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又一社交電商平臺崩盤了。據悉,商家欠款,再加上供應商和代理商等層面的欠款,其資金缺口或超過20億元,堪稱四面楚歌。
從去年開始,社交電商一度成為資本心中的“香餑餑”。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統計,2018年,社交電商融資總金額超200億元。社交電商成為零售電商行業與平臺電商、自營電商並駕齊驅的“第三極”。
然而自2019年以來,社交電商平臺卻接連“暴雷”,有的融資不到位,資金鍊斷裂,面臨破產危機;有的深陷傳銷爭議,賬戶遭法院凍結;即使是已經上市的平臺,卻自上市起股價一路下跌,現在已經接近腰斬。傳統電商巨頭也熱衷入局社交電商,但在投入大量資源後,卻猶如石沉大海,未能激起千層浪,反而都銷聲匿跡了。社交電商的熱潮似乎正在慢慢退去。
行業的集中暴雷,正在大肆蔓延。社交電商的問題究竟出在哪裡?我們在目睹了大批平臺從爆發到死亡的全程後,尋找到一些規律。社交電商是依靠社交關係而從事的電子商務行為,這其中大家似乎過多地將目光聚焦在電商,對於“社交關係”更多的是利用,而非依賴。
粗暴地採用燒錢補貼地方式獲客,然後再利用社交關係裂變、拉人頭,最後瘋狂割韭菜,損害代理商,只關注規模的增長和融資的金額,完全不顧產品品質和使用者體驗,更別談什麼服務,這樣的方式似乎成了一些社交電商平臺的通用玩法,靠著低價和補貼,使用者一批批地被拉進來,由於品質低、服務差,使用者又一批批地流失,毫無粘性和忠誠度可言,這與社交電商的“社交”本質根本是完全背離的。
難道社交電商平臺只有低價燒錢拉人頭?
現在,資本冷靜,社交電商的熱潮漸漸退去,市場和使用者都開始迴歸理性,真正能夠生存下來的社交電商平臺少之又少,有一家“蟻家人”平臺竟然在這樣“大環境欠佳”的情況下業績不斷走高,頗有一種逆勢上升的勁頭。這並不是一家新生平臺,其深耕供應鏈已經二十餘年,打造出獨一份的優質供應鏈,做社交電商平臺也有三年,一直埋頭做產品,做口碑,注重復購,積累下一大批粘性極高、極度忠誠的分銷商使用者。
自今年下半年以來,社交電商行業的整體環境一直不好,可是蟻家人平臺的銷量和業績卻在持續走高,甚至成倍增長。筆者了解到蟻家人打的是品質牌,從選品開始就非常嚴格,甚至深度介入生產環節,與工廠一起開發品質高、符合消費者需求的商品,在這之後,所有商品都需要進入蟻家人的自營檢品倉,經過日本全量檢品流水線的多道嚴格檢驗工序,才能售賣出庫,檢驗比例竟然是100%。這種看上去有些”變態“的嚴苛,造就了其低於2%的退換貨率,筆者在微商群體中了解了一下,蟻家人平臺的口碑也是好到”變態“,以至於在其未作任何裂變手段的情況下,許多真正賣貨的優質微商、分銷商都是慕名而至。
與行業內的大多數平臺不同,這個蟻家人竟然從來沒有給過分銷商補貼,拒絕拉人頭,也不燒錢打廣告,甚至對終端消費者封閉,只為分銷商供貨。這種看起來有些“奇葩”的做法,卻讓分銷商們十分放心,在哪裡有補貼往哪去,使用者流失十分嚴重的社交電商行業,蟻家人的分銷商們忠誠度非常高,有一些分銷商竟然已經跟著這個團隊做了快十年。幹了七八年微商的曉波說:”以前都是哪個平臺補貼去,就去誰家賣,可是在蟻家人,完全不用擔心劣質商品傷害客戶,更不用擔心客戶被平臺挖走,蟻家人的團隊把精力都放在了把控商品品質和提升服務品質上。“
社交電商並沒有錯,逆勢上升也並非不可能,就看玩家們著眼於何處。社交電商行業經過這一翻淘洗,發展趨勢變得愈加清晰。近幾個月的危機,再次驗證,粗暴拉新燒錢創業的方式,在社交電商領域根本行不通。蟻家人董事長王世茂指出,相比較於其他領域,做社交電商更應該注重口碑、關注復購、從使用者體驗出發,只有打造更好的分銷商生態和服務體系,才能持續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