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先生畢業的那個時期,可能是中國第1批畢業雙向選擇的大學生。既可以等待國家分配,也可以自己去尋找單位聯繫,然後定向派遣。當時所有的民眾都盼望著去廣東,年輕人自然想去南方闖一番天地,所以就去了廣東省的某一家國有四大行。
報道了之後才知道,雖然廣東經濟非常繁榮,一片欣欣向榮之像,但是人才確實缺乏得非常嚴重。在一些傳統的銀行內部,也是體制相當落後。我們那家銀行有3000多員工,大學本科畢業的也僅僅不過20多人。我們當年一口氣去了近80個本科生和研究生,在隨後的幾年每年都有離職的,到現在為止仍然留在銀行的可能也就三五個人。
當年的銀行那是非常的傲嬌,一開始有新來的大學生提出辭職,銀行是絕對不會批准的。當時記得人事部門說了一句話,從來只有銀行炒人的,沒有員工炒銀行的,你好沒有辭職一說。那時候記得就反問銀行人事部門,如何才能離開銀行呢?人事部門回答只有等開除。最終上交一份辭職信,再也不上班,果然幾個月之後迎來了一份開除通知。
當時的國有銀行體制非常僵硬,即使在改革開放最前沿的廣東,外面辭職創業都形成了浪潮,但是銀行內部仍然是大一統的國有管理體制。不容許員工辭職,只要待在銀行可以分配房子。但是工作崗位不允許自己選擇,這種生活肯定不是一個年輕人想要的生活。所以大家紛紛通過讀研究生、出國、被開除來選擇離開銀行。
銀行是一個巨大的運轉機器,其內部有著嚴密的管理規則以及等級森嚴的上下級制度。每一個人在其中僅僅是一個螺絲釘,可以發揮的能動性是非常的小。如果一個人的性格是比較忍耐和安於被安排的,那其實國有銀行就是一個不錯的職業選擇。只要能夠待夠一段時間,同規則合併在一起,慢慢自然會得到提拔和任命。
在2001年之後四大行開始了商業化改革,現在已經是國有控股的股份多元制企業。但是如果大家在其中工作,還是能感覺到上個世紀留下來的一些規則和傳統。說那些規則帶有著陳腐味道吧?但是他保證了四大行龐然大物般的穩定。說那些規則是必須存在的吧?但是他適應新事物新變化的節奏會很慢。
如果你認為能夠做一個螺絲釘,又喜歡在銀行這種冷靜的環境中,慢慢成長。那麼去四大行工作就是一個好的選擇。如果你認為可以在壓力下快速成長,可能那些股份制銀行更能帶給你成長的挑戰。#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