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科技創新工作具有很強不確定性,一直以來都是管理難點,而專業評價(指由專家或內行開展的評價)則是當前很多企業嘗試解決該難點的主要手段之一。

由於創新項目具有不確定性、複雜性等管理特徵,採用常規管理手段在執行中很容易異化:如用鋼性結果考核(成果出不來就罰),那麼即便真“有推進”,可管理者也會認為“沒價值”。若由專業人士評價,通常而言也可更專業、更客觀的評價科研的工作量及完成質量(相關研究詳見《科技創新工作的不確定性類型,及其對管理體系的系統複雜性影響》一文)。

專業評價的早期實踐與兩個實施條件

專業評價在中國早期科研實踐中也很普遍,如“兩彈一星”時期就是典型的專業人員管技術,而行政領導給支持、給保障並負責拍板和擔責——即所謂“充分尊重專家意見”。

這種有違一般組織設計原則的做法(即行政領導願意既放權又擔責)在當時能夠取得不錯效果,與當時的社會環境有關,同時還有一個重要的工作前提:那時的創新屬“一招制勝的創新模式”,即一次性創新而非持續創新。因為如果是持續創新,就必須考慮經濟性(包括運行體系的效率和投入的可持續性等),也只有在此時管理矛盾或難點才會真正出現——正像當下所普遍遇到的。所以,當前對“兩彈一星”時期的科研精神可以學,但模仿其組織管理做法就未必管用,或者說不具備實施條件。

若要在持續創新下實施專業評價,就需要具備兩個基礎條件。科技創新需要專業領導或專業評價,這一點當前實踐者早已充分認識到,但為什麼做不到或者說實施效果一直不好?因為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國企、甚至科技型民企,有效實施專業評價都需要具備兩個條件:

①科技條線領導和科研管理人員必須達到一定狀態,是具有相應水平的技術專家。如果他們目前不具備這樣的水平,就需要重新配置,但由於涉及權力調整等一系列問題,非一朝一夕之功;更何況,由於中國此前經過幾十年的粗放發展方式,不僅科技工作本身長期不受重視,而且很多企業技術管理相關崗位的人員儘管很多之前都是技術出身,但因長期脫離實際科研工作、現已很少真正懂技術了——這是很多科技力量較薄弱或剛開始向創新轉型的企業普遍存在的障礙。

②企業內(技術體系以外)的組織管理環境是否支撐技術體系這種自治性,程度有多大?在國外,創新型企業的多數管理者及其最高領導常是技術型的,其技術體系受行政(包括非市場化力量)的影響很小,可如常運行。若不具備該條件,企業的技術體系即使配置了適合的人,也難以按照技術體系自身規律的要求運行。——這是很多科技力量較強企業當前所普遍遇到的障礙(構造技術體系內部及其與產業體系間的制衡機制相關研究詳見《企業科技創新體系構造:兩類技術線運行邏輯》一文)。

如此也就不難理解,專業評價這些年雖然一直被強調並有加強態勢,但因何始終無法實際執行到位了。在這其中,前者是可以改變或者說相對易於改造的,即逐漸把真正優秀的、配稱的專業技術人員配置到技術領導(或技術決策)和技術管理崗位上——儘管也會是一個較長的過程;但要改變後者(即對組織環境進行變革),從而使技術體系按技術規則運行,對任何企業而言都是一個大的體制改革問題,則更難——這就不僅是時間問題了。

專業評價對科研工作體系的脆弱性和偽裝性影響

脆弱性是對一個系統穩定運行的內在風險程度的反映,也是科研工作體系固有的系統屬性和管理屬性。脆弱性問題一旦發生,工作體系便無法運行,科研活動也就實際處於停滯狀態;偽裝性是所有社會系統及其參與系統的固有屬性,也包括科研工作體系。疊加了偽裝性後,脆弱性問題更不利於發現和解決,危害更甚(相關研究詳見《科研工作體系的脆弱性與偽裝性——亟待開拓的管理新視域》一文)。

在國外比較優秀的創新型企業中,即具備專業評價執行條件情況下,還會不會出現脆弱性問題?存不存在偽裝性現象?(未完,待續。)

10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三峽能源!多方炮形態,下週有望加速上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