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發展經濟學:產業協同集聚對高技術產業創新的影響有哪些?眾所周知,協同集聚區裡的高技術企業可以通過尋求合作伙伴的方式協同創新,規避風險。其次在競爭方面,產業協同集聚下地理空間的鄰近性導致高技術產業鏈上下游相關企業以及同質企業競爭更加激烈。在優勝劣汰的競爭壓力下,高技術產業內部分工更加專業化,各企業將競爭的壓力轉化為創新動力,不斷的革新技術,創新產品或服務。
一、產業協同集聚對高技術產業創新績效的正向影響
(一)產業鏈關聯
隨著社會分工不斷深化,有的企業基於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產品差異度和增強市場競爭力等方面考慮,將內置的服務部門通過“垂直分解”實現從“內部化”到“外部化”的轉變;有的企業內置的服務部門已逐漸不能滿足其關於技術諮詢、研發設計和投融資等方面的需求,迫切需要從外界獲取更低廉的非標準化服務。這些服務的外包,是社會專業化分工不斷細化的表現,也是市場化水平提升的必然結果。
作為產業鏈上游的服務業,其職能之一就是提高社會分工程度、提供更加專業的服務、降低企業生產交易成本並改善社會資源配置效率。具體來看,一方面製造業通過向上遊服務業尋求專業化的產品或服務,可以顯著降低中間投入成本,從而產生直接的成本降低效應,另一方面服務外包行為也使得製造企業可以將更多的資源調配到核心生產創新環節,提高企業內部資源利用效率知識密集型服務業作為從製造業中分離而來的服務型部門,與製造業在產業鏈中天然的屬於上下游承接關係。
(二)知識共享
員工或團隊在組織內部或跨組織之間,為擴大知識的應用價值而通過各種渠道進行知識的交換和討論,即為知識共享的過程。高技術產業與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的協同集聚可以通過共享勞動力市場、分享默會知識等方式發揮知識共享對高技術產業創新績效的提升作用。首先,產業協同集聚具有“吸水泵”的作用。高技術產業與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存在勞動技能上的近似性和互補性,這為兩者形成共享勞動力市場提供了前提。
伴隨協同集聚規模的擴大,越來越多的同質產業或相似產業聚集在一起,吸引了各類人才流入,並彙集了海量專業信息與知識,從而形成了專門的勞動力市場。一方面高技術企業可以從勞動力市場直接搜尋所需的科研人才,降低了優質勞動力的搜尋成本,另一方面協同集聚引導下的勞動力市場有著濃厚的地方產業氛圍,維持著相關人員對學科知識的高敏感性,增強了其信息與知識的蒐集能力,也為企業員工與工人進行交流互動,分享專業技能等知識共享活動提供了環境。
(三)規模經濟
高技術企業進行創新的動力在於獲得豐厚的超額利潤,生產成本的大幅度降低有利於企業開展創新活動。規模經濟的本質就是成本下降、規模擴張和產量提高的過程。產業協同集聚所帶來的規模經濟效應對高技術產業創新績效提升的影響可以通過下列途徑來實現:一是物資資源共享。物質資源共享是規模經濟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二是競合關係。大規模的產業協同集聚為高技術企業與知識密集型服務業提供了更多合作與競爭的雙重機會,集聚區內的競合關係有效推動了高技術產業創新。
二、產業協同集聚對高技術產業創新績效的負向影響
(一)擁擠效應
產業協同集聚的空間特徵越來越明顯時,集聚的正向效應會隨著集聚規模的擴大而逐漸明顯,由此吸引了更多相關產業的集聚。但盲目的跟隨也會推動產業協同集聚規模不斷擴大,一旦集聚區內的生產和生活活動超過地區承載力,就會產生擁擠效應,進而影響高技術產業創新績效。擁擠效應帶來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生產要素成本上升。有限空間內眾多中小企業的集群,會對生產要素產生巨大需求。
(二)創新惰性與惡性競爭
