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脫口而出的“揣測”其實是放大了心中對孩子的偏見。
偏見往往會造成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誤解,讓兩代人漸行漸遠。
作者 | 粥粥前幾天,我帶著女兒去餐館吃飯。
吃飯期間,女兒把自己碗中的胡蘿蔔挑出來,問我吃不吃。
我想也沒想脫口而出:
“就愛把自己不愛吃給我!”
她看了我一眼,欲言又止,繼續低頭默默吃飯。
沒一會,女兒看我沒吃到三明治,就把手中剩一半的三明治遞給我。
我卻輕哼道:
“你這是又吃不下了才給我啊!”
這時,女兒好像忍無可忍了:
“你這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怎麼總是往壞了想我啊!”
看著她生氣的表情,我卻一點也沒覺得自己冤枉了她,感覺孩子從小就這樣嘛。
可在那之後,女兒總是悶悶不樂,也很少和我談心了。
生活中,好像很多父母都習慣於用自己的刻板印象去看待孩子,覺得自己可以一眼看穿孩子的各種小心思,然後隨意的說出自己的看法,卻未曾考慮過這些話對孩子帶來的影響。
那些脫口而出的“揣測”,其實潛藏著對孩子最大的惡意。
作為家長,我們真的要時刻反問自己:
我真的沒有誤解孩子嗎?
昨天我剛讀完了一本書——《親子溝通密碼》。
書中說,我們與孩子溝通時,需要“清零刻板印象”。
書中寫了一個案例,一位媽媽來諮詢作者鄒璐,向她訴苦:
抱怨家裡的哥哥總是欺負弟弟,搶弟弟玩具,還沒禮貌、喜歡罵人......似乎沒有一處優點。
這時,作者問媽媽:
“請你找出欺負弟弟的反義詞。”
媽媽說:
“那就是愛護弟弟。”
她又讓媽媽回想老大愛護老二的場景,媽媽也舉出了不少例子:
“弟弟小時候他幫我遞奶瓶,上次出門沒帶弟弟,還提醒我買禮物......”
說到最後,這位媽媽恍然大悟,其實哥哥真的很愛弟弟,對弟弟很好,我怎麼能只盯著他不愛弟弟的部分,而不去鼓勵他愛護弟弟的舉動呢?
太多的偏見充斥在父母的心中,不知傷了多少孩子的心,消磨了多少孩子的性格。
當父母學會清除心中的偏見,就很容易發現孩子是靈動的、鮮活的,不斷變化成長的。
綜藝《爸爸去哪兒》中有這麼一幕,林永健的兒子大竣一進房間後,便把桌子上一排排的酸奶一股腦的全塞進書包裡。
父親進屋看到後立馬嚴厲呵斥:
“你別裝啊,你裝這個幹什麼,你這樣很不好啊!”
他看著兒子一臉坦然又不知所措的樣子,把書包裡的酸奶擺好後,便讓大竣關禁閉,自己在屋裡反思。
過了會兒,他把大竣拉到外面談心,一上來又是一頓說教:
“佔小便宜可不好啊,我們幹嘛要佔便宜呢......”
而大竣坦言道:
“我想別的小朋友好像沒有。”
他聽到後,明白誤解了孩子,立刻向兒子道歉。
其實,孩子難免會犯錯、會失誤,但有的父母把這些失誤放大為自私、冷漠。
如果父母沒有耐心去體驗孩子的成長細節,自然看不見孩子的內心和需求,從而只能不斷放大自己的觀點去判斷孩子的對錯,而這容易導致誤判。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不夠好,而是父母帶著有色眼鏡看待孩子。
我們總是覺得孩子不夠懂事、聽話,但或許是我們從未認真看清孩子的心。
梭羅曾說過:
“放下偏見,什麼時候都不晚。”
只要父母肯花時間耐心傾聽、溝通,就會發現,父母口中那些不太好的評價,其實只是放大了心中的偏見而已。
前幾天,我發現我的女兒“叛逆”了。
之前,女兒日常生活中還會幫我做家務,如今,她是一點活也不幹了,還特別較真,跟妹妹在一起玩也一點虧都不吃,一說她幾句,就橫眉冷對的摔門進屋。
女兒現在除了洗漱、吃飯、上廁所,是半點也不踏出自己的臥室,每天悶在房間裡不知道幹什麼。
一次,我在飯桌上不經意的說:
“你現在怎麼越來越不懂事呢?這麼叛逆呢!非跟別人對著幹啊?”
沒想到,女兒冷哼一聲:
“你之前不是一直說我冷漠、自私嗎,你都這麼說我、想我了,我能不這麼做嗎!”
