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在你還苦惱手機電池電量不足,需要隨身攜帶充電寶時,有沒有猜到過,世界上已經有一款不充電可用2.8萬年的電池準備誕生了了呢?

早在2020年8月,美國加州的新能源初創公司NDB就宣佈,核動力電池的研究和調試取得了新的進展,電池的最常使用壽命達到了萬年級別。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關於該核電池研究方面的相關情況,看看這種進展是否意味著充電將成為歷史呢。

核動力電池的新進展

隨著傳統化石能源的地位不斷降低,電化學儲能成為了人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種形式,尤其是在“電車”的發展之下,新型的電池就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在一眾新型電池當中,核動力電池因為能量密度高、工作穩定可靠等優點,成為了人們研究的重點。

核動力電池,也叫放射性同位素電池。它並非如核電廠一般,利用核裂變原理“發電”,它的本質其實是利用其中放射性同位素衰變時產生的能量,再將其轉化為電能

在知曉了核電池的原理之後,我們再來看看這家公司在核電池研究方面,取得了怎樣的進展。原來,早在2016年時,這個公司就推出了“金剛石版本的電池”,此後便一直以此為基礎進行研究。

到了2021年,他們便向外界正式宣佈,在以核廢料提取物為基礎的情況下,製造出了一種名為納米金剛石電池的全新電池。

根據NDB的介紹,這款電池可以收集40%左右的電荷,在不需要充電的情境下,持續使用時間能達到2.8萬年。

這一消息一經公佈,立馬就在“新型電池研製領域”掀起了軒然大波,畢竟使用壽命如此之長的電池,若是真的投入使用並實現量產,對於其他的電池來說,無疑是降維式打擊。

那麼,這個所謂的納米金剛石電池到底是什麼呢?

納米金剛石本身指的是粒徑在1到100納米的金剛石晶粒,之所以使用這種級別的金剛石,主要是看中了它的納米微粒性能

根據資料來看,納米金剛石有四大效應,分別是小尺寸效應、量子隧道效應、表面效應和量子尺寸效應,有這些獨特的效應在加上金剛石本身“很硬”的外部性能,就能讓其將試圖外溢的“射線”牢牢的鎖在裡面。

而從作為該電池製造基礎的核廢料物質成分來看,它其中有大量的碳-14放射性同位素,在這種情況下,科學家只需要對其進行提取,然後再經過特殊的處理,就能讓其變為核動力電池且正常發電了。

那麼,該公司宣佈的這項令人震驚的進展,真的可以讓我們從此邁入“不充電”時代嗎?

充電真的會成為歷史嗎?其實若是單以2.8萬年的電池壽命來說,它還真的有機會開啟“不充電”時代,畢竟這一年限,從祖宗十八代開始使用都綽綽有餘了。可事實上,這個新款納米金剛石電池的使用壽命並沒有說得那麼誇張。

因為這一電池的本質是利用了電子放射性衰變之後產生的熱能,從理論上來說,一級反應的碳-14半衰期大約為5730年,而此時再結合放射性反應和衰變公式,持續使用2.8萬年確實不是“夢”。

問題是這期間它的電流是不穩定的,更不如大家想的那樣高,微電流出現的頻率非常高,而這些微電流是無法解決我們的需求的。因此,“不充電可使用2.8萬年”在理論上確實能滿足,可於現實中,卻不具備太大的可操作性。

目前核動力電池取得的進展,還不足以直接讓充電成為歷史,只有等到其再被改造升級之後,才能徹底地終結如今的“充電時代”。

但不管怎麼說,這種進步對於核電池的發展都是有著積極作用的,而目前,在核電池研究方面,還存在著以下這些科學問題。

核電池研究中的科學問題

截至目前,核電池已經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發展,人們在這一過程當中,將其不斷完善,並且嘗試運用在航空航天領域當中。

比如早在1956年時,美國就制定了核動力輔助計劃,簡稱SNAP,並且在1961年時就成功發射了載有放射性同位素溫差發電器的導航衛星

再看中國,科學家在2006年時將百毫瓦級鈈-238同位素電池成功研製了出來,並將其運用在了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的探測器當中。

可以說,在各國都聚焦於航天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核電池的研究一直未曾止步。而在這個過程當中,大家也發現了許多等待解決的問題。

第一個就是放射性同位素的選擇。比如上文中所說的納米金剛石電池,其利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是半衰期為5000多年的碳-14。而在核電池的研發當中,除了要考慮半衰期以外,還要關注比功率、設限種類、最大能量以及放射性核素生產方式的問題。

以放射性核素生產方式為例,這一點決定了所用放射源的成本。如果直接能從核廢料中進行簡單的提取,那自然是最好不過了。當然,提純的過程中,也要考慮到放射性核素毒性的基本情況,若是毒性過強,肯定是不宜拿來作為民用電池的。

資料顯示熱轉換式核電池常用的210Po(半衰期138.4天)和238Pu放射源具有極強的毒性,因此並不適合民用,而純b源的毒性相對較弱,更有可能在民用領域應用,但90Sr源為高毒組,具有親骨性,使用時應予以注意。

第二點就是放射源能量損失途徑和自吸收的問題,想讓核電池持續不斷地發電,我們首先得確保它在發電的過程中不會產生太多不必要的能耗。

最後一點則是對核電池的結構進行優化,一般的核電池外層是由合金製成的保護層,次外層則是防止射線洩露的輻射屏蔽層,最裡面才具有放射性同位素。可是,這種層層包裹的結構,雖然能保證其安全,卻很難進一步提升電池密度

因此,當NDB公司表示自己研製的納米級金剛石電池已經進入驗證階段之後,才會讓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畢竟以現在的情況來看,他們的新款電池確實兼備了密度和安全性,若是後續的測驗沒有問題,那麼將會在電池界引發全新的革命。

而當核動力電池的發展越來越成熟之後,我們的航天器就能依靠它飛得更遠了。關於這一點,美國在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一號就是最好的見證者,因為它所使用的就是核電池。

6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2022 年 10 月熱門加密貨幣:CSPR、IMPT、USTC、SHI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