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黑人可以說是在全球“氾濫”,美國、日本、法國乃至我們中國,大街上都有不少黑人的身影。尤其是法國,就連國家足球隊有超過一半的人是黑人球員。
值得一提的是,在不少國家都被黑人“染黑”的情況下,俄羅斯卻出淤泥而不染,因為他們大陸的黑人數量很少。
有人說,黑人生活在炎熱的非洲,不適應俄羅斯寒冷的氣候,不喜歡去那裡,所以俄羅斯的黑人才會那麼少。這是一小部分的原因,並不是主要的。
真正的原因是,蘇聯60年前的慘痛教訓還歷歷在目;即便蘇聯已經不在了,但繼承其衣缽的俄羅斯,依然不敢忘記前車之鑑。
二戰結束後,蘇聯和美國成為世界上兩個超級大國。1960年1月,為了提高國際影響力,擴大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聯繫”,蘇聯讓更多的黑人過來留學,並給予他們遠超大陸民眾的優待。
來蘇聯留學的黑人,不僅學費全免,每個月能領到90盧布的補貼,比一些蘇聯民眾的月薪都高。此外,黑人還可以進入部分特權階級消費的場所。如此優渥的待遇,讓很多黑人蜂擁到蘇聯。
1959年到1960年,蘇聯大陸僅有72名黑人留學生;1961年,這個數字增加到了500;到60年代末期,蘇聯大陸黑人留學生的數量,已經高達4000人。
然而,這麼多黑人稂莠不齊,給蘇聯社會帶來不安定因素。品性不好的黑人,來到蘇聯後嗜酒如命。窮慣了的他們,拿著蘇聯政府的補貼花天酒地,還四處留下風流債;利用手裡的錢勾搭蘇聯女性。
與此同時,涉及黑人的犯罪案件也不少。根據前蘇聯的檔案記錄,黑人喝醉酒後毆打蘇聯男性,猥褻蘇聯女性的案件,每年會發生好幾起。
隨著時間的推移,蘇聯民眾愈發看不慣,仗著優待政策為非作歹的黑人;黑人留學生也覺得自己受到種族歧視,對蘇聯感到不滿,大肆宣揚其不如歐美國家。
雙方的矛盾因此變得越來越深,最終在1963年12月徹底爆發。當時一位名叫埃德蒙·阿薩雷·阿多的加納籍黑人留學生,被發現死在了莫斯科郊外。
為了避嫌,蘇聯政府調查死亡原因時,還特地找來兩位加納籍的非洲醫生。最終確認,阿薩雷阿多是因醉酒神志不清,走到郊外後暈倒在路邊被凍死的。
但黑人留學生不信,他們認為這一定是種族歧視帶來的謀殺。數百名黑人糾集起來,舉著橫幅圍攻紅場,沿途燒燬不少汽車。他們還圍攻了加納駐蘇聯的大使館,連續幾天在門口露營,喝酒狂歡,高聲抗議。
事情鬧大後蘇聯不敢怠慢,先是讓黑人選出幾個“最高領導”,和蘇聯高層直接對話;還公佈阿薩雷阿多死因調查的詳細報告,這才慢慢平息事態。
黑人“圍攻紅場示威”遊行爆發後,蘇聯民眾與黑人留學生徹底對立,尤其是各大蘇聯高校,經常爆發本國學生和黑人衝突對峙的情況。
經過考慮,蘇聯遣返了一大批有不滿情緒的黑人。花錢請黑人過來留學,最終落得如此狼狽的局面,蘇聯的教訓不可謂不慘痛。如今的俄羅斯,牢牢記住歷史上的教訓,不敢輕易讓黑人過來留學,大陸的黑人數量也少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