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介紹
2022H1業績基本符合預期,扣非達到預期上限。
多晶硅:上半年出貨11萬噸,市佔率30%左右,成本6萬/噸左右,工業硅價格同比上漲了1萬/噸,樂山二期,雲南等項目均進入產能爬坡階段,雲南爬坡時間較長。成本方面,綜合電耗,硅耗等逐步下降。N型料通過客戶驗證。
電池片:上半年出貨 22GW,同比增加55%左右,大尺寸出貨比例超過75%,預計年底大尺寸出貨比例超過90%,公司目前在推進166尺寸向182尺寸技改,預計整體電池產能年底達到70GW。成本端,非硅成本下降。目前TOPCon轉換效率超過24.7%,HJT為25.67%左右,8.5GWTOPCon預計年底投產,明年電池片預計有30GW投產,2023年年底電池片產能預計達到 100GW。
電站業務:上半年累計併網3.1GW, 實現利潤 3億左右。
農牧:上半年飼料銷量320多萬噸,同比增長接近50%,水產料增長30%+,特種水產料增長50%,豬料逆勢大漲150%左右。
公司年初制定《2024-2026太陽能電池規劃》,2022-2026年,多晶硅實現80萬噸到100萬噸的產能,電池片產能達到130GW-150GW。
包頭二期、雲南二期等20多萬噸硅料項目即將啟動,最晚2024年投產,2024年底實際硅料產能達到80萬噸左右。
120億轉債發行上市,為後續硅料、電池片、組件延申提供有力支撐。
第三期員工持股計劃,總計規模56億,已經完成購買工作。
二、問答環節
1、 公司對於硅料的短期供需、價格趨勢判斷?
2023年,預計裝機規模突破400-430GW,硅料實際有效產量140-148萬噸之間,140多萬噸硅料對應裝機規模430GW,容配比約為1:1.2,全年基本持平,處於緊平衡狀態。2024年甚至可以突破580GW新增裝機規模。公司預計2023下半年供需局面有所緩和,2024之後較難預測,因為終端需求增長難以預測,從歷史來看,可能是超預期的局面,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光伏快速增長趨勢不會改變。價格調整與終端需求刺激釋放導致明年行情波動,價格支撐點預計在20萬元/噸左右。包頭5萬噸項目預計在2022年8月份達產。
2、 新硅料項目相對成本優勢如何體現?
已經量產項目,新能源二期為第六代“永祥法” 正在建設的樂山三期12萬噸項目為第七代“永祥法”,結合未來7、8代“永祥法”,以及新工藝進一步的提升,智能化工廠的推出,生產效率會得以進一步提升,工廠非生產時間下降,單位時間產出明顯提升,預計未來成本會有10%以上的下降。
3、 電池新擴是不是都是TOPCon?對新技術的超額利潤看法?
目前,HJT實現量產仍需1-2年,眉山三期項目為TOPCon,公司一年內項目以TOPCon為主,後續根據市場情況再做考慮。短期來看,TOPCon效率比Perc高,但短期比PERC成本高,N型目前做不到Perc的成本水平。綜合來看,TOPCon比Perc利潤好1-2分錢/W。
4、 組件業務未來目標,策略以及思路?
基於行業發展趨勢,在組件方面適當延伸,組織架構方面,人員人才做準備,基於信息披露原因,不做過多說明。
5、 目前電池片整體行情?對於往後的情況行業供需的判斷?
非硅成本大幅降價,同比下降20%。目前市場處於供不應求狀態,上半年盈利超出預期,下半年預計整體與上半年持平,明年裝機需求大幅增加,盈利和需求都會往好的方向發展。
6、 公司對於電池片業務怎麼平衡新技術與舊技術?
去年所有項目都考慮可持續兼容性,金堂二期、通合新能源項目、眉山一二期做了Perc和TOPCon相關空間的預留,費用也進行了預測,預測單GW投資不會超過1個億。下一階段,HJT預計1-2年不具備大規模量產的能力,一年內項目以TOPCon為主。今年70GW產能中有8.5GW為TOPCon,40GW以上Perc產能具備直接從Perc轉TOPCon的能力,後續公司基於市場接受情況進行決策。公司認為這種投資方式兼顧未來發展以及目前面對的風險,在原有基礎上進行改造所發生的投資對盈利不會有太大影響。
7、 硅料投產節奏?
