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要說PC DIY行業目前最知名的三個公司,那麼大多數人可能要說Intel、AMD以及NVIDIA,但是要比慘的話,今年可能沒人能比得過Intel了。一方面處理器被AMD壓制,另一方面晶片新工藝的一直難產,使得自己的處理器發展計劃不得不延後。再加上今年Intel處理器價格下調,利潤不足,最終導致Intel的股價狂跌,市值下滑數千億元。

儘管很多人都在看Intel的笑話,不過要說Intel就此一蹶不振,那也太誇張了,畢竟Intel依然是X86處理器的老大,在PC行業和資料服務都擁有著絕對的話語權。而且別看Intel現在比較慘,但其實算不上很大的危機,哪怕像目前風光無限,花400億美元收購ARM,推出5000元以上的顯示卡都要被一搶而空的NVIDIA,也曾經面臨財政危機,甚至兩度接近破產。

可能現在的年輕使用者,很少有人知道這段歷史了,事實上在NVIDIA接近30年的發展歷程中,也曾走了不少彎路,老黃也曾因為經營以及理念問題,將NVIDIA置身於生死一線之境地。那麼在RTX 3070即將上市之前,我們不妨帶著大家一起來回顧一下NVIDIA這兩次生死危機。

發展之初即陷危機,感謝世嘉老鐵

NVIDIA是1993年成立的,在1995年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圖形核心——NV1。這款圖形晶片是NVIDIA開發了兩年的成果,可以說這款產品將決定NVIDIA的未來,如果成功NVIDIA就能繼續研發新的產品,而如果失敗,NVIDIA很可能就此陷入危機,甚至直接倒閉。

很可惜的是,NV1這顆晶片一直沒有真正成功過,也從來沒有被主流市場所接受。這款晶片沒有采用多邊形的3D演算,而是採用了二次方程紋理貼圖作為3D影象的實現方式,和世嘉的SS遊戲主機類似,這使得它的3D效能其實比較一般,不過它可以很流暢執行從SS遊戲主機移植到PC上的遊戲,同時還帶一個SS手柄的介面。

NV1失敗的很大因素在於同年微軟推出了D3D的API,這算是徹底奠定了3D遊戲的底層基礎,而NV1既不支援D3D,也不支援當時很流行的GLIDE(3DFX開發的API),所以這導致市場上無人問津。少有的幾個選擇NV1核心推出顯示卡的廠商,也不得不降價促銷,而像惠普、戴爾等PC大廠也拒絕使用不支援D3D的的顯示卡。

對於剛成立不久的NVIDIA而言,NV1的失敗無疑是致命的打擊,為了可以持續進行圖形核心的研發,NVIDIA不得不解僱了部分員工。但回顧當年,NVIDIA的副Quattroporte張建中先生依然認為當年NVIDIA的確陷入了財務危機,處於生死邊緣,隨時可能破產。

這個時候,來自日本的世嘉公司向NVIDIA伸出了橄欖枝。或許是看到NVIDIA第一款產品NV1在設計理念上和自己的遊戲主機SS高度重合,所以世嘉希望NVIDIA能為自己的下一代主機,也就是我們之後見到的DC來設計圖形核心,並豪擲了700萬美元給NVIDIA作為開發資金。

700萬美元對於現在的NVIDIA來說不值一提,但是對於96年的NVIDIA無疑是雪中送炭。正是憑藉這700萬美元,NVIDIA才能渡過因為NV1失敗而帶來的危機。有趣的是,NVIDIA給世嘉DC遊戲主機設計的圖形核心名為NV2,這算是NVIDIA第二款產品,但這款產品確實失敗的。

有這麼一個傳聞,老黃計劃中的第二塊顯示卡NV2依然使用四邊形,但世嘉已經認清土星的弊端,要求NV2對D3D提供良好支援。所以NVIDIA不得不在研發中途對NV2進行全盤的修改,結果這一修改出了問題,世嘉在測試過程中,NV2不斷黑屏,基本無法執行,這使得世嘉不得不終止和NVIDIA的合作,轉而尋求其他廠商的合作。

世嘉的DC圖形核心,在先後和NVIDIA以及3DFX進行接觸後,最後使用了Power VR核心,當然這其中的糾結扭曲就是另一個故事了。而NVIDIA儘管NV2的開發也宣告失敗,市面上也從來沒有采用NV2圖形核心的顯示卡,但世嘉這700萬美元是實打實地幫助了NVIDIA,即使NV2失敗了,但這700萬美元還沒有花光,可以支撐NVIDIA進行下一代圖形核心的開發!

1997年,NVIDIA第三款產品問世,這款核心代號為NV3的圖形核心,正式命名為RIVA 128,支援DirectX 5和OpenGL 1, 是NVIDIA第一款支援DirectX的產品。儘管RIVA 128畫質一般,但價格低廉,而且當時市面上的3D遊戲都能很好地支援,所以它成為了顯示卡廠商和PC廠商的最愛,不到一年就賣出了100萬張顯示卡。

至此,NVIDIA順利地渡過了自己的第一次危機,並踏上了自己輝煌未來的起點,成為了圖形核心行業的巨頭。可以說沒有世嘉這700萬美元的支援,NVIDIA是不可能有現在的成績。現在回頭來看世嘉今日的慘淡,再看看老黃的意氣風發,不得不說人生無常,世事難料!