說完,她就又摔門進屋了,留下我一臉懵的坐在原地。
原來,是我曾經脫口而出的話,讓孩子覺得“反正已經這樣了”,不如就“破罐破摔”了。
孩子一旦被貼上“不好”的標籤,就很容易成為標籤中同樣不好的人。
心理學家W.I.托馬斯曾說:
“如果人們將情景看做是現實的,那麼它們的結果也是現實的。”
這就是由心理學家羅伯特·默頓提出“自我實現的預言”,也稱“自證預言”。
是指我們對待別人的的態度會影響別人的行為,最後也會影響他們對自己的看法。
父母那些不好的“隨意揣測”,也終將成為孩子也會逐漸變差、變叛逆的生命預言。
時間久了,孩子厭倦解釋,把所有辯駁的話埋在心裡時,你們之間的親子關係也漸行漸遠了。
看似簡單的“揣測”,背後隱藏著孩子“叛逆”的炸彈,以及惡化親子關係的導火線。
在《智慧教養》中有這樣一句話:
“錯誤的教養方式製造出錯誤的孩子,它們因此衍生出的影響,遠比父母想象中多得多。”
智慧的父母懂得放下心中的偏見,滿懷期待,用成長的眼光看待孩子的優缺點,並不斷引導、肯定、鼓勵他。
因此,最高級的家庭教育,並不是“管”而是“懂”孩子。
1. 冷靜下,傾聽孩子的心聲
曾看到一位媽媽的分享:
她晚上下班回家正在準備晚飯,當她從廚房出來看到那一幕,差點就火山爆發了。
她看到女兒從眼睛到下巴還有額頭,全都塗滿了口紅。
她控制住了自己的脾氣,溫和的向女兒表達著自己的不滿:
“茜茜,你這樣浪費我的口紅,我很生氣。”
然而,她話還沒說完,女兒就一本正經的說:
“媽媽,我畫了一個魔鬼妝,就是想逗你開心一下。”
她哭笑不得,看著女兒開心的臉龐,心想:幸好自己的處理方式不是發火指責抱怨孩子。
有時,事情並不像父母眼中看到的那樣,而是我們不瞭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
所以,孩子犯錯的那一瞬間其實是最考驗父母的瞬間,能否及時冷靜下來傾聽孩子的心聲是關鍵。
一旦處理方式不恰當,就很容易引起親子間的矛盾和誤會,而世間最傷人的誤會就是父母對孩子的誤會。
2. 蹲下去,換位孩子的角度
看過一個故事:
媽媽帶著女兒去參加晚會,裡面有華麗的裝飾、絢爛的燈光、豐盛的美食。
她本以為女兒會很開心,可女兒卻一直悶悶不樂,拉著她的手想要離開。
她訓斥了女兒一頓,女兒坐在地上哭鬧起來,她只好蹲下身子拉起女兒。
但在她蹲下的那一刻,她眼中的世界只剩下晃動著的大腿、高高的桌子,和自己之前看到的美景完全不一樣。
那一刻,她明白了女兒的哭鬧。
其實,蹲下去不止是簡單的行為,更是換位到孩子的角度。
在孩子眼中,你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齊平的朋友。
當你學會放下高高在上的心態,蹲下來,和孩子打成一片,才能真正讀懂孩子的世界。
3. 敞開心,和孩子的“叛逆”和解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和父母有摩擦,這時,父母就覺得孩子“叛逆”了。
明明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卻總是劍拔弩張,父母指責抱怨孩子,孩子也橫眉冷對......
與其總是和孩子吵得不可開交,不如敞開心懷,和孩子的“叛逆”和解。
-
停止你的嘮叨和大喊大叫:
嘮叨並沒有用,只會增加孩子的對抗情緒,而一旦大喊大叫會促使雙方分泌大量的腎上腺素,父母孩子就一定會產生激烈的爭吵。
-
每天發現孩子的一個優點,並告訴他:
這不僅促使父母轉變角度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也讓孩子的“叛逆”慢慢軟化。
當父母學會敞開心和孩子的“叛逆”和解後,孩子自然能感受到你的善意和愛意,自然而然,孩子變得有愛,親子關係變得更融洽了。
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警告過我們:
“孩子終將活成我們嘴裡描述的樣子。”
其實,父母最常犯的錯就是,自以為的弄懂了孩子,用這種“隨意揣測”指導孩子的行為。
只有父母多走進孩子的心,才能清楚的瞭解,孩子的世界中哪裡是懸崖,哪裡是險峰。
願世上每一位父母,都能及時發現孩子身上閃光點。
更願世上每一位孩子,都不會遭受父母“隨意揣測”的惡意,做最自信的自己,體會世間每一份善意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