樂山三期12萬噸明年9月份投產,保山與包頭兩個20萬噸新項目明年年底預計具備條件,公司可能會結合外圍政府設施配套的進度做調整,兩個項目投產時間應該相差不超過三個月,最晚預計於2024Q1Q2分別投產。
8、 限電對樂山產能影響?
大約影響5-7天,樂山下雨,21號之後會有所改善,影響比較有限。
9、 硅片達產情況,與電池片保持的產能比例?
15GW拉棒預計9月份全部投入運行,拉晶供應充足,隨著後面硅料產能的釋放,拉晶的工藝不會出現太大問題。公司下一步會進一步觀察拉晶技術升級以及N型發展趨勢,然後再規劃,目前公司目標在拉晶環節全面領先。
10、20萬噸硅料產生規模效應,成本水平?
較前期投產,10%以上的下降。
11、低電價區域的可持續性?隨著格局改善,先發優勢會不會更明顯?
全國電價窪地在後續電價會有所上漲,電價要看相對電價水平,預計未來電價差距減小,利好先發企業。公司認為成本是相對對標,去年年底通威在原有電價要素上處於相對劣勢,同行在新疆設廠電價低,但公司成本水平仍然處於行業前列,隨著行業內外新建產能釋放,公司更具優勢,隨著電價差距減小,通威原有的電價劣勢會抹平,成本優勢進一步體現。
12、工業硅價格抬升,公司產業佈局?
初步統計目前已經建成,在建中以及未來規劃,產能有600多萬噸,工業硅的發揮受季節性以及區域政策的影響,前期沒有做到良好的產能發揮,從絕對產能角度非常充足。公司在工業硅方面保持跟進,實時監控技術進步,供需變化,未來公司會在工業硅技術儲備上發力,在合適時機適度佈局,爭取保證絕對領先。
13、N型料定價模式如何,23年N型料供需展望?
18年後公司所有新建項目均定位N型高純晶硅,能夠批量產出N型料。公司N型料製備在全面供貨,主要量產廠家全覆蓋,根據下游需求增加在增加出貨,量產產能絕大部分都能滿足N 型要求。
N型料成本會提升一點,但比較難拆分。P型料直接用到N型也沒有問題。
定價方面,N型有2-3千/噸溢價,預計23年隨著N型需求增長,對高端產品會形成更高溢價,大概3-5千/噸。
14、技術如何把效率提高到24.7%,技術優劣性?
通威積極參與TOPCon研發,眉山PE路線。PE有優點,柔性化能力強,摻雜溶度可控,石英耗材帶來運行成本低。難度在首次開發與使用,經驗比較少,難度比較大,還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也不能說PE效率高於LP,但TOPCon路線選擇上,公司認為PE是可控與成本最佳的選擇。
15、組件環節競爭力在哪裡,公司從小到大過程中主要挑戰在什麼地方?
組件從製造屬性看,通威在硅料與電池都體現出生產維護能力,組件環節一直有技術經驗積累,賽維本身有幾百MW組件,也在做擴大延申,公司有6GW組件產能。參考公司在電池硅料環節管控能力,公司在組件環節優勢會體現。疊加硅料電池佈局,公司在組件優勢會比較明顯,空間與機會還是有的。分佈式與海外2C屬性明顯,通威以前飼料起家,有很強的銷售基因,兩個行業相似處還是有的。市場對公司銷售接觸的比較少,但公司在銷售的基因還是有的,後續在宣傳方面市場會逐步看到通威的身影。確實需要一定的時間,短期不能說僅有成本優勢就能建進去,品牌的搭建可能是未來組件環節一個主要挑戰。
16、限電為總量控制,公司電池與硅料合在一起控制,硅料連續生產更好,是否會限電環節讓步給硅料?
電網有大網和局域網,區域上雖然有調度,但實際中,樂山市雖然會給成都市支撐,但是有限的,電力緊張是全川範圍內的,相互之間的調配有限。
樂山硅料環節,樂山電網相對來水比較好,來水後樂山會恢復的最快,當下相互支撐由於網架支撐以及全網缺電調配有限。
17、恢復電力後是否有爬坡過程?
