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周月明
編輯 | 苗正卿
題圖 | 視覺中國
“在美國,加入露營大軍的,不只有中產,還有00後和流浪漢。”在被問及中美露營市場的區別時,資深從業人士馬宏飛說。
疫情影響之下,大陸露營經濟日漸火熱,海外露營市場的數據貌似也一片大好。
據KOA(Kampgrounds of America,北美最大的露營地連鎖機構)調查發現,美國有5700萬家庭表示自己2021年至少有一次露營旅行,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8%,是該機構自開始記錄數據依賴同比變化最大的一年。此外,據海關統計,2021年1-9月,天幕、帳篷、野營用品的進出口總額達211.15億元,同比增長41%。
在此潮流之下,做跨境生意的華人蠢蠢欲動,想在戶外行業尋找新的機會。但資深從業者卻顯得更為謹慎。
如此看來,歐美的露營市場貌似沒有想象中那麼“香”。
“歐美戶外市場已非常成熟,消費者習慣、渠道佈局都與大陸有很大不同。”馬宏飛說。擺在戶外跨境人面前的,是兩種市場的巨大差異。
成熟的消費人群
在馬宏飛眼裡,美國露營人群正在兩級分化。
一邊是成為露營市場中堅力量的00後,他們愈發熱衷豪華露營。據KOA報告,2021年,千禧一代和Z世代創造的收入至少佔豪華露營市場的44.5%。
而另一邊,是愈發壯大的美國流浪漢露營大軍。據新華社衛星新聞實驗室觀測結果:相較於2019年,美國城市中疑似無家可歸者搭建的帳篷面積增加了約4倍,部分地點增加超10倍。為防止“帳篷城市”越來越多,美國還提出禁止流浪者露營法案。
當然,流浪漢露營大軍並不是從業人士考慮的範圍,但巨大的群體差異也折射出美國露營市場的特點,那就是足夠多樣、足夠細分。
國內盛行的精緻露營在美國並不少見,但相較於“自帶裝備式露營”,美國的精緻露營多發生在營地或帳篷酒店。據馬宏飛描述,很多美國家庭都會租或買一塊固定營地,他們的裝備常年放在那裡,有營地人員統一管理,這種模式在國內也有,但處於剛起步階段。目前,國內更流行日韓式的“搬家式露營”。
除精緻露營之外,美國露營人群還更偏愛輕量露營產品。
據王雷描述,很多美國消費者露營方式非常隨意,一個帳篷、一張防潮墊、一個睡袋就能滿足他們的露營需求,他們要求更輕的產品,一個大揹包就可裝下。這部分人群更像是大陸的傳統戶外愛好者,但區別在於,這部分人群在大陸尚屬小眾。
目前,國內很大一部分跨境露營賣家,都在做輕量化的產品。不僅由於消費群體足夠,還因為物流更為便利。據王雷說,國內的精緻露營類產品一般體積較大,較為笨重,除非有海外倉,否則物流成本很高。而輕量化的帳篷則完全可以一件發貨,對中小跨境電商賣家更為友好。
“美國露營市場比中國早發育幾十年,各種需求都被挖掘了。”馬宏飛說。
美國露營市場除細分多樣之外,消費群體也相對成熟。
王雷對此有頗多感受:“他們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而且也會使用。”在他眼裡,美國消費者比大陸新興的露營群體要理智得多,且售後簡單。他們多數在購買前,就已看過不少評測視頻,且不必一遍遍教其使用方法。
相較之下,大陸消費群體很多還處於小白的狀態,戶外從業者需要花費更多精力和財力來培育消費習慣,小白們也需要踩一遍露營產品的坑,才能瞭解自己的需求。
除消費群體較為成熟之外,美國戶外產品的線下渠道也較為完善。
“美國的戶外店就像大陸的五金店或菸酒超市一樣常見。”馬宏飛說,而且,在沃爾瑪等大型商超中,帳篷等戶外產品也隨處可見。
慢半拍的營銷節奏
但相較於高覆蓋的線下市場,美國戶外市場的線上營銷卻比大陸慢了幾個節拍。
大陸的精緻露營熱,離不開小紅書的曬照、B站的vlog與抖音的短視頻。戶外公司也愈發重視這一宣傳渠道,對網紅的投放與合作也更加頻繁。
但據王雷稱,在美國市場,這種合作還不是太深入。露營領域的達人們很多都是自發評測露營產品,並不是商業合作的形式。
“他們很多隻是在分享自己的真實使用感受,最多就是與我們聯繫索要樣品。“王雷說。據他描述,他了解的戶外品牌也多是寄樣品給相應達人,大量的投放網紅並不多見。
“這與美國的網紅生態也有很大關係。”馬宏飛說,在美國,網紅經濟並不如大陸發達,且頭部網紅與腰尾部網紅相差甚大,大品牌多投放頭部網紅,腰尾部網紅矩陣宣傳的模式並不多。
”這對於我們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會。”王雷說。美國網紅生態的不成熟,令他們需要付出更多溝通成本和預算,才能獲得好的合作資源。但與此同時,若產品過硬,也意味著能吸引到更多免費“自來水”。只有性價比足夠高,才能獲得更多推廣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