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2019年中國發射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移動通信衛星“天通一號”,3年以來,基於天通衛星的應急通信產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天通衛星提供的語音數據鏈路,為發生自然災害的應急現場提供了可靠的通訊保障,能有效提升災害救援效率,有力的協調後方支援保障力量。今天,我們就跟大家聊一聊目前新興的一類應急通信產品,結合了衛星通信技術與集群對講的星地一體化通信箱。

先來看看集群對講系統,這是一種可以獨立使用的群組通信系統,不依賴於固定的網絡基礎設施,很靈活,沒有容量的限制,任何人都可以隨時加入到關鍵任務通訊中。所以當地震,山洪,火災等自然災害發生時,對講機就成為現場應急通信的首選。如美國的911恐怖襲擊後,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對講機就是進入現場的救援工作人員的必備通信工具。

但是,對講機只能解決現場人員之間的通信協同問題,在斷電,斷網的極端情況下,無法解決應急現場與後端指揮中心的通信問題。這樣,就大大的降低了救援的效率,應為前端的災害事故情況不能及時的傳送出來,後端的專家組就無法做出正確的研判,以及有效的決策。比如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因為斷路,斷電,斷網,而那時還沒有天通衛星,導致救援非常困難。當第一批救援人員進入現場後,已經是幾天以後了,錯過了黃金救援時間。設想一下,如果當時有天通通信衛星的保障,現場的情況就可以第一時間傳送到後方,我們就可以科學的組織救援物質保障,最大程度的挽救人民生命財產。

儘管衛星通信是應急現場最可靠的通訊保障,但是當實際災難發生時,由於衛星信道資源有限,容易發生信道擁塞,無法聯通的情況;而且由於衛星通信是1對1的,不能實現一呼百應的效果。那麼,如果能整合集群對講技術與衛星通信技術,那麼在解決了現場通信問題的同時,又可以解決與後端指揮中心的通聯問題。下面這款便攜通訊箱,正是基於這個理念打造。

產品採用了安全箱造型,重量小於5公斤,方便救援人員攜帶,很容易深入到應急一線;使用簡單,開機就工作,長達12小時的續航時間,最大程度保障極端情況下的可靠通訊。支持對講機共享衛星鏈路,打通現場與指揮中心的連接,保證調度指揮永遠在線;同時提供手咪,方便進行前端現場指揮。比如我們設想一下2021年夏天在鄭州發生的特大洪澇災害現場,由於電力中斷,發生災情區域的所有公網通訊全部中斷,這時,救援人員就可以攜帶便攜通訊箱,進入災區現場,將參加救援行動的各部門對講機接入到通訊箱,同時連接衛星手機,與市指揮中心建立連接,這樣一方面可以協調統一現場的救援行動,也可以與後端保持聯絡,聽從調度指揮。

再比如,某個隧道內發生險情,通訊中斷,外部的無線信號無法到達隧道內,這時,救援人員也可以攜帶一個通訊箱,深入隧道內部,通過光纖延申,與位於隧道外的通訊箱連接,迅速打通隧道內外通訊,解決救援難題。

在受災面積較大的區域,比如森林火災,地震,山體塌方發生時,地形複雜,環境惡劣,可以利用自組網電臺,多個通信箱聯合工作,實現多個救援區域團隊的協同工作。

這款通訊箱還支持與4G智能手機連接,這樣就為應急通信手段提供了更加多樣化 的應用模式,比如可以與騰訊會議整合,現場人員可以通過對講機,加入騰訊會議,參與會議討論;可以與物聯網應用整合,比如傳感器檢測到某處管道洩漏,立即生成報警消息,通過對講機告知現場人員排查故障;再比如可以與一些AI應用整合,分析通話內容,自動化調度指令,有效的提升指揮系統的有效性與準確率。

對於很多的政府部門,企業機構來說,前期已經建設了指揮調度平臺,這款產品也可以很方便的融入現有的平臺,作為現有系統的一個補充延申,將指揮調度功能推進到一線現場。目前大多數的指揮調度系統都是集中式的,中心式的,雖然整合了很多的通信手段,但是對於一線的控制能力卻很弱,在極端情況下,是無法掌握現場情況,並進行調度指揮的。便攜通訊箱正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使得後端中心的調度指揮功能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保持在線。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融合了衛星通信技術與集群對講技術的便攜通訊箱,可以說是為應急通信打開了一道新的大門,一方面為全天候,全地形下的調度指揮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也為應急通信引入人工智能,雲計算技術的支撐提供了可能性。

9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手機進水放大米里管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