風光之後的慘敗,FX 5800或是永遠的痛

自RIVA 128成功之後,NVIDIA就像走上了快車道,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圖形核心行業的老大,而能與之競爭的,也只是彼時還未被AMD收購的ATi。而在RIVA 128之後,NVIDIA連續推出了RIVA TNT、RIVA TNT2以及VANTA等多款圖形核心,都在市場上大獲成功。

而在1999年,NVIDIA首次將GPU這個詞彙創造了出來,釋出了第一款GeForce產品——GeForce 256,而之後一直到GeForce 4系列,NVIDIA的顯示卡已經成為了最佳遊戲顯示卡的代名詞,就連筆者還記得,為了購買GeForce Ti 4200以及GeForce 3 Ti 500,自己委實花了不少銀子。

但一切在ATi推出Radeon 9700後就改變了。Radeon 9700是首個支援DX 9.0的顯示卡,DirectX 9.0所帶來的浮點高精度,高效能的紋理效果,對遊戲畫面帶來劇變是非常震撼的,這使得不少使用者在Radeon 9700系列顯示卡問世之後,直接成為了A卡粉絲直到現在!而Radeon 9700也是ATi在圖形核心行業真正反超NVIDIA的一款產品。

為了應對Radeon 9700,NVIDIA在其釋出幾個月後上市FX 5800系列顯示卡,這款顯示卡採用三星剛剛量產的GDDR2更高頻寬的視訊記憶體,同樣支援DX9.0b,但是無論是FX 5800還是FX 5800Ultra,他們的SM2.0處理速度都只有競爭對手的一半。這就會導致在採用相同高精度的FP32模式下,NVIDIA的顯示卡速度只有對手的一半甚至更低;而在採用低精度的FP16模式下,NVIDIA的顯示卡在速度比對手慢的同時,畫質還明顯更差。

事實上,NVIDIA是低估了競爭對手,也沒有預判好微軟在D3D上的規範發展,在DX 9.0上其實並沒有做好準備,所以這導致了在相同情況下,NVIDIA的FX 5800系列顯示卡效能實際遠遠不如競爭對手。而且為了掩蓋這一事實,NVIDIA在當時還採用了一些現在看起來並不是那麼光彩的手段,比如修改驅動提升3DMark分數、利用媒體來打壓ATi的優勢等等。

但問題是,除了效能方面的因素,GeForce FX 5800也採用了較為激進的設計方案,比如說率先用了三星的GDDR2視訊記憶體以及臺積電的0.13微米制程。所以整個顯示卡發熱巨大,NVIDIA不得不採用更大的散熱風扇。這最終導致了這一系列顯示卡又大、又熱、又吵同時還遊戲效能還慢等多個問題。

對於玩家而言,大家本想看著NVIDIA在ATi面前絕地反擊,但是沒想到NVIDIA居然推出這麼一個玩意出來,這也是顯示卡行業第一款具有“吹風機”稱號的產品,一時間玩家紛紛倒戈向ATi,NVIDIA的高階顯示卡幾乎無人問津。這對付出了巨大成本的NVIDIA而言幾乎是不可承擔的,可以說這是自NV1之後NVIDIA第一次陷入真正的危機。

事實上,在那個階段,ATi的確稱得上是春風得意,Radeon 9700系列以及Radeon 9500系列在市場上大賣特賣,而Radeon 9500系列可以利用一些方法開啟遮蔽的管線,也被DIY玩家津津樂道。NVIDIA儘管在FX 5800推出不久後立刻上馬了FX 5900系列,但頹勢已經不可阻擋,FX 5900系列雖然改進了FX 5800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是面對ATi的Radeon 9800系列,也只能避其鋒芒。

NVIDIA真正渡過這次危機的方式,實際上是在中低端市場的發力。儘管FX 5000系列有各種問題,但實際上對中低端市場的影響不算太大,FX 5800雖然是一個失敗品,FX 5900也很難和ATi競爭,但NVIDIA在中低端市場上很好地建立了自己的形象,FX 5600和FX 5200兩款產品實際上是挽救NVIDIA的英雄,他們在中低端的上佳銷量支持者NVIDIA渡過了這次危機。

而ATi沒有乘著自己在中高階全面碾壓的優勢,在中低端市場發力,的確算是一個策略失誤。在FX 5200以及FX 5600等產品大賣特賣之後,ATi才想起推出一款Radeon 9550的顯示卡,而這個時候NVIDIA實際上已經緩過氣來,同時還在銷量最大的中低端市場站穩了腳跟。

不過在這次顯示卡較量中,NVIDIA還是處於了下風,這甚至讓N卡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只能在市場上屈居老二,直到GeFroce 8800才逐漸奪回了市場!

寫在最後

其實每個廠商多少都有自己的黑歷史,要說誰能一帆風順基本上是很少見的,畢竟在行業中,一個決策的失誤或者一個產品的失敗,都可能給自己帶來滅頂之災。所以別看NVIDIA現在在行業內呼風喚雨,十年裡基本壓得AMD顯示卡喘不過氣,但在當年也曾經被A卡打得滿地找牙。十年河東十年河西,誰也不知道現在的風光是否還能延續到未來!

而像現在的Intel,雖說處理器被AMD全面壓制,晶片工藝也上不去,但誰又能肯定未來幾年裡,Intel不能東山再起,重新在處理器行業佔據效能和市場的優勢呢?我們普通使用者能做的就是,希望這個行業裡的競爭更激烈一些,優秀產品更多一些,這樣我們才會有更多的選擇!說到這裡,個人倒是希望AMD在明天釋出的顯示卡,能真正給NVIDIA一些壓力!

66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雷軍出狠招!小米10再度跳水,降了30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