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受不了高溫,就離開廚房。上週,歐洲和美國的大部分地區成為廚房的一部分,因為熱浪使全球數百萬人的生活變得更熱。但是,儘管大多數受極端高溫影響的美華人都得到了緩解,但許多歐洲人卻發現自己被困在沒有空調的隱喻廚房裡。空調對地球來說並不是最好的東西,從長遠來看,關心它們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很重要,但歐洲人可能需要在短期內多關心一下自己。
如果在美國熱得令人不快,人們除了去海灘還有很多選擇。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的數據,88% 的美國家庭都有空調,所以呆在家裡往往是一種選擇,如果你家裡沒有空調或者想出去,你可以去餐館、商店,商場,圖書館,博物館和許多其他建築物來打敗熱量。
但在歐洲,情況就完全不同了。《華盛頓郵報》最近報道說,只有 20% 的歐洲家庭有空調,而且在學校或辦公室裡很少見。今年早些時候,我在波蘭擔任英語教師時學到了這一點。我的公寓沒有空調。我的學校也沒有。你去美國消暑的一些地方也沒有。
在本月早些時候的一日遊中,我對在涼爽宜人的博物館裡觀看藝術的下午感到興奮,卻發現我參觀的兩個博物館都沒有空調。他們只有除溼機和幾個風扇來保護他們 19 世紀的繪畫和中世紀的木雕。展示櫃中的溫度計顯示溫度為 28 攝氏度(82 華氏度),僅比室外溫度略低。停滯的 82 度空氣並不能為欣賞藝術創造良好的條件。
歐洲普遍缺乏空調有多種原因。歐洲的電費更高,德國和丹麥的電價是美國的兩倍多美國和歐洲部分地區的平均收入相近,但在其他地區,工資遠低於美國,這使得空氣空調不太實惠。氣候意識使許多人不願接受導致氣候變化的技術。其他文化差異也可能起作用,有些人將各種疾病歸因於流動的空氣。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