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為遭受不公平待遇之前,科技應該為世界帶來便利,這曾是全世界的共識。但華為在5G方面展現的實力,逐漸令對手的心態開始失衡,接二連三的招數都被用在了華為身上。限制操作系統的更新,切斷華為的芯片獲取通道,甚至還拉著其他國家一起來封堵華為,幾乎達到了想要斬草除根的地步。
迫於芯片的供應壓力,華為不得不被迫放棄幾十年積攢的海外手機市場,大部分的市場份額已被蠶食殆盡。此外,5G方面的表現也有明顯回落,擁有的5G合同數量被歐洲巨頭全面超越。當然,要說最讓人擔心的還是華為的終端手機業務,別看用戶總量不低,但是距離生態規模的成形還有很大差距。
我們都知道,在應對谷歌突然中止服務的舉動時,華為不得已只能將鴻蒙系統推到臺前,意圖減緩市場流失的速度。好在鴻蒙也比較爭氣,經過2次比較重大的更新後,目前可以適配鴻蒙系統併成功升級的機型越來越多,不僅成功跨越16%的市場佔比“生死線”,並且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第三大操作系統。
只不過在光環的背後,華為鴻蒙也有酸楚。由於起步晚,即便鴻蒙系統有近4億的用戶群體,但是很少有開發者單獨為鴻蒙開發應用程序。換句話說,鴻蒙空有海量用戶,卻沒辦法利用自身影響力,去打造一個可比肩蘋果應用的生態圈,這也是部分外媒不看好鴻蒙的原因之一,志同道合者太稀少,讓華為鴻蒙看上去難免有些孤單。
平心而論,在一個陌生的領域想要實現突破,需要面臨的壓力是巨大的,畢竟華為如此大的企業,試錯的成本是難以預估的。但反過來講,大家也不用對華為的未來太過於擔憂,因為從科技研發的整體角度分析,華為鴻蒙其實並不孤單,它還有一個潛在的“盟友”,這便是阿里。
最近阿里方面公佈了一項研發成果,旗下的平頭哥正式對外宣佈,無劍600成為首個高性能RISC-V芯片平臺,這標誌這中國產企業向芯片全面自研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要知道,此前阿里發佈含光800和玄鐵910,這都還只停留在芯片應用層面,而無劍600則是一個芯片設計平臺,是底層邏輯的轉變。
公開資料顯示,現在CPU的主流架構都在外企手中,英特爾的X86和ARM堪稱是業內的兩座大山,想要實現突破難度可想而知。但無劍600是基於RISC-V架構,具備開源屬性使得該架構的開發成本低,且沒有太多的授權費用,最重要的是基本不存在潛在的“斷供”風險。
基於此,倪光南院士便提出,RISC-V將為中國芯片產業發展提供新機遇,是中國芯片的可能要走的第三條路。需要注意的是,或許短期內芯片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但阿里旗下平頭哥這股韌勁,還是不免讓人感到敬佩,因為無劍600的發佈,也標誌著馬雲果然是一個說話算話的人。
早在2018年的某次演講中,馬雲曾明確表示,阿里進入半導體行業並不是為了競爭,阿里要做的只是降低技術門檻,讓更多的小企業能以更低的成本享受技術帶來的便捷。同時馬雲還表示,阿里投入的數十億美元更不是為了控制技術,而是為了分享。
說到這裡不難發現,馬雲本人雖然已經從阿里高層退休,但是他帶給阿里的影響是巨大的,此次無劍600的發佈便是一種很好的印證。就宛如當年“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一樣,此舉一方面可以為從業者提供新的芯片設計平臺,另一方面也能間接兌現當初的諾言,最後讓更多的企業在芯片端能獲得實質性的優惠。
那麼這是不是意味著芯片問題徹底解決了呢?答案或許還不那麼明朗,雖然RISC-V可以為中國產企業突破芯片壟斷帶來新的希望,但是對於此項技術的未來也不能盲目樂觀,畢竟現有的生態系統並不完善,後續還需要面臨更多技術性的挑戰。只不過有了阿里的加持,相信成功率會增大不少。那麼你看好阿里會成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