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新生公司去挑戰行業頭部公司,難度都很大。頭部公司擁有先發優勢,市場佔有率高,多年經營積累,可以動用資源多。面對威脅,會奮力反擊,以維護市場絕對優勢。新公司大多情況和老公司進行充分競爭,經過一段時間後,雙方會保持一定平衡,各自獲得相對穩定市場份額。
象以前京東和阿里之間競爭就是這樣態勢,每當節佳日購物優惠時,兩家平臺爭相給使用者最大補帖以吸引購買,他們兩家在競爭表演。
當年滴滴和優步為搶奪市場入口,瘋狂燒錢補貼使用者和司機,最後滴滴一統天下,形成壟斷也不是好事,平臺抽傭更高,羊毛還是出在消費者身上,坐車打的費用更高了。也許,最好結局優步不被合併掉,雙寡頭繼續競爭,對我們打車才是更好結果。
市場如棋,局局新,轉眼兩年,拼多多超越東京,當上主角,持繼挑戰阿里。
拼多多在挑戰巨頭過程中,最終能佔有多少份額,沒到競爭結束最後一刻,獲得多少市場佔有率,誰也不知道。拼多多全力進攻,阿里在有限防守,何時結束進攻,決定阿里何時放鬆防守。
最新進攻方業績
拼多多二季度,活跌使用者數達3.66億人,同比增長87.7%,環比淨增7630萬人,增長率是阿里二倍。其中二線城市使用者佔比從24%,提升到35%。而四線城市及以下佔比從43%,降到34%。說明拼多多在二線城市使用者獲得認同,有利於更快向一二線城市滲透。
拼多多使用者分佈
年化人均支出增長92%,至1462元。人均支出快速增長意味著使用者在平臺持繼購物,也說明二線城市使用者購買力更強。一二線購物對平臺貢獻從37%,增長到48%,佔半壁江山。
對拼多多來說,二季度是個轉折。拼多多與阿里在人均對平臺貢獻方面,還有很大差距,阿里平臺使用者人年均支出從2012年的5019元,上漲到2019財年8757元。拼多多僅為1462元,以三四線使用者為主,拼多多使用者結構決定薄利多銷策略。
拼多多引流客戶策略
拼多多作為騰訊系一員,騰訊是其股東,得到微信平臺流量大力扶持。微信潛在使用者多,通過吸引一定使用者到拼多多平臺註冊,使用。然後鼓勵使用者邀請新使用者到平臺註冊,拼多多老使用者邀請新使用者註冊可以獲得8-15元的現金紅包。
利用微信平臺巨大人口紅利,潛在使用者多,朋友圈傳播拼團資訊,裂變,很多人在微信群裡看到,拼團幫砍價資訊。引導更多人到平臺,使用者註冊後,平臺給新人紅包,購買補帖。
阿里全力反擊,決戰五環之外
相對拼多多客戶補帖,商家讓利,這些打法,阿里全都有。對拼多多的單兵進攻,阿里資源豐富,採用集團軍聯合作戰,阿里生態系統內的資源全部調動起來,全線反擊。
佔領下沉市場概念並不新鮮,2014年馬雲提出時候,拼多多還沒有出世。那年阿里開啟千縣萬村,商貨下行,農貨上行,2017年京東提出一村一店,開百萬京東便利店。村鄉試點的結果不理想,無人問津,在當地沒競爭力。
阿里反擊拼多多策略主要有,組織架構調整。在淘寶上整合天天特賣,淘搶購,統一整合到聚划算名下,首頁上,使用者瀏覽各大頁面重要位置上,給聚划算留入口資源支援。聯絡商家,生產廠家加大優惠力度,平臺給以引流,補助的優惠。
今年3月上架淘寶特價版app,主打五環之外使用者。
淘寶客聯盟拉新人獎勵,以拉到人數多少給獎勵,上不封頂,拉新到一萬人給以五萬元額外獎勵。拉新獎勵之外還有分傭獎勵。若沒有參與拉新活動,淘寶客不能升級高階會員。淘寶客聯盟集團軍有上千萬淘寶客,成為決戰五環之外的主力。
淘寶直播平臺,抖音,快手這些帶貨直播平臺,成為吸引人群到阿里平臺購物的來源。淘寶主播李薇婭一場直播帶貨銷售五千萬,抖音內容風趣,製作精美,適合種草。快手重人設,自帶粉絲,自成商圈。這些直播帶貨的連結,基本阿里的介面。
從效果上說,阿里集團聯盟軍,生態系統資源聯合作戰,效率高,獲客成本低,達到一定效果。但從結果上說,拼多多發展速度並沒有減緩,相反獲客速度超過阿里。拼多多市場份額還在擴大。
一線品牌之爭
雙十一來臨之前,每年都會聽說有些品牌被迫去選邊站,2015年京東舉報阿里逼買家木林森選邊站。
不過今年變成拼多多,
近期退出拼多多平臺。之前格蘭仕釋出新聞,要與拼多多進行戰略合作,後因在阿里搜尋流量異常,用技術手段,成功阻止。
拼多多走差異化競爭道理,未來發展主要培育二線品牌,與中小微企業聯合。一線品牌旗艦店並沒有入駐,只是 經銷商入駐。主要與拼多多產品定價薄利多銷有關。一線品牌不願自降身價,損害品牌信譽。
能引進一線品牌入駐,無疑可改善拼多多線上產品,豐富各檔次產品,迎合更多不同層次消費者。但受到競爭對手打壓,不公平待遇。發展不會那麼順利。
阿里的強勢中的弱勢,拼多多生態簡單化
阿里是個有遠大志向公司,形成核心電商,阿里雲,文化娛樂等板塊,電商涵蓋衣食住行玩,文化娛樂主要優酷,阿里影業,創新業務高德地圖,阿里音樂等。高科技領域阿里雲,人工智慧,晶片,都有長遠佈局。
阿里業務佈局
阿里電商頭部公司,盈利能力強。養活些虧損行業。數字娛樂虧損158億元,餓了麼,海馬生鮮等新零售虧損254億元,創新業務虧122億元,阿里雲微虧。所以對阿里而言,電商是盈利核心,基本盤,一定不能失守的。經營上還是有壓力。
拼多多隻有電商一個業務核心,只能專注。才能成功
拼多多是追趕者,阿里防守者。
阿里追 求高毛利,只能和一線品牌公司緊密合作,成為高毛利固化階層,不希望被改變市場格局,穩定阿里期望的。啟動聚划算也是被外界改變,無奈使用的。
拼多多已經滲透到一二線城市,這才是阿里擔心的,低價對高價衝擊必然。但中國人口多,市場分層明顯,使用者消費習慣,購物行為養成,也不是輕易可以改變的。
拼多多用新的商業模式,CTM模式,顛覆傳統的電商模式。即平臺直接面向工廠製造,實行精簡供應鏈。對中國中小微經濟的活力和實體經濟發展是個好的促進作用,但開發千項品牌計劃週期長,獲得平臺客戶和市場認同需要較長時間,目前平臺以引流增收為主,還沒達到盈利水平。
如果在培育新品牌這個戰場,能夠長期堅持,一定會獲得長足發展,真正實現線上和線下實體制造企業相融合,創新新的商業生態模式。
創新供應鏈模式對舊的改變,新生力量對固有力量改變,歷史不斷揭示程序,有的緩慢進行,繼而察覺不到。有的變換週期短,幾年之內就能看到這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