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比芯片領域情況更加嚴峻

眾所周知,作為高科技結晶的芯片產業,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都是我們的薄弱項目,因此也吸引了眾多關注的目光。隨著半導體產業基金的建立以及眾多科研項目的立項,國內芯片產業的情況正在好轉,2021年全年芯片產量達到了3594.3億塊,同比增長33.3%,可以看到國內芯片產業在經歷發展艱難的階段之後,正在快速縮小和全球頂級技術之間的差距。

但是在芯片領域的問題得到初步緩解之後,另一個重要領域的問題也浮出了水面,而其影響度也不低於芯片產業——這個產業就是科研儀器。根據進出口數據顯示,2021年進口科研儀器累計花費了564億美元(摺合3875億人民幣),而中國產科研儀器市場佔比不足5%,其形勢相比芯片領域更加不容樂觀。

在核磁共振波譜儀、液質聯用儀、X射線衍射儀的中國產佔比僅有0.99%、1.19%、1.32%,光學顯微鏡的中國產佔比更是刺眼的0。任何科學研究都離不開科研儀器,而現代的科研結果基本上都是需要依託於先進的科研儀器才能取得突破,可以說誰擁有更加完善的科研儀器,那麼誰就有可能更早更快地發現重要的科研成果。

中國產科研儀器的問題在哪?

中國產科研儀器落後是有其歷史原因的。從全球排名前二十的科學儀器廠商可以看到,其中美國8家,日本5家,德國3家,瑞士3家,英國1家,這幾個國家也是近幾年來諾貝爾獎的常客,同時他們的基礎科學研究也十分強大,相反基礎科學則是我們十分薄弱的一個環節。基礎科學研究強大,因此需要研製更先進的科研儀器從而推動了需求,從而使得在科研儀器領域佔據優勢地位;在科研儀器領域取得突破之後,又能更好地進行基礎科學研究,從而取得基礎科學領域的突破,這樣就形成了正向循環。

其次則是科研儀器不但要求準確度,同時也需要“認可”。作為科研儀器準確自然是第一要素,但是“認可”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因素。什麼是“認可”?當你使用一個全球著名儀器品牌做出一個實驗之後,那麼全球其他科研機構也會對這一結果給予認可;相反如果你基於一個不知名的儀器品牌做出的實驗結果必然會遭受到更多的懷疑,也讓國內的科研機構更傾向於選擇全球知名品牌。

最後則是科研儀器同樣有著生態體系,例如illumina的測序建庫kit,BD的抗體,Bio-Rad的western blot試劑,這些儀器和實驗用品已經形成了穩定的共生關係,實驗結果穩定、容易復現等特性也讓實驗室更傾向於打包購買。

同時出名的實驗儀器由於使用者眾多,因此當出現問題時也能夠利用已有的解決方案快速定位到問題發生的位置,也可以和其他採用同樣設備的實驗室進行結果共享;相反使用中國產儀器一旦出現問題,那麼想要定位和解決問題的難度就變得很高。

中國產儀器的出路在哪?

中國產科研儀器雖然現在處於劣勢,但是並非沒有翻盤的希望。首先第一點就是針對國內科研環境有針對性地製造特定儀器並提高服務質量和響應速度。國外儀器由於處於強勢地位,所以其服務態度和響應速度一直難以令人滿意,一旦儀器出現故障,最快也要一個月的時間進行檢修,遇到複雜的問題更是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如此緩慢的處理速度對於實驗室而言將造成極大的不便。同時國外科研儀器不但售價昂貴,售後服務的收費同樣十分高昂。

2018年時北大核磁共振中心一臺布魯克核磁共振儀出了故障。校方向儀器生產方的國外廠商發出售後要求,得到的回覆卻是先支付23萬元人工費之後才會開始做檢修準備,而無論是否能夠修好,這23萬元人工費用都不會退還,一旦問題複雜的話還會繼續追加費用。面對這種要求北大一怒之下宣佈停止同布魯克的合作關係。

外國企業做不到或者做得不好的地方,實際上就成為了中國產科研儀器廠商的機會。

其次則是穩紮穩打,從中低端進行突破。國外科研儀器的高價格已經讓很多高校苦不堪言,在經費有限的前提下,中國產科研儀器廠商利用價格優勢依然可以取得一席之地。

最後則是提前佈局未來的科研儀器市場。在現有科研儀器市場上由於存在著生態環境以及認可度的問題,想要完成對外國科研儀器廠商的逆襲存在不小的難度。但是隨著科學儀器的智能化、專業化、便攜化的發展趨勢,科學儀器和計算機技術、圖像技術、人工智能技術之間的聯繫也越來越密切。如果國內科研儀器廠商能夠提前把握這一趨勢,那麼也有望在未來科研儀器的升級中拿到更多的高端市場份額。

寫在最後

作為基礎科學研究必不可少的設備,科研儀器的重要性並不次於芯片產業。發展中國產高端科研儀器,不僅可以打破封鎖和壟斷,也可以給中國未來高科技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而在堅實的基礎科學之上,才能夠承載我們科技發展和騰飛的希望。

15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智能手機賣不動了,中國產手機貪不貪婪?再來掰扯掰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