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見過愛炫耀的人嗎?
話裡話外,他們都在強調自己的不同,可以說,沒有你想不到,只有他炫耀不到。
很多人都不喜歡和這樣的人來往,一點點小成就會被他們誇大,沒有能力勝任的事還喜歡逞強,拿著一點成果沾沾自喜。
但是,為什麼有人愛炫耀呢?
個體心理學家阿德勒給出了答案,他說:“任何一種凌駕於他人之上的舉止背後,都有一種亟需隱藏的自卑感存在。”
簡單來說,越愛炫耀的人,越自卑,其中的原因,阿德勒給出了準確的解釋。
自卑的人,一定會低調嗎?
在很多人的認知裡,越自卑的人,越低調。
似乎只有當一個人將頭低下,連腰都直不起來,和人說話也戰戰兢兢時,才會讓人他覺得自卑。
但事實並不如此,因為自卑不止有一種表現方式。
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中,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
母親帶著三個孩子去動物園,在動物園看到兇猛的獅子後,三個孩子皆被獅子的威風嚇到,卻表露出了不同的情緒。
第一個孩子迅速躲到母親背後,臉色蒼白地說:“媽媽,帶我回家吧。”
第二個孩子愣愣站在原地,用顫抖的聲音說:“我不怕它。”
第三個孩子故作鎮靜地問母親:“媽媽,如果我衝它吐口水,那會怎麼樣?”
三個孩子都明白,面對獅子時,自己處於劣勢,可因為性格的不同,他們展現自卑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現實生活中,類似的案例很常見。
有人因為個子低而自卑,所以在人群中總是不願意抬頭,似乎看不到別人比自己高,就不會顯得太低。
有人同樣因為個子低而自卑,卻試圖通過其他方面的優勢消除自己的劣勢,他們將對身高的在意隱藏起來。
但還有一些人,因為個子低而自卑時,卻表現得異常“驕傲”,甚至會嘲笑那些高個子的人都是一些“傻大個”。
後者不懼談論身高,其實是用不屑來隱藏自己的在意,通過打擊別人,來獲得一時的心安和慰藉。
其中的道理,也適用於愛炫耀的人。
換句話說,愛炫耀這件事中所隱藏的,本身就是一個人極強的自卑感。
為什麼說炫耀,是自卑的表現?
前段時間,刷到一則新聞。
不過14歲的男生,為了給遊戲充錢,花光了家裡所有的錢,雖然只有5萬,卻是自己的父母靠撿廢品,攢了五年的所有收入。
而他花這麼多錢的唯一原因,就是想給自己的朋友們炫耀自己的新裝備,想被別人看得起。
因為這件事,不禁想起芥川龍之介在《河童》中寫過的一句話:“我們最想炫耀的東西,恰恰是我們沒有的東西。”
很多時候都是這樣,一個人越是沒有什麼,越喜歡炫耀什麼,自卑感越強,想炫耀的慾望也會越勝。
具體原因無非兩點。
首先,不自信才喜歡包裝自己。
我曾見過剛畢業,便分期買奢侈品包包的女生,她們似乎覺得買了奢侈品包包,就真的能躋身有錢人的行業,能證明自己的能力。
可這種對自己的“無效包裝”中所能看出來的,也只是一個人對自己能力的不自信,以及對曾經的自卑。
因為真正有能力的人,不需要靠虛華的外物來包裝自己,也不需要靠炫耀來滿足自己的內心。
其次,因為太在意,才想要強調。
你有沒有發現,越有錢的人,越怕別人知道自己有錢,他們怕有錢會惹麻煩事,也怕別人來問自己借錢。
但越是沒錢的人,越怕別人知道自己沒錢,他們怕別人看不起自己,怕別人看穿自己的窘迫。
後者的炫耀,無非是為了隱藏自己的自卑,卻無意間暴露了自己的在意,可只有缺少的人,才會有那份成為了執念的在意。
作家亦舒在《圓舞》中寫過這樣一段話:
“真正有氣質的淑女,從不炫耀她所擁有的一切,她不會告訴人她讀過什麼書,去過什麼地方,有多少件衣服,買過什麼珠寶,因為她沒有自卑感。”
自卑的人,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己不相信自己可以,才喜歡通過炫耀顯得自己高人一等。
自信的人,不需要通過打壓別人來證明自己的優秀,自然不會喜歡凌駕於他人之上,不愛炫耀,低調內斂是最明顯的表現。
願我們都能成為不愛炫耀的人,強大且謙遜,富足又坦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