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14出現首次大幅降價#
在中國產手機的集群圍攻之下,iPhone14被打降價了!
真相真的是如此嗎?
“如果不是美國的打壓,可能全球主要的手機廠家就是華為和蘋果”“絕大多數情況下,小米12S都比蘋果做得好”……餘承東和雷軍近期的發言,透著一股濃濃的火藥味。
金秋時節,每年大陸手機廠商“圍攻”蘋果的保留節目再次上演。9月iPhone 14發佈前後,華為Mate 50系列、榮耀X40、OPPO K10x、小米Civi 2、vivo X Fold+等新機也相繼亮相。
圍攻真的是約好的嗎?
對此,Mustang財經張凱旌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貧道以為:
十月圍城,不過是美麗的邂逅而已,不過偶遇的遭遇戰,卻達成了圍攻的既視感。
18個月是關鍵詞。
春秋兩季其實都是手機發布季,下半年密集在於過去的發佈頻次慣性,即成功的上N代手機在秋季發佈,時隔一年(12個月),逼近18個月換手機的消費規律。
如果效果不佳,則春季在“18個月”(12+6)期滿時發佈升級版或加強版,繼續佔領市場。
結果,這一波遭遇戰,iPhone 14和14 plus都出現了價格破發的情況。
對此,蘋果客服迴應稱,授權經銷商有自主定價權,(此次出現的降價)和蘋果官方沒有關係。
專業人士分析對比前兩年的iPhone 12、iPhone 13系列,在發行後近1個月內均無降價動作,這次是iPhone手機自發行後降價最快的一次。
此外,十一黃金週期間,各大手機廠商更是推出以舊換新補貼、直接降價、免息分期等多項優惠措施,來激發消費者們的購機熱情。
這被認為是iPhone14降價的另一個誘因。
不過,有輿論則認為,這一輪蘋果落入下風,是因為託大。
蘋果在這兩款新品上使用了舊芯片,似乎是小米、華為等中國產手機們對它造成的壓力根本不大。
結果,似乎也因此而失去了消費者特別是果粉的青睞。
真如此嗎?
其實不然。
客觀來說,目前的手機性能已經超越普通用戶需求多倍,即使大型手遊運行也屬於過剩,因此在芯片上去做升級爭霸,對消費者吸引力不大。
更重要的反而是一些常用體驗如屏幕、攝像頭等,所以才會出現iPhone14拍照全球第二,被榮耀碾壓這樣的熱門話題刷屏。
因此,準確來說,這兩款型號開售之後的遇冷,既不是蘋果自身戰略的原因,也不是競爭擠壓的原因。
智能手機市場的換代需求降低,性能大提升之下的性能過剩,讓用戶對手機迭代的慾望不太強烈。
至於外界觀感,圍攻了蘋果這麼多年,高端化成為了中國產手機的唯一出路,也不準確。
實際情況是,中國產手機高端化,不是光為了圍攻蘋果,而是自己的品類短板急需補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