在集群內部,生產活動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可模仿、可觀察的。部分中小企業因資金技術等因素所限,並不會直接進行創新,而是選擇對大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模仿和跟隨,使得其能夠從進行原始創新的企業那裡獲得部分創新帶來的超額利潤。但此行為一方面造成模仿企業的低水平分散與同質化,另一方面也抹殺了企業的創新積極性。一些企業還會選擇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等惡性競爭手段維持利益。集聚區在這種情形下會出現機會主義驅逐非機會主義,形成檸檬市場,不利於高技術企業創新。
三、人力資本流動對高技術產業創新績效影響的理論機制
(一)知識溢出
如前文所述,知識存在顯性與默會之分。顯性知識可以用文字或數字表述出來,常被儲存於書本、電腦和視頻之中,而默會知識則以人的靈感、訣竅和經驗等形式存在,難以使用文字等形式進行編碼傳譯,但也正是默會知識有效激發了創新。
人力資本在省域間的自由流動,一方面推動了創新知識的產生與創造、另一方面打破了知識傳播的空間侷限,加快了知識在不同群體和區域間的傳播和擴散。產業協同集聚下的勞動力市場和軟硬件設施為默會知識的擴散傳輸提供了寬鬆高效的平臺和集體學習的環境氛圍,滿足了集聚區內企業對創新知識習得的高效性和及時性需求,破除了默會知識流動的障礙,也為默會知識的利用提供了潛在市場。
(二)人才集聚
人力資本流動的目的在於獲得比原工作地更高的工資收入,如果當地的收入低於預期,他們就會產生另謀高就的想法。人力資本流入量大的區域往往能為其提供誘致性的機會條件(如戶籍限制、檔案管理等障礙的消除、豐厚的酬勞和高額的住房補貼等),雙方因此達成“共識域”,一拍即合。所以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因存在較多的區位優勢,很容易將經濟基礎薄弱或創新效率低的區域人才吸引而來,形成人才集聚,使當地資源與經濟要素快速實現低成本配置,並將共享的經濟、信息和知識資源效益最大化。
四、人力資本流動的調節作用機制
(一)循環累積效應
產業集聚水平的提高會導致生產要素邊際收益率提高的“集聚紅利”。在“集聚紅利”的驅使下,部分生產要素繼續向集聚區域流動,導致該區域的集聚水平進一步提高,這就是循環累積效應的實現過程。人力資本流動頻繁的區域一般存在較大的市場需求,在考慮產品銷售和運輸成本等因素後,高技術企業和知識密集型服務企業更傾向於在市場需求旺盛的區域選址設廠或擴大生產規模,以獲得規模經濟。
因此人力資本流動使得高技術產業和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的協同集聚形成了本地市場效應,同時高技術企業和知識密集型服務企業較多的地區,可生產的高技術產品種和功能也就越多,從其他地區所獲取的高技術產品相對較少,轉嫁到當地消費者上的成本也就越少。
(二)人力資本的擁擠效應
產業協同集聚在投資彙集,政策引導下使區域內物質資本形成大規模經濟載體,提供了更多生活就業、提升職業技能的機會,因此會引起大量人力資本的流動與集中。
作為創新關鍵要素的人,如果集聚的過少或過慢會因不能提供足夠的人力支撐而制約產業集群的發展,但如果集聚的過快或過多,則會出現人才資源過度集中、人力資本錯配和公共資源承載不足等問題,同樣阻礙產業協同集聚進程。一般而言,產業集聚的人才擁擠存在兩種情形,一種是客觀上的人才要素擁擠,另一種是個體主觀上的心理感知擁擠,這兩種情況都會對高技術產業最終的創新績效產生影響。
正向影響方面,產業協同集聚主要通過產業鏈關聯、知識共享和規模經濟三種方式提升高技術產業創新績效;負向影響方面,兩產業的協同集聚則可能會產生擁擠效應,並引起集聚區內企業的創新惰性與惡行競爭,進而對高技術產業創新產生不利影響。人力資本流動在 產業協同集聚與高技術產業創新績效間的調節作用,一方面人力資本的流動通過 循環累積效應強化了產業協同集聚的創新驅動作用,但另一方面也給一些地區帶 來人才擁擠的壓力,從而弱化了協同集聚的創新驅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