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上天、入地、全球化
時間:2017年 4月 背景:第二年,美團上市
三個大方向是最激動人心的,上天、入地、全球化。
1. 上天:從商業模式創新到科技創新
二十年前,網際網路本身就是高科技,但到今天,多數網際網路企業只是傳統科技。
不管是20多年網際網路的發展,還是更長時間接近50年的資訊和通訊技術的發展,底層都是有它的原理的,這是摩爾定律,65年因特爾創始人之一摩爾提出來,大概半導體的密度,平均每18個月或者24個月翻一番。
摩爾定律在傳統意義上已經到一個相對的固定臨界,將來的全球增長的要素,可能是不同的方式,現在總的晶片數量越來越多,因為全世界的能力不外乎整個晶片的計算能力,要看是不是晶片數量的增長,這個有點抽象,在底層跟我們的所有事情都相關。
每一個人需要很多的晶片,手機、電腦,但是車更多,一輛車近百個晶片,所以會有越來越多的資料,越來越多的計算和需求。
這裡還只是高科技的一部分,我經常跟朋友交流,有一些朋友說,每次去矽谷回來,就覺得我們乾的事情很low。
高科技方面創業,中國會有越來越多的空間,有越來越多的需求,這個創業不太一樣,這不再是一個學生在車庫裡,或者在宿舍裡搗鼓幾天,就能做出翻天覆地的事情,他可能需要很多底層的積累,還有很大的投入,這個也需要耐心。
中國網際網路有很大的成功,但更多人認為是商業模式的創新,而不是科技的創新,這個在過去是對的,因為中國總體是落後的,現在發展到這個階段,甚至可能會超越美國,往後可能確實在底層上有很多投入,有很多AI專家說,AI方面國內並不落後,但是還有更多領域是需要更長時間投入的,因為我們說,摩爾定律以外,我們總體人才是在增加,這是需要國家投入的支援。
高科技是未來五到十年一個很大的驅動力,但是並不是單做,就像網際網路跟各行各業結合在一起。
2. 人造肉
或者另一個例子高科技,因為美團是做吃的事情,2017年春節的時候,我看過一家公司,是不可能的食物,是一個教授創始的,當了26年的生物化學教授,他認為人們都喜歡吃肉,我們為了吃肉,需要草,去喂牛羊,他覺得這個效率很低,浪費是很嚴重的,他覺得應該用科技,把直接的食物蛋白變成動物蛋白,跳過飼養動物這個環節,他做出來了,他現場推出來一個,用他們做出來的肉吃了一下,很好吃,在美國六七家餐廳集中用他們的人造肉的漢堡很好吃。
這個是一個完全顛覆性的事情,因為牛羊不會進化的,幾萬年來,牛肉吃草產生肉的速度基本固定的,進化很慢,而這家公司用高科技的技術去突破的話,就是革命性的事情,瞬間他會顛覆飼養牛肉的方面,也是更健康的肉,之前養牛羊,有抗生素,有什麼新增劑,他們在實驗室裡會控制更精確,所以這是跟吃相關的,看起來是最基礎的事情,但是有可能是很高科技的突破,當然中國作為最大的農業產品消耗國,我們知道我們在這方面的技術,我覺得這個是很值得關注的。
3. 入地:不只是C端,要深入B端和產業鏈
創業需要接地氣,所謂接地氣不光是你觸及地下,而是要到達充分養分的地底下去。現在如果你還在C端聯絡是不夠的,這是一個無奈,也是一個現實。
現在共享單車非常火爆,我覺得回頭看,摩拜我相信他們是正確的。真正好的事情,根據客戶需求,根據新的場景和模式,你的車從體驗上,成本上(來看),我認為創造這樣的人,不光需要接地氣,還是要陸地。
以美團為例,餐飲行業福斯點評2003年做最早的第三方餐廳評價,美團2011年做團購,2013年做外賣,我們做C端,我們不能停留在連線上,所以在餐飲的B端,服務的各行各業的B端,我們已經做了很多投入,包括餐飲的壓力系統,收銀系統,也包括酒店裡面的系統,在B端,他的PMS,客房管理。
4. 全球化:中美兩強競爭,發展中國家機會廣闊
全球網際網路在下半場,我認為是中美的競爭,因為網際網路最早是美國發明的,二十年後,只有中美兩國出了網際網路公司,我們看到騰訊非常厲害,已經是光靠中國一個市場,就做到前段時間全球十大。
但這是不夠的,真的放開來看的話,企業的價值取決於問題價值大小,取決於市場大小,取決於經濟體的大小,中國雖然經濟體越來越發達,但我們是全世界六分之一的人,如果只做這個事情,做到頭,你也是不如另一部分大,因為美國的強大在於,美國網際網路公司不光做美國市場,他做幾乎全球的市場,除了中國市場以外,所以如果中國的企業不能真的很好的走出去,不能更好的服務更大的經濟體的話,長期來看是缺乏競爭力的,因為我們回到上天這個事情,高科技是需要高投入的,如果你沒有足夠大的市場和規模,你就無法有足夠大的投入去競爭,長期來看你是沒有競爭力的。
對比來看,全球化是中國企業很大的機會,也是中國未來必須要做的事情。
另一方面我覺得有機會的是,雖然在高科技領域,美國比中國強,但是在很多商業模式方面,尤其創新方面,中國已經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已經在很多地方領先。
往海外做,我覺得簡單來看是往上做還是往下做,底是人均經濟比重更發達的,還是經濟比重更落後的,我覺得在座的中國行業都可以嘗試,我們可能更大的機會是在於第三世界國家,發展中國家,跟中國比較類似的國家,或者比中國落後的國家,我們知道那裡發生了什麼事情,在什麼階段,我們在那個地方更好落地這個事。
日本的擴充套件海外,有日本的銀行,日本的媒體,日本的企業,他們一起去做,我覺得中國網際網路企業也應該如此,因為不可能一個人做出去了,有做分發的,有做電商的,有做金融的,有做O2O的,一起的話會有更強的戰鬥力,這裡我認為是非常好的一個機會,中國現在GDP增速不是那麼快,你看印度,東南亞,他們市場也不小,東南亞有六億人,有中國的一半,這裡面他們基礎設施比我們落後一點,但也在蓬勃發展,我2016年去了各國看了一下,一個很大的感觸,中國大量的人才,很多國家的人才是不夠的,他們計算能力是不夠的,我覺得這是我看到的網際網路下半場最激動的三條,上天、入地、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