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好奇是從孃胎裡帶來的慾望的最原始階段。小孩子剛降臨到這個世界,對一切未知事物都懷抱著一探究竟的心情。長大後,這種心情逐漸演變為對隱私的好奇。其二,窺探者希望引起他人的關注。當自己手中掌握到不為他人所知的信息時,相當於是一件奢侈品,容易得到人們的簇擁推崇,與大家分享後內心的滿足感油然而生。

在互聯網信息消費內容豐富的今天,消費者選擇的主動性增強,消費者有權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消息,加之網上曬隱私、曬身體的個體增多,窺探隱私成了部分網民上網的直接動力。窺探明星隱私成為娛樂記者的飯碗、人肉高官小妾成為網民樂此不疲的事。2013年8月12日,微博開始流傳最牛違章建築系列照片,其中北京人濟山莊小區樓頂一處假山環繞、綠樹成蔭的違章建築成為網民關注焦點。

網民在轉發此條為博得同時紛紛在評論處留言,好奇業主為何許人也。時隔一日,違章建築的主人張必清被曝光,他所經營的“齊經堂”及診斷過的名人也被挖個水落石出。在信息幾乎完全透明的時代,實事幾乎逃不過真相的揭示。不光只有明星、領導人能夠博得大家的眼球,只要事情夠新奇,都會得到部分網民的關注。

這似乎是“長尾理論”反應在在網絡中出現的現象,由於成本和效率的因素,網民在互聯網上得到信息的渠道足夠寬廣也足夠方便,而信息生產的成本極低,任何以前看似價值不高的信息都會有人關。所以說,透明化的互聯網環境給信息消費者提供了滿足慾望和慾望滋生的平臺,使網絡亞文化的消費者日益壯大,同時,互聯網亞文化的生產者也具有足夠的發展市場。

慾望化消費的產物從本質上都是滿足人們好奇心和偷窺欲的情感消費,在互聯網上無法存活太長時間,由於種種因素的制約,可以轟動一時但不可風靡一世。因此,消費主義在互聯網上的表徵逐步傾向於狂歡化的娛樂精神。“狂歡化使得人們能夠把最後的問題,從抽象的哲學領域通過狂歡式的世界感受,轉移到形象和具體事件感性的領域中,而這些形象和事件如同在狂歡中一樣,是發展流動的,多樣而鮮明的”。

網絡平臺給網民創造自由的溫床,他們可以在互聯網上相對自由的宣洩自己。根據《第3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調查結果顯示,網民上網行為中即時通訊使用率達到86.2%,佔到各類網絡應用使用率的第一名。使用QQ、MSN聊天,微博、人人網生產信息,分享信息,無不表現出消費者娛樂至上的追求。

“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高端大氣上檔次,低調奢華有內涵”近日在網絡上風靡,人們時常提及的“小夥伴”、“高大上”,這正是網絡亞文化獨特的表達方式。筆者認為,這種狂歡式的文化由很多原因促成,當代青少年追求自由、開放不羈的內心促使著他們行為張揚、釋放內心,他們不需要像先輩一樣心繫國家存亡。

抵抗外來侵略,他們比上一代人更多的接觸到“外面的世界”,可以更輕易的接觸到各國的思想和技術,通過與發達和先進的對比,內心會萌生出消極的情緒,轉化成不甘和抱怨,導致互聯網上一旦有不公平事件發生的時候,他們第一想法不是給予同情和理解,而是抱怨體制、抱怨國家、抱怨,他們選擇套上通過惡搞的“外衣”來表現內心的不滿之情。現如今,網絡上不管出現多嚴肅的問題,網友都可以用狂歡式的感受解讀。

2013年8月22日,涉嫌受賄案在濟南中院開庭審理,“濟南中院”官方微博成為唯一官方平臺像全華人民及媒體直播庭審過程,休庭、開庭、提供證據等環節也發在微博上告知公眾,公眾跟隨微博身臨其境庭審現場。這種公開透明的庭審機制無疑給廣大網民提供了發聲平臺,但也給微博網友提供了狂歡的平臺。

微博網友在關注庭審過程的同時也不忘調侃,當微博上爆出與薄的戀情之後,網友的熱情表現的空前高漲,評論和轉發數字也不斷攀升,對強權的不滿和對八卦的敏感致使網友紛紛開始調侃戲謔。網絡的公開和平等既可以讓正義發生,也可以讓戲謔存留。再嚴肅的正劇最後都會淪落為倫理劇,再大金額的貪汙受賄在網友眼裡也抵不過一段被放大的婚外情。

