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 | 豆豆
-
編輯 | 龔巖
“讓我們定義什麼叫繁忙”,上世紀90年代中期,投資銀行Donaldson, Lufkin & Jenrette的菜鳥投行家中流傳的一張便箋上如是寫道。“如果你每個工作日至少工作16個小時,週末也至少工作16個小時,這才叫忙。這些都只是工作時間——不含通勤、閒聊和吃飯。如果你在辦公室達不到這些工作時長,就有潛力承擔更多工作。”
現在的銀行家們很願意投入時間來工作,問題是工作沒有那麼多。由廉價資金和輕浮公司老闆們帶來的收入盛宴早已散場。今年最大型投行交易促成的收入下降了近一半,業務量遠不飽和。隨著收入恢復常態,投行對於招聘和裁員的態度也是如此。上週,美國投行高盛(Goldman Sachs)開始佔總員工人數1%-5%的年度裁員,這是2019年來的首次。新冠疫情期間的大舉招聘,意味著這次裁員將不僅僅是一次迎新春大掃除。華爾街的人力資源部門終於開始做他們原本就該做的事情:收拾那些高薪資的人。
首先裁掉的會是表現不佳者。想想那些持高薪拿著生鏽名片盒的交易促成者,以及偶爾疲憊不堪的Excel大師吧。在此以後,還要繼續把誰趕出門外,就要看對於市場走向的預測了。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的銀行分析師Jon Peace認為:“真正的風險是過度裁員,錯失業務反彈的機會,就像有些銀行在“.com”崩盤時期那樣。”
股權資本市場銀行家們將發現自己在裁員名單最上面。他們度過了糟心的一年:美國IPO數量同比下降近90%。在市場劇烈動盪,且高管信心跌至40年新低之時,很少有公司願意冒險上市。通過在股票上市而籌資的空頭支票公司SPACSs(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也已成為遙遠的回憶。在泡沫最多的行業和產品結構中搏殺的銀行家們面臨的風險最大。那些與實體經濟擦邊的銀行家們本週也會關注汽車廠商保時捷在法蘭克福的盛大上市,希望勸說高層這是股權發行市場的新氣象而非苟延殘喘。只需要一筆交易,有時就能挽救一個人的職位。
即便買斷交易量被證實有較強韌性,仍有大量資本在等待投資,服務於PE(私募股權基金)的銀行家們也不要高估自己倖存的概率。當宇宙的主人來敲門時,尋找的一般都是資金槓桿,而非交易建議。令人不安的現實是,大銀行現在賺錢主要靠發行垃圾債券,而非通過海量PPT宣講其投資哲學。在向市場含淚甩賣債務時,參與美國科技公司Citrix買斷交易的銀行已經認清了這一點。為類似交易提供融資的意願正在衰減。任何想要說服其老闆PE基金將繼續向其諮詢而不需要提供數十億美元融資的銀行家都是在自找麻煩。
即便前景仍然暗淡,也要記得併購銀行家們的箴言:交易可以解決任何問題。與裁員相比,分拆也許是更好的答案。在醜聞纏身的“蘇黎世派拉得廣場王子”瑞士信貸銀行中,投資銀行是表現最差的板塊。該公司股價今年下降了近60%,面對坐立不安的投資者,老闆們正計劃在10月業績公佈前採取有點極端的舉動。把整個投行板塊都分拆掉的可能性不大,但該行正在考慮賣掉業務中賺錢部分的資產。作為一家長期超越自身實力放貸給高風險公司的銀行,瑞士信貸如果能夠充分踐行“輕資本,重諮詢”的承諾,將會親身體驗到其建議的真正價值。
如果來自人力資源和投資銀行部門的建議無力迴天,也許營銷部門的小夥伴們會有辦法?把時鐘往回撥也許不是個壞主意。瑞士信貸也許可以恢復第一波士頓(First Boston)的品牌,這是其在1990年收購的著名美國投資銀行的名稱。名稱雖然不能降低利率,但在無聊的巴克萊銀行(Barclays)和瑞士銀行(UBS)中,每個銀行家心裡都有一點兒復興雷曼(Lehman)或華寶(Warburg)稱呼的夢想。如果無法避免被開掉的話,至少應該允許他們帶著一點老式銀行家的做派離開吧。
(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並不構成提供或賴以作為投資、會計、法律或稅務建議。)
#裁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