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際網路科技的發展,共享經濟也應運而生,甚至已經成為近些年的主流行業之一。在通訊時代,幾乎人人都有智慧手機,不管是溝通或是消費,都靠它,出門遊玩或者遠方旅行,只要手機保持有電,那麼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共享充電寶就是在這樣的需求下問世的。
共享充電寶的普及切實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方便,但它的發展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前期艱難開拓期,負債、虧損等負面新聞不絕於耳,甚至充斥著備受調侃的笑話。
![](http://timg.juduo.cc/2020/12/7db27371c83346ca9743cf5006f1464c.jpg)
直到2017年,聚美優品創始人陳歐給街電注資了三個億,共享充電寶才漸入佳境,但卻引來了王思聰的調侃,這場隔空罵戰十分精彩,王思聰表示街電根本不可能成功,甚至立貼吃翔為證,以此設下與陳歐的賭局。
據資料顯示,共享充電寶經過三年的發展,在疫情之前就已經達到了3.5億使用者,這意味著幾乎每4箇中國人中,就有一個人用過這款共享產品,即便2020年受到特殊衛生事件的影響,使用者銳減之後,依然有2.8億人次。
![](http://timg.juduo.cc/2020/12/a677934d-babb-4125-a130-baa9682bef72.jpg)
最近共享充電寶漲價的訊息更是證實了街電這款共享產品的成功,剛誕生時,為了快速的推廣,積累客戶,制定了1元/時的價格。如今已經漲到每小時1.5元或者2元,在電影院、景區等人流密集等使用率大的地方,甚至漲到了每小時4塊錢的價格,KTV、酒吧等娛樂場所,更是誇張到每小時8至10元。
![](http://timg.juduo.cc/2020/12/77e90b96-4fe4-4927-ae8c-962f41c2b923.jpg)
根據聚美優品的財報資料,陳歐高調投資的街電專案在2018年時候就實現了扭虧為盈,去年的街電的營收已達到68億元,利潤超過5千萬。所謂不利不起早,街電之所以發展如此迅速,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讓安置共享充電寶的商戶也有錢賺,同時還能參與不同區域的不同定價。
在街電的影響下,速綠、搜電、咻電等品牌也紛紛創立,都希望在這一領域分一杯羹。三年時間,共享充電寶從當年備受嫌棄的角色轉變成了被貼上“暴利”標籤的行業。
![](http://timg.juduo.cc/2020/12/103c5d1cfa214664bbf0281f9d18fe17.jpg)
毫無疑問,與陳歐的賭局,王思聰輸得很徹底,言而有信萬達公子是否會兌現曾經立貼吃翔的承諾呢?
值得強調的是,共享充電寶普遍漲價的現象已經引起了使用者們的不滿,但站在資本的角度來看,漲價也是必然,因為經過了前期殘酷的市場競爭,完成壟斷的頭部企業都已急不可待的開始收割“韭菜”,這是資本家們的慣用手段。
就連充滿傳奇色彩的馬雲,近期的螞蟻金服、社群團購,也將資本壟斷、圈錢收割的嘴臉暴露無遺,幸好有輿論壓力、國家的及時出手,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如今街電行業雖然沒有達到馬雲的高度,但急功近利的“吃相”勢必會引來相應的約束。