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兩架飛機相撞,這樣的事故並不少見,有在空中相撞的,也有在地面相撞的!

先來看3個真實案例……

案例一:2001年,北歐航空686號班機事故,兩機共114人全部遇難!

2001年10月8日,北歐航空686號班機於意大利米蘭連尼治機場起飛,準備前往丹麥哥本哈根,機長飛行經驗超過5800個小時,是一個妥妥的老司機,然而,就在飛機在加速起飛的時候,卻意外撞上了一架正在降落的飛機,引發了一場空難。

事發當天,機場被大霧籠罩,能見度不超過200米,當時,北歐航空686號班機正在主跑道上加速起飛,塔臺卻突然發出了一道錯誤指令,讓一家公務機從主跑道上降落,於是,兩架飛機就在主跑道上空相撞了。

碰撞發生之後,降落的公務機上的4人全部死亡,其中有3個人掙扎了一段時間,可是在濃煙和烈火當中,他們並沒有堅持太久。

反觀北歐686號班機,右邊的引擎直接被撞掉了,為了不讓飛機直接跌落,機長進行了一些挽救措施,他嘗試讓飛機起飛,當飛機上升到12米的時候,左邊的引擎因為吸入了雜物失去動力,飛機從空中跌落。

飛機跌落在跑道上的時候,左邊的起落架被折斷,飛機仍以極快的速度向前衝去,機長手疾眼快,馬上啟動了推力反相器,同時又使用高難度的飛行操作裝置控制飛機的方向,可是,這都無法讓飛機停下來。

最終,飛機以每小時250公里的速度撞在了跑道末端的倉庫上,當場斷成3節,並引發了大爆炸,飛機上110人全部遇難,爆炸引發的大火,燒死了倉庫裡面的4名工人,加上另一架飛機上的4人,事故最終造成118人遇難!

事後,調查員在機場進行了調查,發現機場存在2個嚴重問題:

1,機場的航管設施不足,地面標線模糊,地面訊號等被雜草掩蓋,而且,機場購買已久的地面雷達,竟然沒有安裝。

2,塔臺航管員訓練不足,能力不足,不熟悉機場的標識,不能引導飛機滑行的正確位置,且用詞不專業,容易引發誤會。

經過調查之後發現,該機場的跑道入侵事件經常發生,平均每個星期都會發生一次,所幸視線良好,飛機及時避讓,才沒有發生碰撞事故,可機場並沒有改正,以至於大霧天氣發生瞭如此嚴重的空難。

案例二:2002年,俄羅斯巴士基爾航空第2937次班機事故,兩機共71人全數遇難!

2002年6月,45位俄羅斯精英少年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邀請,前往西班牙享受為期2周的旅行,這些孩子都十分優秀,有繪畫神童,有體操冠軍,所以才被稱為精英少年。

原本,他們的飛機應該在6月底起飛,可是因為走錯了機場,所以延誤了航班,最終,他們改簽了7月1日的機票,可誰都沒有想到,一次小小的改簽,竟斷送了45位精英少年的生命。

2002年7月1日,俄羅斯巴士基爾航空第2937次班機出發了,飛機經過德國進入瑞士空域,德國空管人員將飛機的指揮權交給了瑞士空管人員尼爾森。

與此同時,一架貨機成功翻越阿爾卑斯山脈,順利進入了瑞士領空,為了節省燃料,機長請求爬升高度,在空氣更為稀薄的高空飛行,空管人員尼爾森同意了這一請求,他讓機長爬升到11000米的位置,而這,正是俄羅斯2937號班機的飛行高度。

兩架飛機在同一高度同一航線上行駛,有相撞的風險,但是因為距離太遠,有很大的操作空間,所以尼爾森並沒有放在心上,他的注意力全都放在別的事情上。

當時正是夜晚,航班比較少,所以,尼爾森的同事翹班休息了,只留下尼爾森一個人值班,一個人操控2個指揮台,而且指揮台距離還有點遠,跑來跑去,這讓尼爾森有些手忙腳亂。

忙碌的工作讓尼爾森忘記了一個重要的事情:有兩架飛機正以每小時1000公里的速度向對方飛去,很快就要相撞了。

關鍵時刻,德國空管員發現了問題,他想要提醒飛行員,可是此時飛機的指揮權在瑞士空管手中,根據規定,他們不能直接連線飛行員,唯一的辦法,就是聯繫瑞士空管尼爾森,可是,尼爾森的電話竟然打不通。

空中,兩架飛機以極快的速度對向而馳,就在即將相撞的時候,尼爾森終於發現了問題,他馬上指揮俄羅斯客機降低飛行高度,此時,飛機上的防撞系統也偵測到了對面的飛機,提示飛行員上升高度。

