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開車路上遇到堵車,你是無聊等待、還是聽音樂轉移注意力?對於浙江大學化工學院教授肖豐收來說,堵車則“助力”其發表了一篇 Science 論文。

他說:“我從家到辦公室開車大約半小時,有時交叉路口特別堵,通勤就得一小時。偶爾遇到前方有車禍,甚至會更久。當時就想,如果交叉路口的車輛能快速移動,交通通暢就不是問題。這也讓我想到,如果催化劑表面吸附的反應物能快速脫附,催化反應性能則可大幅提高。”

在這篇 Science 論文裡,他和團隊通過簡單的物理混合聚二乙烯基苯到催化劑中,即可在“無損”的情況下,調控現有催化劑的反應性能。

此次研發的新型催化體系,無需改造現有的工業反應路線,即可高效用於生產實踐,讓煤炭發揮更大的作用。目前,課題組正在嘗試放大反應規模,以嘗試推廣該技術。

同時,研究中還涉及到聚二乙烯基苯(Porous polydivinylbenzene,PDVB),其熱穩定性在 300°C 左右。如果反應溫度過高,聚二乙烯基苯就有可能分解。此時,則需發展另外的超疏水材料。關於此,該團隊已經獲得了一些進展。

解決一個小問題,或可影響千萬噸級生產線

據介紹,烯烴是能源化工領域內一類重要的基礎化工原料,可用於製備合成橡膠、塑料、纖維、潤滑油及若干重要化工產品等,其產能是衡量國家石化發展的重要指標。

比較重要的烯烴,包括低碳烯烴(乙烯、丙烯、丁烯)和高碳 α-烯烴(碳數大於 3 的端位烯烴)。其中,乙烯主要通過石腦油、石油氣和凝析油裂解得到,丙烯和丁烯則是石腦油裂解或原油精煉的副產品。

而對於高碳 α-烯烴,則主要通過低碳烯烴的齊聚工藝得到。因此,烯烴的製備目前主要依賴於石油,這也導致烯烴的生產成本嚴重受到石油價格的影響。

近年來,隨著烯烴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和石油資源的逐漸枯竭,開發非石油基生產烯烴的路線備受關注。基於中國“富煤、貧油”的能源格局,發展煤制烯烴技術逐漸成為能源化工界的主流。

其中,由合成氣製備出甲醇,並進一步轉化的低碳烯烴技術(Methanol to olefins,MTO),率先在中國實現工業應用,併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而費託合成則是製備烯烴的另一條路線。費託合成(Fischer–Tropsch process),又稱 F-T 合成,是指以一氧化碳和氫氣(合成氣)為原料合成碳氫化合物的過程,由 1923 年開發此工藝過程的兩位德國化學家的名字而命名。

此前,費託合成技術已主導煤化工領域近百年。其原理為,在煤炭和生物質資源經過合成氣(一氧化碳和氫氣)之後,可被轉化為液體燃料和高碳化學品,這在緩解石油依賴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而費託合成制烯烴過程(Fischer–Tropsch to Olefins,簡稱 FTO 過程),則一直是費託合成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其難點在於如何提高催化劑活性、以及控制低碳烯烴的選擇性。

百年以來,針對費託合成制烯烴過程,科學家和工程師們已進行了多次創新和改進。但要實現該過程低成本、高效率進行,仍存在許多挑戰。

因此,該團隊希望進一步提升轉化效率。300 °C,是工業生產上的一個“臺階”,在該溫度以下即可使用成本更低廉的生產裝備。因此,亟需在低溫反應過程中取得突破。

根據以往思路,很多人都會關注宏觀體系,即反應物、催化劑和反應產物之間的動態過程,並通過調控宏觀體系的動態平衡,進而調控反應效能。或者通過調控催化劑的結構與組分,來提升催化性能。

但是,經過反覆推敲,課題組找到了一個新穎的突破口:催化劑表面的微平衡。“實際上催化劑表面也是一個‘微環境’。微環境的動態平衡,對催化劑的性能影響很關鍵,而這在傳統催化劑開發過程中往往被忽略。”肖豐收說。

該團隊發現,在包括費託反應在內的諸多化學反應過程裡,如果不能及時脫附生成的水,則會附著在催化劑表面,從而導致副反應、或使催化活性中心氧化失活,最終限制催化效能。

如何破題?其實當前還沒有特別簡單、有效的辦法來消除。“於是我們思考,能不能讓催化劑表面的水分子快速離開?”課題組表示。

說到讓水快速移動,研究人員想到了杭州西湖裡茂盛的荷葉,雨點落到荷葉時會快速滾落,這得益於荷葉表面有一層超疏水結構。

據肖豐收回憶:“有一次,團隊去西湖活動。突然下起大雨,但是我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當雨滴落在一般樹葉上,雨滴流動非常慢,甚至固定在樹葉表面上;而落在荷花葉上的雨滴流動非常快,這是由於荷花葉的超疏水結構所致。這瞬間讓我有了新思路:即通過加入超疏水材料,來讓快速脫附反應產物中的水。”

事實上早在 2009 年,肖豐收還在東北工作時,他和團隊就受荷葉啟發研發出一種超疏水材料。

“當時我還在吉林大學任教,那一年松花江發生了硝基苯洩露事件,江水受到嚴重汙染,大家迫切希望找到一個快速有效的方法來消除汙染問題。於是,我們研發了一種超親油超疏水的高分子材料聚二乙烯基苯(聚二乙烯基苯),它對硝基苯的吸附量超過傳統活性炭吸附量的十幾倍(>15 g/g),而對水則是完全不吸附,這十分有利於水的快速移動。”肖豐收說。