網絡亞文化作為亞文化中一隻精銳的先鋒部隊已逐步開始滲透到主流文化的大潮之中。不僅如此,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人人都是信息風暴中心的現象比比皆是。文化已非只屬於精英的高山流水、陽春白雪,文化的中心已碎片化為多個零散的點,而每個點都有其忠實擁護者,互聯網之中的每一個網民都能找到自己觀點之所歸。

信息消費碎片化是柄雙刃劍,它是時代發展的必經趨勢,它在推動文化視覺化和網絡亞文化的同時,也對傳統文化帶來了衝擊。互聯網信息消費碎片化給人類帶來的不單單是文化形式的表層嬗變,更多的是形式背後蘊含的文化意義,而消費文化對傳統文化的衝擊是其重要表現之一。

前已述及,消費文化是美國20世紀出現的一種文化現象,消費主義折射到文化層面,實際上是一種生活方式,人們的消費不只停留在滿足生活需求,而是追求一種刺激,滿足自身慾望的消費,是實現商品所被賦予的符號價值的生活方式。無度消費再也不是統治階級的專利,工業帶來的巨大生產力和先進的生產方式為消費主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自此,消費主義文化在西方國家佔領了文化主導權,根深蒂固,不可動搖。正如葛蘭西所說,“文化主導權是指一個階級或群體對其他階級或群體以得到他們‘積極同意’而不是強制的方式所取得的在文化-意識形態上的主宰地位”。消費主義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人們的價值觀念,在追求高消費以獲得社會地位與實現終極人生價值之間悄然的畫上了等號。

消費文化全球化的軌跡出現了兩次波峰。第一次波峰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崛起的文化工業,伴隨著大眾文化的繁榮,消費主義文化藉助電視、電影等文化形式傳播。如果說第一次傳播波峰還夾雜著統治階級的把關和管控,那麼第二次波峰將傳播帶入了自主的時代。上世紀九十年代末至今,互聯網的興起為其傳播提供了更為迅速、更為便捷的通道。在互聯網的碎片信息之中,盤踞在網子上的人們可以隨意的拾起網上的碎片,不需要經過認可和審核。

互聯網的出現可謂是消費文化傳播之路的關鍵性媒介之一,信息消費碎片化彷彿給消費文化的發展與滲透注射了一劑強心針,隨著全球化浪潮的引領,消費主義文化隨著互聯網神經脈絡蔓延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消費主義文化被灌輸到人們的思想之中,微博上、朋友圈裡瀰漫著高成就、高質量的炫耀貼,成為大家效仿或暗自努力的目標。

如2011年6月的“郭美美”事件中,開跑車、挎名包、住別墅的郭美美在微博上發佈了一系列的自拍照,炫耀自己的美貌與財富,粉絲從4000多人一下子暴漲到60萬。雖然她的行為遭到了網友的質疑和炮轟,但現在微博上還是不乏美女跑車的自拍照出現。再如2013年11月在微博上興起的“90後豪門辣媽曬照片大賽”,90後辣媽爭相將自拍照和寶寶的照片傳到網上,甚至還有95年出生的未成年辣媽,而她們之中又有多少是富二代,有多少是嫁入豪門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她們營造的對婚姻、對生活的不良風造成了普通受眾的惶恐。

年輕又貌美的辣媽是她們追求的生活方式,而又有多少人認同她們這樣的價值觀呢?英劇《黑鏡》第一季中《一千五百萬的價值》這集栩栩如生的展現了極端的消費主義社會是什麼樣的情景,人們生活在一個四面是電視牆的格子裡,靠日復一日的騎腳踏車來賺取虛擬貨幣,以購買食物和衣物。

而剩下的貨幣則用於虛擬世界,如升級自己的系統和美化自己的虛擬形象。人們被強制觀看電視牆裡娛樂和低俗的電影、音樂、真人秀以及廣告。科技虛構的生活空間控制了消費者的行為和思想,而人生的終極目標也是賺取足夠的虛擬貨幣成為電視牆裡備受矚目的名人。這種極端的消費主義與先進科技結合的生活彷彿離我們很遠,但它諷刺的確是消費文化對人們意識形態的侵蝕。

14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2天大跌14%,雍正財富縮水2.8億,國能日新遭空頭暴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