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戰國策.燕策三》中有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荊軻刺秦王,講述的是戰國末年,秦將王翦大破趙國,俘虜了趙王,收了趙國的地盤,然後向北挺進,打到了燕國南邊的邊境。燕國太子丹非常恐慌,便請荊軻去秦國刺殺秦王。

荊軻想了想,如何能讓秦王信任他,想出的主意是:投其所好。當時秦王正向全天下以千金懸賞樊於期的首級,而樊於期正好在燕國。

為了博取秦王的信任,荊軻對樊於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勸得他自殺,拿著他的首級去秦國獻給秦王了。

那麼樊於期是誰,為什麼秦王如此恨他,不惜花千金買他的首級呢?

樊於期本是秦國將領,因得罪了秦王逃到燕國,秦王誅殺了他的父母和族人,還要追殺他。

戰國末秦國崛起,勢不可擋,統一天下是鐵板釘釘的事,天下有識之士投奔秦王都來不及,怎麼會有人明明得秦王重用還要叛逃呢?

翻開有大秦名將錄的《史記.秦始皇本紀》,裡面記錄了每個為秦國出征的將領,沒有樊於期這個人。而在楊寬的《戰國史》中,他認為另一個秦將應該就是樊於期。

此人叫桓齮,公元前237年被秦王拜為將軍,同王翦和楊端和一起攻趙,戰功立了不少,但最後他遇上了趙國的大將李牧,死於李牧之手。

楊寬認為桓齮就是樊於期的理由是:兩人的記載時間相近,樊於期率軍攻打敵國,戰敗不敢歸,於是選擇叛變。且兩人的名字發音相近,也許是百姓口口相傳導致的記錄錯誤。

雖然無法考證當時秦人對兩人名字的讀音是否存在相似,但從兩人的結局上來看,這種說法是不成立的。桓齮攻趙有輸有贏,輸了也班師回朝了的,且最後是戰死在李牧的手下。

司馬光的《資治通鑑》有記載:“秦師敗績,桓齮奔還。

而樊於期是直接叛逃,還被秦王懸賞買首級。

荊軻攜樊於期的首級去刺殺秦王是公元前227年桓齮被李牧殺死是在公元前229年

有沒有可能桓齮當時沒死,而是敗逃去了燕國?戰場上,從李牧眼皮子底下假死,大概率是做不到的。

看樣子,沒有樊於期的記載應該是有其他需要隱藏的秘密。畢竟古代的歷史都是史官記錄的,若王有令,從記載中抹去某個人,是正常的操作。

樊於期叛逃秦國,不一定是與秦王有直接的關係,也許是跟秦王身邊的親近的人有關,比如權臣呂不韋

秦王嬴政繼位後,呂不韋作為輔臣,把持了朝政很多年,加上他和趙太后的曖昧關係,樊於期對他很不滿

公元前240年,呂不韋為報五國聯合攻打秦國的仇,派兵反攻山東的五國。他先派出蒙驁、張唐領兵五萬伐趙。又於三日之後命長安君成蟜於樊於期一起再領兵五萬前去支援。

成蟜當時年少,才17歲,對領兵作戰之事不熟,便凡事都與樊於期商量,對他非常信任

而樊於期此時沒把心思放在作戰上,而是選擇公報私仇,在成蟜身邊不停地訴說呂不韋對秦國的不法行為,指責他盜國,還專門寫了篇榜文揭露呂不韋的惡行

就算樊於期在榜文中陳述的都是事實沒有願望呂不韋,但眼下是對趙國用兵的時候,不是他樊於期表現自己,搞窩裡反的時候。且朝中各將領都懼怕呂不韋的權勢,誰敢在這個節骨眼上響應樊於期?

但是不諳世事的長安君成蟜將樊於期的話聽進去了,他同意趁蒙驁兵馬困於趙國之際,率軍清君側,剷除呂不韋。

樊於期可真是個小人啊,成蟜在他的慫恿之下起兵,他卻沒有兵援成蟜,純粹就是借刀殺人,讓成蟜去當炮灰。

果然,嬴政看到樊於期的榜文後,震怒拍案,遂令王翦帶兵討伐成蟜。成蟜本來就不懂軍事,遇到老將王翦,除了潰敗沒有別的結局。成蟜替樊於期受過,樊於期卻因為沒有參與造反毫髮無損

讓樊於期最終叛逃的導火索,是長信侯嫪毐。

嫪毐本是靠著呂不韋才攀上趙太后這根高枝的,但有了趙太后這個靠山,自己的實力強大後,嫪毐便與呂不韋明爭暗鬥。樊於期憎恨呂不韋,便幫助嫪毐對付他

可他光想著反呂,卻沒想過最想殺嫪毐的人是秦王嬴政。嬴政雖然呂不韋和嫪毐都想除,但首要是除掉嫪毐這個令他蒙羞的奸佞。

作為嫪毐的黨羽之一,樊於期也是嬴政打擊的對象。狡猾的樊於期不會坐以待斃,趕緊逃到了燕國。

荊軻跟樊於期借人頭,大概也是知道樊於期本來就是個小人,死不足惜。

7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自動駕駛”的小米汽車,有多少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