水的快速移動,來自於它的超疏水特性。但是,聚二乙烯基苯屬於有機高分子材料,它的使用溫度和環境有限制。

經過精心設計,課題組將聚二乙烯基苯、與經典的鈷基催化劑進行混合,以用於費託合成制烯烴過程。

要知道,這是有機高分子材料首次用於費託合成過程,存在一定風險性。可喜的是,該團隊發現所用材料的超疏水特性,能很好地轉運催化劑表面的水分子,在 250 °C 條件下讓合成氣制低碳烯烴的效率翻了倍。

而通過與中科院精密測量院鄭安民的合作,課題組進一步研究了其中的工作機制。

結果發現,加入聚二乙烯基苯之後,鈷基催化劑顆粒之間會開闢出多個導水通道,這能極大提高水分子的擴散速率。

這一方法很簡單,只需把原有的催化劑和超疏水材料物理混合即可,兩者之間不發生化學反應,催化劑本身的結構沒有變化,因此是一種對催化劑本身“無損”的修飾方法。

他進一步解釋說:“當催化劑中混入疏水材料後,反應中產生的水就會快速脫附和擴散。催化劑中活性位點所處的微觀環境,會變得相對‘乾燥’,這樣一來,可給催化劑表面釋放出更多的活性區域,以讓催化劑發揮更高的效率。”

可以說,催化劑表面的一個小平衡,有可能影響到千萬噸級的生產線,這在前人研究中未被充分關注到。

因此該團隊認為,該研究是在化學理論與化學工程之間的一次思考與探索。在工業生產中,90% 以上的過程都需要有催化劑的參與,而“催化劑表面微平衡調控”的設計理念,有望被用於其他反應體系中。

日前,相關論文以《催化劑和疏水性聚合物的物理混合通過脫水促進 CO 加氫》(Physical mixing of a catalyst and a hydrophobic polymer promotes CO hydrogenation through dehydration)為題發表在 Science 上 [1]。

浙大化學系博士生方偉、王成濤博士、中科院精密測量院劉志強博士,為論文第一作者;浙大化工學院肖豐收教授、王亮研究員、中科院精密測量院鄭安民研究員,擔任論文通訊作者。

據悉,該工作歷經數輪的意見修改。幾位審稿人對於超疏水材料用於費託合成過程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其中一位審稿人直言:“簡單的是最好的”“這種物理調控方法將引發對當前催化劑設計策略的重新思考”“並能用於指導更高效的催化劑設計”。

另外一位審稿人表示:“這種策略不侷限於費託合成過程,在其它催化過程中也顯示出巨大的應用潛力。”

將 CO 轉化率提升十餘倍

多年來,課題組一直從事多相催化材料的合成和應用工作,在材料浸潤性的研究上已經深耕十幾年,發表過多篇論文。

早在 2009 年,其就研發出超疏水材料聚二乙烯基苯,論文發在 Nano Today 上 [2],只不過這種超疏水材料尚未被用於多相催化領域。

而煤基合成氣制烯烴過程,一直是 C1 化學(即一碳化學)中的研究熱點之一。此次研究也正是在前期研究基礎上交叉融合的典型案例。

肖豐收認為,問題的發現源於對事物的不斷思考。例如,費託反應是一個非常經典的、也是歷經百年發展的工藝過程,在各方面都有一套比較成熟的體系,並已有工業化的項目。

但是,再成熟的反應過程,也會存在待解決的問題。對於工業生產來講,解決一個小問題就意味著巨大的經濟效益。因此,只有深入思考才能發現問題。

面對相同的問題,該團隊也會思考不同的辦法。由於其主要從事多相催化材料的合成和應用,包括沸石分子篩的綠色合成、多孔有機聚合物的合成以及能源和環境催化。

相比做材料的團隊,其優勢在於在催化反應方面有“半瓶醋”;而相比做催化反應的團隊,其又“懂一點”材料合成。

這也讓課題組得以集思廣益:即不僅能認識到“催化劑表面微平衡調控”可以有效提高催化性能,並能聯想到通過加入聚二乙烯基苯來提高水的脫水速度。

事實上除了費託反應,還有很多重要的反應過程,會因為水分子擴散的影響而被限制效能。如果採用此次策略,那麼在這些反應體系中加入合適的疏水材料,則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目前,該團隊已將該概念推廣到多個化學反應中,並已取得“令人驚奇”的結果。

同時課題組發現,作為一個重要概念,“催化劑表面微平衡調控”在很多反應過程中的催化劑表面,存在著多種微平衡。不僅是水分子的吸脫附平衡,還有別的反應、或產物分子的吸脫附平衡。

如能精細調控這些微平衡,則將對反應性能產生深遠影響。例如,在費託合成制烯烴過程反應中,該團隊通過加入特殊形貌的 MFI(工業上常用的一種典型的沸石晶體結構)沸石分子篩晶體,對烯烴進行選擇性地吸附,從而讓烯烴在催化劑表面快速脫附,藉此大幅提升 FTO 反應中烯烴的產率,其 CO 的轉化率也被提升十餘倍 [3]。

對於未來,其表示:“這些成功讓我們有信心去探索更多的反應,從而通過‘催化劑表面微平衡調控’來提升催化劑的性能。”

參考資料:

1. Fang, W., Wang, C., Liu, Z., Wang, L., Liu, L., Li, H., ... & Xiao, F. S.(2022). Physical mixing of a catalyst and a hydrophobic polymer promotes CO hydrogenation through dehydration. Science, 377(6604), 406-410.

2. Nano Today,2009,4,135

3. Nature Nanotechnology, 2022, 17, 714

8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怎麼做服務商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