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張火公路的變遷

付聰林

張火公路,它沒有絲綢之路駝鈴聲聲商賈雲集的繁華興盛歷史,自不能與其相提並論;更沒有茶馬古道馬幫成隊奶酪溢香的紅火熱鬧場景,更是不能與其同日而語。它只是一條普普通通的公路,但在張掖人心目卻有著至高無上的神聖地位。

顧名思義,張火公路是張掖市區到火車站的一條公路。雖然全長只有六公里左右。但火車站作為一個城市的重要交通樞紐和對外窗口。所以他與市內其它公路相比又是異乎尋常的,它是張掖上百萬民眾通往外界的首個港口,也是斯地兒女瞭解大千世界邁出的第一步。

張火公路與火車站緊密相連,甚至沒有火車站之前就有了這條路。1955年,蘭新鐵路線建成通車時有了張掖火車站,這條路誕生之初就兆示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卓爾不群的高傲姿態。

我家就在張掖火車站附近的一個小村落,我就是從那塊土地落生並長大成人的。小時候常常到火車站去逛蕩遊玩。張火公路就成了我們這幫小子進城的“小路子”,對他的熟悉程度決不亞於耳鬢廝磨的發小。

記憶中的張火公路只是一條普通的沙石路,雖然不是坑坑窪窪,但汽車行駛有上面卻有顛簸起伏之感,甚至當時還沒有“張火公路”這麼時尚洋氣的名字。那時還是個羽毛未豐的醜小鴨,稱不上公路,寬度只能容兩個蹩腳的司機會車而已。路兩邊都是一望無際的農田和村莊,視野倒很是開闊,但路上機動車輛卻少而少,大都行走的是畜力車、人力車、自行車和步行進城的人們。人車混行,卻很少有交通事故發生。當時走在這條路上,最風光的要數民運隊拉貨的馬車。他們把日常消費品從百貨站運送到城區。一幅雄糾糾氣昴昴的樣子。三五輛馬車呼嘯駛過,可謂多拉快跑。趕車人高高地坐在碼滿貨物的馬車上,神氣十足,那自豪的架勢絕不亞於如今開著百萬元豪車的富商。一路上,馬蹄嘚嘚,塵霧飛揚,讓行人望塵莫及。

記得公路兩邊也零星地點綴著一些工廠和企業,如臨近火車站的百貨站,五金站,中途有七0三(省地質隊)、磷肥廠,選礦廠,到張火公路與312交接進城的地方有公路段和河西製藥廠,這足以見證當時的經濟狀況是何等的情況了。

再後來,這條路才成了真正的公路。罩了面鋪了油,成了柏油馬路。企業也像雨後春筍笛般地發展起來,有了上班的職工,這條路上就有了張掖第一輛公交車,一天只在上下班跑有數的幾趟,好像車廂裡也沒少滿員。我上初中的時候,票價是一角。有時也奢侈一下,享受一下坐公交的待遇,像模像樣地在城區“瀟灑走一回”,就這樣,也欣喜地好幾天睡不著覺。但大數時間都是靠自己的鐵腳板進城給家裡打醬油打醋或者買些針頭線腦的小東西。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歷史的潮流不可阻擋。經過歷屆政府的反覆擴建改建,如今這條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顯得很有派頭了,和大城市的豪華街道能有一比了。快車道、綠化帶、慢車道、人行道、高架路燈一應俱全。昔日路短人稀的張火公路車水馬龍,川流不息,被市場經濟的大潮攪得異常火爆。公路兩邊的莊稼地和小村莊很快被時代的大幕移到後臺,取而代之的是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琳琅滿目的商業門店,星羅棋佈的廠家企業等經濟實體。社會公益服務部門也應有儘管盡有,幼兒園、學校、醫院足有20多家,其中張掖一中、張掖市特殊教育學校、張掖市鐵路學校、張掖市救助站等有名的公立教育機構就紮根在這兒,賓館酒店更是不計其數,張掖著名的華辰市場和坐滿在這條路上,省上駐張的很多企業也在這兒安家落戶。張火公路已經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晴雨表,道路兩邊的土地已被精明的商家擠得滿滿當當,水洩不通。只剩下通往張掖工業園區的幾條道路任狂野的西北風鑽空子了,原有的鄉野風貌已蕩然無存。

張火公路已經不再是一條公路,儼然是一個街區了。因為公路是穿越田野村莊的,而街道是橫臥城市的。人流物流商業流成為這個街區的主旋律。

據瞭解,張火公路西邊的張掖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生態科技產業園,面積13.35平方公里。現已有河西製藥、奧林貝爾、華瑞麥芽、廣泰藥材、強生醫藥等一批骨幹企業入駐,是目前項目比較集中的區域,已成為全市工業經濟的重要增長極和產業聚集地。政府也不失時機地在火車站街道成立了張火路社區,方便群眾辦事。儘管幾年前,張掖新建了高鐵西站,開通了“復興”號動車,但人們還是沒有忘記心中這片聖地,這裡繁華依舊,風采不減當年。

一條路,就能感知到一個城市發展的脈動;一個車站,就能聆聽到時代前進的腳步。張火公路,我記憶中的公路,無論社會發展到什麼程度,你都深深銘刻在我的心目中,直到永久永久……

(作者簡介:付聰林,甘肅省作協會員,在省級報刊發表小說散文100多篇,張掖市(現甘州區)首屆十大傑出青年,甘州區勞動模範,甘州區六屆、七屆政協委員,現為張掖人民廣播電臺採編部主任。《張掖日報》駐甘州站記者。2021年11月被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授予“從事新聞工作三十年”榮譽稱號。)

13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與投標供應商法定代表人是同學,應當迴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