實際生產用保安負荷,都是在運轉的,保障系統一直在循環,電力來後提升非常快,保證最低保安負荷的狀態。從冷到熱有爬坡,熱的一來電就是正常生產節奏。
這5-7天的電力也會體現在成本里,全年看成本影響會比較小。
18、明年預測硅料140-148萬噸產出,是基於各家硅料現有規劃正常投產,是否考慮投產比較慢的情況?
公司預測基於各個項目公告計劃做的測算,沒有做不達預期以及對裝置不及預期做的預計,是相對正常下做的產出。
各家在大的改良西門子法沒有差異,但具體細節工藝有差異,具體爬坡長短有變數,不會每家都與公司一樣,包頭1個月滿產,但不能誰都能做到公司這樣。真正需要的時間還是存在不確定性,3個月,半年,更長的都有。
19、公司預判430GW裝機的結構?明年組件價格?
整體看,是個初步預測,大陸120-150GW,剩下的部分在海外,無論歐洲、北美、南美市場都有相對高速增長,今年還有供應鏈不足導致裝機落到明年。
20萬的硅料價格是基於明年的供需,基於拉晶需求以及終端需求。明年上半年相對緊張,組件價格往下走會刺激需求,從而對價格行成支撐。海外價格支撐性很強,國內組件1.8元/W可以進行集中式的裝機,對硅料的承受度都是20萬+,短期組件價格落到1.8元/W以下,對光伏裝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20、明年N型電池需求帶動N型硅料需求,公司也有硅片佈局,後期N型硅片策略?公司15GW拉棒項目是否受限於坩堝?
N型15GW拉棒承上啟下,對內部推廣以及配合驗證,對下游N型電池發揮了很好的作用,產業鏈協同比較好,目前看N型硅片使用是非常好的。N型低氧以及少子壽命公司已經全面掌握,坩堝產能很足,主要是石英砂,中國產與進口只有幾個指標有差異,中國產只對坩堝產出與使用壽命有影響,對產品質量的影響是可以克服的。公司找到戰略合作方,在石英砂方面也有合作,N型需求起來,公司體量不會成為瓶頸。
明年需求公司還僅考慮了硅料環節價格下行帶來的需求爆發,30萬降到20萬後能夠支撐3毛組件降價,組件能夠到1.7-1.8沒有問題,國內很多項目已經擠壓了1年甚至超過1年,需求非常不錯。考慮到硅料價格向下,其他輔材環節利潤也會降低一些,拉低組件價格刺激需求。
21、TOPCon比PERC成本高多少?展望?
從公司技術路線以及前期中試線情況,TOPCon非硅高3-5分,主要是銀漿單耗的原因,從銷售價格看,行業高5分,疊加有1-2分的優勢在其中。
就瞭解到的情況,石英砂不會成為行業瓶頸,中國產砂與行業有差異,算下來成本會提升,但從拉晶環節成本看,後續硅料讓利,對於大陸石英砂造成的產業鏈成本的上升是可以覆蓋的。
22、長期來看硅料價格還是迴歸合理位置,市場擔心盈利高低波動,公司怎麼看?
硅料環節讓通威虧錢是不容易的,概率不大。未來看,硅料高價導致今年盈利好,明年後年可以預計硅料價格判斷,大家心裡有個判斷,根據明後年情況可以看到利潤。但最低的利潤在哪裡誰也不知道,參考過去歷史,行業最低價格維持的點也是非常短的。
23、行業低谷提供了行業整合機遇,未來公司產能是否有整合機會?
有這種可能性,但還是要評估,對行業中各家企業都有這種機會。
24、市場給公司現在的估值非常低,硅料電池都是波動性比較大的,好的時候會掙幾年的錢,公司是否會平滑收益?
行業中有很多專門做硅料與電池的公司,估值各有高低,作為實業企業,估值不是公司考慮的事情,公司長期競爭力與發展是沒有問題的,價值發現交給市場。
公司做組件佈局,也是考慮上游降價,組件是否會留存部分收益,公司在電站也有佈局,主要也都是平滑盈利波動。
25、電站漁光一體未來如何佈局?
