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電商的迅速發展,給我們帶來了生活上的便利,卻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比如,屢禁不止的假貨。現在進入大資料時代,電商陷阱也越來越精準,防不勝防,那麼,這些假貨將被賣給誰呢?

真相一:看人下刀

假如你要在平臺購買一件奢侈品,在發貨前,系統會查詢分析你在全平臺的購物資料,包括購買均價,常購品牌,退貨率。如果你同類產品消費傾向遠低於大牌的價格區間,系統就判定你用過大牌真品的概率低,在後臺將你備註:低風險,發的貨有30%機率是高仿貨。如果在你購買記錄裡多次購買品牌,就會自動分配真品。你的消費記錄,購買記錄,客單價記錄,都將作為發貨參考資料而被系統識別,看人下刀更精準。

真相二:妥協的人可能被玩壞

買來的產品有小問題又不影響使用怎麼辦?正確的做法:退貨!你之所以受到瑕疵品,真實的原因可能是:你的綜合退貨率低於電商平均標準,系統會認定你這位客戶“好說話”“會將就”,因此將瑕疵品優先“照顧”你。使用者的投訴率,退貨率都記錄在識別系統裡,這些資料將作為電商判斷你“忍耐力”的參考,退貨率低於10%的使用者,會收到更多瑕疵產品。

真相三: 收貨地址,決定給你發什麼貨

系統能識別收貨手機與收貨地址所在城市有沒有產品專賣店。如果沒有,你也沒買過同類產品,系統會“放心”分配高仿貨給你;如果有專賣店,系統會查詢你是否買過同品牌產品。內部訊息:使用最新系統售賣高仿貨,退貨率還不到5%!

真相四:網上購物不聊隱私

很多人在網上購物的時候,喜歡和賣家聊東聊西,但是你殊不知你的這些聊天記錄有時候會被賣出去,這時候就會有人給你打電話,對你進行詐騙,推銷等等。所以,買東西就買東西,不要瞎聊!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雙十一又快到了,不能貪小便宜,大家要警惕“電商專供”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