空管尼爾森讓飛機降低高度,防撞系統卻讓飛機上升高度,飛行員陷入了兩難的選擇當中,最終,他選擇相信空管尼爾森,下降了飛行高度。

然而,對面貨機的防撞系統也給出了一條指令,提示貨機飛行員下降高度,貨機飛行員照做了。

兩架飛機迎面而來,在即將碰撞的時候都選擇下降高度,於是,災難發生了,兩架班機在10068米左右高空相撞,兩架航班上共計71名乘客及機組人員全數遇難。

事後調差發現,空管尼爾森在工作當中存在嚴重失誤,被當場開除,可是,開除並不能彌補空難帶來的損害,也不能撫平遇難家屬心中的傷痛。

在這次空難中,卡羅耶夫失去了自己的妻子,失去了兩個聰明的孩子,悲傷和憤怒衝昏了理智,他認為尼爾森就是罪魁禍首,於是,他不遠千里奔赴瑞士,將空管尼爾森刺殺,因此入獄8年。

案例三:2006年,戈爾航空1907號班機事故,飛機上154人全部遇難!

2006年9月29日,1907航班從瑪瑙斯起飛,經過巴西利亞,飛向終點站里約熱內盧。

2006年9月29日,一架尾號N600XL的萊格賽從巴西起飛,目的地是瑪瑙斯。

不難發現,這兩架飛機正處於對向而馳的狀態,而且,兩架飛機還處於同一高度的同一航線上,飛行高度都是11300米。

正常情況下來說,這兩架飛機不應該在同一高度上,可是陰差陽錯之間,他們偏偏就處於同一高度了。

其實,兩架飛機在同一高度飛行問題不大,只要空管操控得當,在兩者接近的時候分別命令其調整高度就行了,可問題就在於雷達出現了問題,空管多次聯繫萊格賽,卻始終沒有成功,一直到該空管下班的時候,還是沒有聯繫上。

下班之前,這名空管將萊格賽的控制權交給了另外一個空管,可是在交接的時候,他說錯了高度,原本11300米的高度,被他說成了11000米。

事實上,兩架飛機的飛行高度都是11300米,而且時速在800公里左右,兩架飛機加在一起,時速在1600公里左右,用不了多長時間,他們就會撞在一起。

兩架飛機越來越近,最終還是撞在了一起,而且撞擊的角度十分刁鑽,兩架飛機的翅膀劃在了一起,萊格賽飛機的機翼上面有一個小翼,直接把1907號航班的翅膀劃掉了,飛機受損嚴重,當場解體。

萊格賽雖然受到了撞擊,但是因為角度刁鑽,所以受損並不是非常嚴重,但依舊需要馬上降落,最近的一個跑到在一個基地裡面,飛行員靠著嫻熟的技術,成功降落了飛機。

乘客安然無恙,他們歡呼雀躍,慶祝自己死裡逃生,可當他們得知跟他們相撞的另一架飛機當場解體,飛機上154人全部遇難之後,他們沉默了。

事後調查發現,空管人員的英語水平不達標,電腦流程不熟練,專業不能不足,這才導致了空難的發生。

兩架飛機相撞的可能性有多大?

如果一切都按照規定操作,兩架飛機相撞的可能性為零,因為他們有不同的航線和空管指揮!

1,飛機不是隨便亂飛的,他們要按照航線飛行,航線也不是憑空出現的,是經過專業設計的。

按照規定,在同一時間段內,兩架飛機不能在同一航線中相向而行,至於交叉的航線,飛機的速度也都經過電腦計算,他們會完美的錯開,不會巧合的交匯在一個點上。

2,當飛機A和飛機B因為某種原因處於同一航線飛行的時候,按照規定,他們不應該在同一高度飛行,交匯的時候,兩架飛機一上一下重疊而過,不會碰撞在一起。

3,飛機上有空中防撞系統,當飛機A和飛機B即將碰撞的時候,系統會發出兩道不同的指令,提醒飛機A上升,提心飛機B下降,避免發生碰撞。

如果飛行員按照正確的航線、正確的高度飛行,且聽從防撞系統指令的情況下,兩架飛機沒有相撞的可能。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仔細研究以上3個空難案例就會發現,每次空難的發生,都離不開一個粗心大意的工作人員,他們違反規定,或者專業能力不過關,以至於做出了判斷,發出了錯誤的指令,這才導致了空難的發生。

7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永洪BI V10.0路透丨超級會員模式登場,Yonghong雲新版本同步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