漁光一體是未來長期發展的戰略,不是規劃多少做多少的問題。短中期,公司精力與資源還是在硅料電池組件,電站基本上每年500MW-1GW擴張。
26、IBC與鈣鈦礦進度?
公司IBC試驗線包括了鈣鈦礦試驗線,首片IBC電池7月下線,目前在產線優化中。鈣鈦礦實驗線7月已全部搭建完成,年內鈣鈦礦電池也會下線,進行產線的優化。
27、新疆硅料問題,如何看待公司的利好?
新疆是個非經營問題,不是很方便回答。整體來說,無論任何行業,企業的勝出還是靠核心競爭力,主要看內生競爭力,其他都是一些短期的行為。
28、顆粒硅也在做相關摻雜,公司如何看待?在N型中推進如何看?
顆粒硅最好從友商情況做了解。顆粒硅不是新技術,國外一直做了研究佈局,但最終都退出,公司認為改良西門子法更加成熟穩定,是行業大的趨勢,通過不斷技術進步,成本已經非常有競爭力,在成本與產品兼顧也做的很好。棒狀硅雜質不到顆粒硅十分之一,顆粒硅部分環節存在差異,會墊高下游成本。兩種方法對促進行業發展是好事,但最終判斷還是交給市場。
29、硅料中長期市場佔有率目標?海外在鼓勵本土產能,公司是否考慮全球化佈局?
通威硅料板塊中長期規劃,結合中長期優勢,按30%-35%規劃和推進。公司不僅在產能規劃,而且在擴張,整體伴隨核心競爭力的體現,做大與做強同步體現。
海外 美歐產業政策做本土化扶持,但更多是產業體系打造,通過補貼或者政策加持,效果較差。歷史上美國也做過類似的事情,背後效果不好,成本較高,不如國內的高度集成與自給,針對硅料環節在研究海外佈局的可能性與可行性。根據國家戰略以及公司需要,在合適的時間做一些海外動作,但具體時點與規模上還要做研究,相關研究也確實在做了。
30、23年電池擴產計劃,TOPCon是否有存量改造的計劃?
公司今年電池產能70+GW,23年底80-100GW,24-26年130-150GW,已經公示過了,也在有序推進。TOPCon改造情況,有一定的成本優勢,1-2分成本差異,但不足以大範圍支持改造,公司做了改造的準備,後續還是看市場情況。
31、電池片盈利改善,23年 TOPCon與PERC盈利差?是否會先上再改造?
當前看,TOPCon成本有劣勢,售價有優勢,1-2分,改TOPCon可能不大,新上線是趨勢,TOPCon 23年規模比較大的,大概100GW產能,大部分會直接上。老的產線會根據市場情況,可能會改造。
改造投資會有增加,PERC提效空間與TOPCon也會有差距,改造TOPCon不會成為行業趨勢。
32、perc使用壽命還有幾年?
估計2-3年。公司在上TOPCon,老產線也可以升級到TOPCOn。市場與技術都在發生變化,公司基於未來不確定性,預留了接口。具體壽命幾年很難下判斷。
三、公司總結
公司在研發投入生產與佈局的邏輯,研發上都在全產業鏈,多技術研發佈局,但對外交流很少交流數據,投資環節公司也更謹慎,公司最多快半步,公司在效率成本非常有把握時才會投入新的,儘量延長老的週期,最大限度減少資產沉澱與損失。公司在很多環節與公司交流的不太多,等到該產的產出後自然會有體現,並非公司沒有做,而是公司在更穩健的經營。
公司整體投資與產業鏈佈局,公司公告2020-2023,2024-2026投資計劃,2個20萬噸硅料都是具體落地的,落地會嚴格按照規劃去做。組件也在做小規模研發,公司本意不想做組件,但不排除公司後續會做統籌規劃,後續電池規劃可能與組件結合起來考慮。
前期之所以會出現產業鏈盈利波動,與產能階段性不足,各環節參與者太少有關,應對行情波動還是不足,公司這次堅定做出規劃,往組件30-50GW去做。針對兩個環節價格波動,未來會更穩健一些。以量補價,通過市佔率提升,更重要的是電池片目前優勢盈利能力競爭,不會出現利潤的大起大落的波動。宏策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