空間”早期的樣子。
人們渴望一個自由的空間,一個人靜靜獨處,但周圍最好有很多人,以免顯得那麼孤獨,星巴克就可以提供這樣的場所。從很早開始,星巴克的門店設計就開始為營造一個“第三空間”的氛圍服務,並有意開始打造星巴克自己的社群文化。這也讓星巴克的門店設計成為零售業的經典案例。長期擔任星巴克CEO的霍華德·舒爾茨甚至將其升級為“社群”理念,鼓勵顧客與顧客、顧客與夥伴產生更多連線,是星巴克試圖圍繞社交建立的社群文化。
正是星巴克的“第三空間”概念將星巴克從美國西雅圖推向中國乃至全世界。
但是“第三空間”早已經開始了變化。
導致星巴克轉戰線上模式的導火索是它的強有力對手-瑞幸咖啡!
瑞幸在 2017 年底誕生,並在短期內依靠微信社交裂變玩法在短時間的快速起量,半年時間內便完成門店佈局809 家。如果說與微信合作效果不明顯導致轉向阿里,那瑞幸的快速崛起則是刺激到了星巴克決定擴大合作深度。
與阿里合作後,在外賣模式下,為“第三空間”設計的服務細節被完全消解。除了咖啡本身以外,顧客與星巴克的情感連線被完全切斷,轉而由 app 的介面作為承接,空間體驗被外賣騎手取而代之。
星巴克正在愈發“麥當勞化”。無論是在美國鋪開得來速(Drive-Thru)視窗,還是國內全線接入阿里鋪開外賣。似乎都在告訴你“拿上你的咖啡,然後下一位。”這跟場景體驗有什麼聯絡?
財務資料很好看,但換來的代價是“第三空間”被網際網路侵蝕所剩無幾,星巴克漸漸從“第三空間”演變成一家“咖啡供應商”,隨著國內更多茶飲品牌-喜茶、奈雪等的崛起,賣空間的星巴克又能佔比多少市場份額,雖然暫時提升了銷售額,但這更像是一次單方面的飲鴆止渴。等到峰迴路轉,想要重新拾起“第三空間概念”的時候,就不知道消費者還會不會買這個單了。只怕是船大難掉頭……正應了那句話:年輕人拋棄你的時候,連招呼都不會跟你打!
主要投放於商場、醫院、交通樞紐、高校等公共區域,人們坐在裡面照樣也可以聽著舒緩的音樂、感受柔和的燈光與舒服的沙發,去社交,或者愜意的度過慵懶的午後時光,並且,花更少的錢。
深度研究使用者需求,以解決使用者痛點為導向;後臺通過使用者通過掃碼入住,智慧裝置使用等操作掌握資料,聚集海量流量池,然後根據AI智慧系統為使用者需求升級服務,最終形成以“物聯網+智慧旅居”為終極導向的大資料平臺。
羅振宇在邏輯思維裡說:”“未來商業的搶佔就是對使用者休閒時間的搶佔。”
當人們越來越來追求社交化、私密化、自由化的時候,第三空間將會以更優質多元化的產品形式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